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真性情,尽在“散步”中
——以解读《散步》文本为例
2020-02-23蒋俭学
◎蒋俭学
解读一篇课文,最关键的是要把握课文的核心主旨,在寻找课文主旨的时候,不同视角下的结果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教师有两种选择:一是基于教参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将学生“导向”这个目标;二是基于学生淡化目标达成而重课堂上的生成。如果不考虑应试的需要,后一教学思路其实更适合学生,但是教学又不可能不考虑应试需要,而且课文解读必然要追求目标达成,因此前者不可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将这两个选择融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引导学生迅速高效地解读课文。
《散步》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文章,文章只有580 多字,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美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去郊外散步过程中的分歧,最后在亲情的关爱下矛盾得以解决的故事。通常情况下,对于这篇课文,相对一致的观点都认为故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1]如果说这是教学目标的话,那如何在尊重学生主动建构的基础上顺利达成这一目标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领略课文中的“真性情”。
一、文本解读当求“真”
通读《散步》这篇课文,可以发现全文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有的只是一家四口田间散步的娓娓道来。这样的文字让人读来第一感觉就是“真”!真,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感知,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总希望看到最真实的生活,领略最真实的情感,于是从学生与文本互动的角度来看,像《散步》这样的叙事散文教学,教师要基于丰富的情感辨识语体,要基于内外语境欣赏语体,为教学叙事散文提供基于语言形式教学的路径和方法。[2]笔者所寻找的办法,就是从“真”出发,去激活学生的情感认知,从而引导他们发掘文本中的真性情。
真,首先是对生活描述的真。《散步》开头的描述就非常真实: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家四口,田间散步,这样的情景学生很容易在大脑当中构思出来,因为能够顺利构思,所以感觉情景真实。又比如说课文中有经典的一段: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样的话语在初中学生的回忆当中,总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因此当学生读到这段话时,也能感受到真实。
真,还是内心情感的真。像《散步》这样的散文,即使语言再朴实无华,但由于描述的情景是真实的,因而总能在平实的文字当中读到真实情感的一面。当确立了求真的解读思路之后,学生内心的情感就更容易与文字发生碰撞,比如课文中“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样一句,不少学生读来都非常有感触:自己(学生)小时候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却很少想过自己长大以后母亲也能听自己的话,那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对自己问出这个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走入了文本,仿佛自己就在课文中那个母亲的身边,凝视着,思考着……
从情景的真走向情感的真,这就铺平了一道解读文本的道路,而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然后经由课堂上的生成,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会变得相对顺利。
二、“散步”中的真性情
其实,《散步》尽管是从作者的角度去描写“散步”这一情形的,但实际上所构建出来的场景,却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场景,在这个场景当中,任何一个人的言与行,都在演绎着内心的真实思考。这是课文解读中也必须认识到的一点。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是课文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段话,初步解读就可以发现:因为我在母亲面前的强壮,在儿子面前的高大,在妻子面前的主外,所以我就有了“责任”。不少学生在进行这番解读之后,想到那句经典的电影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样的一个简单联想,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文本与自己原有认知相互作用的机会,学生发现自己原来所记忆的那句话,在经过课文的阅读之后,所蕴含的意义变得明显起来。此时教师可以追问:在课文中“我”的责任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认为,正是因为“我”的责任重大,所以在文中才必须兼顾母亲与儿子;也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因为在课文中,是母亲决定了遵从孙子的心愿——走小路,这里母亲更多的是从爱的角度做出的决定,而在我们(学生)的生活当中,这样的情形也并不鲜见,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轻视了这种爱而已……虽然学生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正是这种不同的观点,使得对课文的解读因为多元而变得更有意义。
分析学生这些观点的形成,可以发现异于传统教学的地方在于,学生没有对课文中的描写斟字酌句,而是基于宏观描写并着力于构建与自己生活经验与生活感悟相关的真性情理解。在求真、悟真的过程中,他们对《散步》的认识会逐步走向深刻。实际上,尊重学生的这些想法与观点,本质上也是对真性情的尊重——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认真的,学生形成的认识也是认真的,无论是课文中不同人表现出来的真性情,还是学生阅读过程中被激活的真性情,都成为解读文本的一条重要线索。
这个时候笔者想起了有人所作的与《散步》相关的一首诗,诗中将课文的主旨概括为“三代人的倒影”,其中有这样几句:“儿子背上的母亲,母亲背上的儿子……两对叠影,一高一矮地直到小路尽头。”[3]这是对原文的演绎,也是真性情的流露,还是一种高度的概括,在笔者看来,此处所说的叠影,既是影的重叠,也是真性情的流传。
三、生本视角解读文本
其实在上面的解读思路当中,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对学生认知的尊重。任何一则文本的解读,主体都是学生,因为前概念不同,而且思维方式有差异,因此学生的解读结果必然不尽相同。但教学目标的描述又是单一的,如何在异中求同,也就成为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一个重要命题。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学生的认知就是教师教学的基础,经典文本的解读重在引导,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采取“百川纳海”的思路,只有这样才是将生本地位真正落到实处,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也就真正纳入了学生这一要素。
以这样的思路来看《散文》的解读,其实就存在两个层次:一是感受散文自带的精美,正如有人说莫怀戚的《散步》是篇精美散文,表现在选材精巧、主题精致、结构精密、语言精美等方面,读后让人神情愉悦、心旷神怡、回味无穷[4];二是感受文字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性情。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揣摩领悟的过程,是一个基于文字理解建构想象的过程,是一个超越文本而走向生活的过程,以对真性情的追求与领悟,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是面对《散步》这类课文最有价值的选择之一。人们常说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什么是“神”?对于《散步》这样的课文而言,真性情就是神,在母子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存在着的各种性情,都可以理解为真性情。以真性情为线索去解读《散步》,就可以实现对“散步”的真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