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引领下的《医学仪器原理》混合式授课教学研究

2020-02-23要小鹏李娟李旭兰

教育现代化 2020年10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知识点

要小鹏,李娟,李旭兰

(1.西南医科大学 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四川 泸州;2. 西南医科大学 教务处,四川 泸州;3.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四川 泸州)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就需要将思政要素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1]。同时,各门课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责任,要把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内容之中[2]。为积极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特色,要求各课程教学团队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起来,在专业教育中强化思政元素,在思政教育中延伸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医学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毕业生主要面向医院和医疗行业就业,考虑到医疗行业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除了培养学生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注重学生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医学仪器原理》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主要讲述常见医学仪器的原理和结构,为培养学生从事医疗行业的工作能力奠定基础。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未能有机融合在一起,存在典型的“两张皮”现象,没有真正做到两者之间的“零过度”,思政教育往往面临孤军作战的窘境。由于在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设置中政治认识不到位,片面认为专业课程主要是进行专业知识传授,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没有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导致弱化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效果。如何根据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当前专业课程教学的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探索如何有效将思政元素无缝衔接融入到专业课教学的盲区,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3]。

针对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不突出、育人效果不明显等缺点,综合运用课程思政的建设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专业知识点+思政元素”的“三全育人”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采用多种创新教学手段,线上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实施开放式教学,线下采用传统课程讲授、翻转课堂、案例分析、创新实验等多样化教学首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点对点、点对面的精准讲解,让学生在启发中理解知识的精髓,在讨论中产生思想的共鸣,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更强的获得感[4]。

二 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分离

传统专业课程教学中本身就存在难度较大、知识点枯燥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的关注点都放在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对引导学生塑造“三观”有所淡化。在很多学生身上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这种畸形的学习模式会导致很多同学出现人生观和价值观混乱、思想道德缺失、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责任心不强、人文素养低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的思想意识问题也会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影响。为了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育人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各界对具有“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没有有机的相互融合,分离化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育人环节不鲜明,价值引领不到位等普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课程中思政价值的缺失也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反过来影响到专业课程学习。比如个别同学价值观混乱,有严重的“读书无用论”倾向,有的同学“追星”思想严重,缺乏探索求知的精神。长此以往,学生走向社会后会出现工作责任心不强,社会价值观不鲜明,岗位胜任力差等问题。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专业课程中必须要忠实履行“全方位、全体系、全流程”的“三全”育人思想,既要做到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实施价值引领,促使学生全方位成才。

(二) 传统教学课堂学生参与度不够

现阶段各大高校为了对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都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细化,老师对授课知识点的把控要精准到分秒不差,尽管这一措施极大推动了教学规范化管理,但是老师上课的自主性也被严重弱化,在某种程度上课堂的主角已经由学生变成了死板的教学管理规则。为了迎合教学督导,尽量减小教学差错,大多数老师越来越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习惯在既定教学计划的指应下按照课件机械地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本应该是以师生为主角的互动联合演出,结果在死板的管理条框下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出现了老师和电脑互动,学生在一边旁观的奇怪现象,这样就极大弱化了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 课程建设思路

《医学仪器原理》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遵循专业课程自身的运行规律,结合课程知识内容,采用明暗两条主线挖掘提炼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基因式”地融入教学设计,贯穿到课程教学实施中去,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重构课程知识点,重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接起来与思政元素灵活融合,然后在讲述具体知识点时利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实施多元化教学,让学生不仅收获专业知识,同时也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送递学生灵魂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家国情怀[5]。

通过提炼各章节知识点,把书本变“薄”,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起来,将思政元素与知识点以案例的形式灵活对接。采用线上超星学习通APP、线下老师讲解、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实施混合式教学,整个教学最终通过考试、网络评价等手段进行双向评价。

三 “课程思政”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一) 课程知识点重塑

图1 课程建设框架图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遵循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按照教学内容将所授知识点分为通识类、抽象认知类和创新实验类这三大类,结合思政元素将上述知识点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完成知识点重塑,如图2所示。在所讲授的知识点中,既能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收获,也能得到思想意识的熏陶,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最终实现“传道授业”的双收获。例如在介绍可穿戴式医疗电子设备技术这一节内容时,以运动手环为例,分别介绍小米、华为、苹果等三款可穿戴式运动手环的特点,通过比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中国人也能做出可媲美世界一流公司的产品。通过上述的知识点重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课堂教学方法优化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尤其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要避免片面的生硬说教,要在重塑的知识点上,巧妙融入思政元素,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教学中,例如在第一章中介绍医学仪器的基本构成和发展趋势时,针对当前高、精、尖医疗设备国产率较低的客观现状,让学生带着寻找差距的任务贯穿本门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案例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积极学习的人生态度,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在第二章介绍生物放大器低噪声滤波放大器时,设计根据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的特点,介绍“中兴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电子行业由于基础不牢而导致“缺芯少魂”的困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落后就要挨打受气。通过本案例让学生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同时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直观形象且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医学类三维模型做为教学实例,PPT课件要做到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声形动画相结合,使得原本复杂抽象的空间形状变得形象直观,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学生参与度。

(三) 课程考核多元化评价

在全流程教学过程中,传统专业课程考核重点一般都放在专业知识点考察上,例如平时作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验考试等。考虑到课程思政示范课的特殊性,在其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如下:1、针对某个章节中某个知识点,设置讨论内容,组织学生围绕讨论主题展开分组讨论,各组相互交叉打分取平均值记入总成绩。2、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自主完成小论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专业课程教学的穿透力,小论文成绩也记入总成绩。3、平时课堂教学中,针对知识点引入学生讲述一些思政小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气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相关成绩也记入总成绩。打破传统意义上考试考核,实施全过程综合性评价,全方位给学生做出客观评价。

图2 知识点重塑图

四 结论

通过对《医学仪器原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点有机融合,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反转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参与度。结合超星学习通等在线学习平台,不断拓展课堂宽度和维度,充分发掘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在教学效果上达到同频共振。在整个课程建设中仍然有不足之处,后期将继续以学生为导向补短板、挖内涵、拓外延,深化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为推动教学改革和提升“三全育人”培养效果进行积极的实践。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知识点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