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2020-02-23◎朱灿
◎朱 灿
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开始慢慢定形,在这一阶段,他们既要接受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语文核心素养与审美教育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语言建构和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本,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言来交流,为写作、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语文授课时,要高度重视学生思维的锻炼和提升,只有这样,他们方可对文章产生透彻的感悟;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语文教材的文章中,蕴含丰富的美育内容,通过此类文章的教学来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创造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语文授课上,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理解力的培养,通过此让学生与先贤对话,提升文化底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二)开展审美教育的必然性
审美教育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客观要求,关于审美教育,可以从“感悟鉴赏”、“创意表达”两个角度来理解,让学生具备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备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学会珍惜美好的事物。在新的历史时代下,通过“艺术”、“设计”来提高产品质量,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客观要求,只有具备审美能力,方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这一角度而言,审美教育,也是设计未来的教育,是时代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承担审美教育重任,将其渗透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陶冶学生审美情操、锻炼学生审美意识、培育学生审美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影响,师生只有形成正面积极的影响,才能产生正向效果,在审美教育中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属于教学主体,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构建者,要提高审美教育的质量,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审美素养,方可在课堂上让学生感知美和创造美。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丰富的感染力,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其教学主旨是为了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能够体悟到生命的意义。作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教师的审美素养直接决定了审美教育的质量,作为教师,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摆正心态,尽可能减小应试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消除功利化教育心理,把握好每一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审美教育理论,把握美的特征和内涵,提高自身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情感体验,语文这门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教师的情感,能够为作品赋予相应的情感,用独特的手段和方法净化学生的心灵,将美传递给学生。
(二)挖掘教材审美内容
在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中,教材是一个最重要的参考,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佳作,涉及审美的各个层次,如社会美、人性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只要教师细细挖掘,便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一项最佳载体,作为教师,要关注教材中的审美内容,仔细挖掘,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审美教育,丰富学生的审美思想,让审美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界各种物质所呈现的美,如: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了天姥山的巍峨高耸,呈现了天姥山的磅礴气势和高大形象,这些描写气势豪迈,给人一种兴奋、愉悦的感受。在授课时,细细挖掘其中的自然美,并通过多媒体、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再现天姥山的真实状态,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行为美
行为美属于社会美的一种类型,即人在生活中,举止和行为呈现的美。如《离骚》中屈原视死如归的行为;《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坚定果敢的行为;《苏武传》中苏武正义凛然的行为等等,这些均是崇高的行为美。在授课时,通过此类内容的传递,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收获更多。
3.性格美
性格美是人的气质、品德和才能之美。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不服蔺相如,多次对其侮辱,但是,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并没有与他争位,后来,廉颇十分感动,亲自负荆请罪,建立了刎颈之交,体现出蔺相如大气大度的性格特征,这便是心灵美的突出反映。
(三)创设审美教学情境
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于他们的认知过程、认知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活动,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审美教学情境,合理的情境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审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关于《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即可为学生播放《红楼梦》中的经典视频,让学生来自己体会其中的礼仪和审美情趣。目前,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多媒体、微课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在备课时,提前通过网络来下载视频资源,在多媒体中播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的插图和内容构建艺术化审美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聆听高雅音乐、品鉴精美的图画,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可以插入荷塘月色的歌曲和插图,并为学生朗读朱自清先生的其它代表作,让他们来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主旨内容,感悟其中的绘画美和音乐美,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来创设教学情境,小说和戏剧,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禺的《雷雨》、沈从文的《边城》等等,都可以编排成表演活动,通过表演活动,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让学生直接走入人物内心,感同身受,对于审美教育的实施也大有裨益。总之,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与文本更加贴近,优化他们的审美情感。
(四)找到细微之处的审美结合点
虽然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审美内容,可讲的内容也很多,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处理好文本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达到教学目的,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和审美心理,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材作品的内容也要区分好审美教育重点,有的作品适合开展审美教育,有的作品则不太适合。作为教师,要清晰知晓具体的切入点,最佳切入点便是能够彰显人物性格或者审美意境的内容,如文章的结构美、语言风格美、文章优美的意境、个性化的神态、语言或者动作等等。不同文体,适合的审美教育方法不同,在小说的审美教学中,可以着眼于人物语言和人物的性格;在散文中,则可以通过意境来开展审美教育。不同的作家,他们的审美切入点也有所不同,如:鲁迅先生,他的语言犀利、思想深邃,可以通过人物命运来品读语言魅力;朱自清的文笔细腻,在审美教育时,需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语言特色;白居易的作品,则更加侧重于节奏美和音乐美。总之,审美教育要做到化繁为简、关注细节、以小见大,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三、结语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提供了更高要求,审美教育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语文在审美教育上的优势,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主动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作为教师,要发挥出自身在语文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情感,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