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理念分析与具体实践
2020-02-23
从2017年9月开始,苏州地区的七年级学生开始使用统编版教材。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在书中写道:“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相较于之前的苏教版,统编版对课外名著的阅读的重视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名著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还是对内容的探究,都体现出新的理念和思路——即想帮助学生打开文学的大门,为学生长期的持续性的阅读指明方向。
一、建立有体系的阅读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学期的名著推荐只有一本书;比如七年级上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七年级下是《西游记》。“名著推荐与阅读”部分一般被列为某个单元最后一项内容,大多和单元里的课文内容关联不大,如推荐《西游记》的“动物世界”单元,教学重点是事物说明文。
统编版的“名著导读”每个学期主要推荐两本书,再加自主阅读推荐两本,阅读量翻番;如八上推荐的主要书目是《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自主阅读推荐《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另一方面,所荐书目与所属单元勾连甚为紧密,如九上推荐的《艾青诗选》,缀在现代诗单元之后,而且单元的阅读部分选了艾青《我爱这土地》。
对比之下可以发现,统编版的名著推荐不止关注一书一页,而是想勾连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指导学生建立起有一定体系的阅读。就像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专属图书馆,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把相关的书都放在一起。温儒敏曾说:“统编本语文教材还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最明显的例子是七下,以“探险”为主题的第六单元,课文选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名著阅读主推的是《海底两万里》之外,自主阅读推荐的是阿西莫夫的《基地》和JK 罗琳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此外,《基地》和《哈利波特》都是系列书,一套七本,虽然推荐的只是其中之一,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会多读一二本,特别是“哈利波特”系列,有不少学生读完了全套。
从《海底两万里》《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到“基地”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再到科幻小说这一大类,统编版的名著推荐就像一块敲门砖,带着学生叩开文学的大门。每一本书的推荐后面,实则是一类书的呈现。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自觉地将这些书放在脑海图书馆书架的同一格中,贴上“科幻”的标签。以后再读到科幻小说,学生也许就会将之归入同一标签下,久而久之,脑海图书馆的馆藏虽日渐丰富,亦分类明确,井井有条。
这样的编写理念,对老师的阅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除了要完成每个学期六本名著的阅读,还要对所推荐名著所属的类别的代表作品有所涉猎。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作为拓展,引起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读得更多;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的课后的提问和讨论做知识储备。如七下的科幻小说,可以延伸阅读刘慈欣《三体》;八上的纪实文学,可以延伸阅读英国女孩扶霞的中国美食记录《鱼翅与花椒》。
二、训练有目的的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统编版的每一次名著推荐,都配有相应的阅读方法指导。比如七上《西游记》的阅读方法是“精读和跳读”,七下《骆驼祥子》的阅读方法是“圈点和批注”,《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方法是“快速阅读”。
《西游记》虽然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改编成的电视剧和动画片也人尽皆知,但当学生将之作为一本古典章回体小说进行阅读的时候,还是会因为文言的障碍和较长的篇幅而感到吃力。统编版在这时提出“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是希望学生熟悉情体会情感,而不要在一字一词上纠结,降低了阅读的难度。《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品,篇幅短,语言没有障碍,但内涵丰富主题沉重。“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情节之外,一面品读文中地道的“京味儿”,一面探究当时社会“吃人”的黑暗现实。《海底两万里》是充满趣味的幻想故事,但因为是外国作品,语言上难免有一些隔膜,且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环境描写和对“鹦鹉螺”号的介绍,忽略细节重视情节的“快速阅读”再合适不过。特别是还有自主推荐部分的《基地》和《哈利波特》系列,阅读量大,故事性强,非“快速阅读”不能完成。
学生每个学期能花在阅读名著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最多两个月一本。提供阅读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是把这两个月的时间效用最大化——既读,也学如何读得更有效。所谓有效,不仅是指把书读完,更是指想法有改变,能力有提升。
因此,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解阅读方法时,最重要的不是讲“是什么”,而是要讲“怎么做”。如《西游记》,导读课教师大可不必花上一节课详细介绍什么是精读,什么是跳读,甚至要求学生去辨别跳读和浏览、略读的细微区别,而应该让学生翻开手边的名著开始读起来。
例如,翻到“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在学生在阅读前提出要求:“整理唐三藏、孙悟空和白骨精在‘三戏’中表现”,学生在阅读时自然会对有关这三个角色的描写多加关注。老师在读后讲解中,再带领学生回到文本,如结合文中细节“噙泪叩头”“停云住步,良久方去”来分析孙悟空的心理,学生自然明白什么是精读,什么是跳读。
阅读是一种能力,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是这种能力的关键所在。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而能力的养成总是在反复练习中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在阅读方法的训练中渐渐熟练,他们会知道,长篇可以快读,不必字字到位;短篇若要细品,则需有的放矢。只想快点看到结局就“快速阅读”,想要对关键情节深入探究,可以“跳读与精读”,如果对文字有所感悟体会,还可以“圈点与批注”,或者“摘抄和做笔记”。
学习从来不只是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统编版的阅读方法指导,让他们能够在以后每一个需要阅读的时刻,读文学作品也好,读说明书也罢,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式。
三、挖掘有深度的阅读
统编版教材“力图‘教读’‘自读’,加上‘课外阅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端,想在教材中起到纠偏的作用”。这意味着统编版教材实则把以名著阅读为主的课外阅读,放在了和“教读”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学生真的读懂读透这些作品,以学生的水平,他们也难以做到;而在于以此为媒介,帮助他们建立阅读体系,训练阅读方法。“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经典阅读历程中满足其探究世界、探究人生的好奇心,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这样美好的愿景,必是建立在学生愿意、能够对作品有一定深读的理解,这一基础之上的。
统编版教材为每本名著提供了三个可供探究的专题,如《朝花夕拾》:“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和“鲁迅的儿童教育理念”;《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关于长征”和“信仰与精神”。
人物类和情节类主题的探究,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任务完成,帮助加深阅读印象。《朝花夕拾》的各个故事中有交叉重叠的人物,如长妈妈和衍太太,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人物在不同场景的不同表现,待阅读完成后再纵观品评,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完鲁迅笔下人物的丰富性和多面性。《红星照耀中国》的“关于长征”,可在学期初发放地图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时在图上标记,待到相关章节读完,长征的路线图也就完成了,对于长征的艰难困苦、勠力同心也有了感受。这样的感受都是比较直接,比较粗浅的,是学生读完内容做完相应的表格之后,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很珍贵,但还不够。
所以需要老师在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之后,进行“读后分享”。读后分享的话题,既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又要能将学生引入深一层的思考。统编版教材提供的三个专题之中,不乏这样精妙的话题。如《西游记》的“创作新故事”、《傅雷家书》的“我给傅雷写回信”,完全可以直接布置给学生。《红星照耀中国》的“信仰与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则可以稍加变换为“穿越变主角,你会做些什么”“保尔柯察金的时光之旅”,让学生结合文本与现实发挥想象,分享故事,在交流与探讨中生发出新的想法来。
只有获得新想法,新思路,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与满足,那种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感觉,旧观念被冲击、新观念萌芽的感觉,突然明了或洞悉了某种生活规则的感觉……通过阅读,从懵懂渐渐走向清明,这样的经历,才能够支撑学生在以后的几十年,都不会放弃阅读。
推开一扇门并不容易,为他人开门更难,难在他人即使窥得门内的世界,也不一定愿意走进去,更不要说走下去。统编版语文教材名著阅读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文学的大门推开,让学生看见里面的绚丽多彩,再帮着铺就道路,搭建扶手,筑造书架,打造一切便利,将学生引向深处。会有人踟蹰不前,会有人半途离开,也一定会有人识得其中美好,一直走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愿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