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与意境辨析

2020-02-23

语文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物象意境意象

在诗歌鉴赏中,学生常常将意象和意境混淆,概念模糊,理解不透彻,使得鉴赏不深入,答题不规范。现将二者加以辨析,以期学生鉴赏更通透。

一、概念有别

意象就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包括两个要素:一“意”,即主观情感;二“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如枊宗元的《江雪》,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

诗歌中的意境是一个审美想象空间,属于艺术空间范畴。由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客观范畴的“境”(空间镜像)结合而成。“意”为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融合。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情与景汇﹐意与象通”,就形成了意境。如清新自然、雄浑开阔、寂静肃穆等。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

二、内涵各异

1.象征性意象

诗人运用象征体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进而使读者获得审美愉悦。艾青说:“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如“杨柳”象征离别。

2.比喻性意象

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如《虞美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喻愁,生动形象。

3.描述性意象

通过对形象做具体的描述,使感情有了依托。如《鹿柴》(王维)通过描述性的意象“空山”“返景”“深林”“青苔”等渲染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气氛,渗透了作者追求自然美的思想感情和以画入诗的审美情趣。

4.通感性意象

采用新奇手段,利用通感手法,将感情渗入其中。如《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用银瓶乍破般清脆的声音,水浆爆破的冲击声,铁骑突出的气势,刀枪撞击的凌厉,描绘琵琶声,用视觉表现听觉。化无形于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眼前”的“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体现着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处于灵魂、统帅地位。有三个特点:

第一,表真挚之情。如北宋晏殊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境生象外,抒发了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令人咏叹不辍,玩味不已。

第二,状飞动之姿。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大胆想象,神思天外,写出庐山瀑布的壮美和宏大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三,传万物之趣。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眺诗句)。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以此写景,乃为活景。”真感情与真景物自然融合,可得意境之妙。

三、归属不一

学生鉴赏意象与意境题时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二者的归属不同: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与词句相关,可感知;而意境则范围大而抽象,是一种氛围,与全篇对应,需体悟。第二,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是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第三,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与哲学意识相关,是意象的升华。

用公式概括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四、题型不同

意象的提问方式:请概括本诗的意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步骤:①找出表达意象的词语。②概括意象特点。③理解意象中寄予的情感。

例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问:同样是描绘三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答:①运用意象:王维诗歌中,运用“浣女”“鸡鸣”“水国舟市”“山桥行人”等意象,描写了巴峡的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派安乐祥和的山乡风景。郦诗运用“猿鸣”,杜诗运用“玉露”和“枫树”的意象,通过描写凄婉的猿鸣、秋天的霜露以及草木,烘托出凄凉萧森的氛围。②抒发情感:王诗中表达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情绪,幸得巴峡山水之美,离愁别绪得以宽慰。全诗哀而不伤,并不消沉。郦诗和杜诗渲染出凄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愁苦悲伤的情感。

意境的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寻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做到: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②构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③析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思乡怀远、闲适恬淡、吊古伤今、忧国忧民等。切忌空洞,不仅要写出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还要点出这种情感的依据,要具体作答。

例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
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答案:描写了一幅春天江水迷蒙,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直至被树梢遮蔽,浮云沉如愁绪,无穷无尽,而友人的扁舟之帆渐渐成点(寻景)的凄清孤寂(构境),缠绵悱恻(析情)的送别场景。

评分标准:对春江、扁舟、愁云、布帆四个意象中任意描写三个即可得3分,每个意象1分。描写不得当、不合理、脱离诗句意境不得分。

猜你喜欢

物象意境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意象、形神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