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2020-02-23刘维宇
◎刘维宇
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观念的培养和提升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和根本任务。语文学科作为中学学习的主要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教学转型来更好促进学生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参考了当下部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如何更好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转型进行探究。
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和科技在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其中新课程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改变和更新,教育理念应该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的特点。现如今,国家教育部门已经逐步摒弃过去的以学生“成绩分数第一,名次为天”的传统理念,而是逐步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上来,主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观念的提升,贯彻落实“三维目标”教育政策,坚持人性化教育,以学生自身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主。
语文作为中学诸多学科当中的重要学科,一直以来都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要更加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特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整体能力的优秀,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语文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造就社会所需要的新一代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语文教学也应该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一、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措施,语文教学模式应该以教学理念为核心,同时还要面向广大学生,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教学理念模糊,教学模式拿来则用,脱离现实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和指导之下,很多教学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前的教育理论学派林立,伴随着的还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当然其中肯定不乏一些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模式。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评价从来都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能够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和价值观正确形成的教学模式就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因此同一种教学模式应用到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只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
当我们遇到某种教学现象的时候,就总是喜欢使用“模式”的说法,问题模式、提问模式,讲题模式、网络模式等等,似乎不使用这种说法就显得不跟随潮流,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中学语文老师喜欢推波助澜,热衷于宣扬某一种教学模式,声称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万能的教学模式,更有甚者喜欢用这种教学模式来抨击其它的教学模式,认为其它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实际,不应该得到提倡和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就会有很多语文老师直接拿来别人认为较好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自己的学生群体当中,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问问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只是一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这种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只会抹杀学生的个体差异,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二)老师不能够准确掌握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老师教育学生最有力、最权威的工具,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佳辅助。中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每一篇文章都是能够禁得起推敲的文章,老师如果能够抓住语文教材文章的重点并且将文章的重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和作者的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那么语文教学就将近成功了一半,但现实是很多语文教学不注重语文教材的使用,不能够准确掌握语文教材中文章的重点,不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在向学生讲解文章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将其精髓讲给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除了不能够掌握文章的重点以外,很多语文教师还缺乏对文章语言的推敲,尤其是古代的文言文和经典的古诗词。我国古代有很多对文章语言进行推敲从而得出真谛的典故,但是在现代的教学过程当中少了那么一份对文章语言推敲的执念,却多了一份世俗中的躁动和不安,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匆匆讲课,不重视对文章语言和古诗词句的推敲和拿捏,这就导致语文教材文章失去了其原本的教育意义,逐渐沦为应试考试阅读和写作的死板素材。
(三)语文课堂教学忽视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下,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忽视了教学的过程,总是在片面的讲述文章中的一句,仅仅停留在对文章词语的讲解上,不注重文章整体大意和主题。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下,虽然主张学生为主体、老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是老师对学生的疑惑和观念依然具有引导和纠正的作用。因此,老师在上课前不仅要准备好自己的教学内容,还要准备好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研究如何才能更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模式转型研究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时代在转变,教育理念也应该随之改变,教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纽带,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型是关键。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寻找课堂教学的规律,建立合理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可以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的融为一体,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具体的可行的操作策略,这才是语文教师和其他所有教育者所孜孜追求的。
(一)找准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老师在进行教学模式转型的同时要善于借鉴好的教学模式,学习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不能照搬这种方法,毕竟教学模式就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模式”,是死板的教学模式,但是运用教学模式的教师确是灵活的,所以很多人照搬先进的教学模式,实际教学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更加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定要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合理转变。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过的,一个好的老师本身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的教学教材,即使是没有一本高质量的教学教材,却依然能够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一个品行不好的老师尽管使用了高质量的教学教材,但却依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不管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其它学科的教育工作者,第一件事就是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素养培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学生做榜样。
(二)精心备课,充分预设课堂情景
在上课之前,语文教育一定要精心准备讲课内容,提高备课质量。老师除了要进行系统的备课之外,还要根据学生最近的情况增添适当的互动内容,备课的时候进行角色互换,把自己想象成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应该研究的,思考学生所思考的,做好相应的备课记录,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另外有教师提出和学生一起备课,笔者认为这样还是不错的。集体备课研究下一周需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询问学生的意见,毕竟集体的智慧和能力要高于个人。
备课并不仅仅只包括对课堂内容的简单了解,还包括对课堂情景的预设,老师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充分预设课堂教学情境,思考可能会发生的一切状况,有了这样的前提之后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高效和顺利的进行。
(三)加强学法指导,构建节约型课堂
教育学生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和前提,当然,我们也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师日常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老师要在日常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尽量规划合理,在具体的时间段进行那些教学工作,这些都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在倡导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究竟哪一种模式才是好的,究竟哪一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成长,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老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可以完全适用于各种学生的。语文教师应该从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