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际公共卫生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02-23乐欢吴笛陆春城靳光付王建明
乐欢,吴笛,陆春城,靳光付,王建明
(南京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南京)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流行性疾病由于感染者数量的持续增加及感染范围的世界性扩大,WHO宣布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疾病的突发性、严重性和全球性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并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亦使我们需要从全球化角度出发,重新认真思考国际公共卫生硕士人才的培养。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公共卫生的新使命以及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反思,如何将发展的公共卫生理念渗透入国际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中,是当前的紧急任务。为此,本文在调研了我国国际公共卫生硕士(简称国际MPH)教育的现状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这次公共卫生事件暴露的短板分析研究了国际MPH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更加符合全球公共卫生需求的国际MPH培养体系和优化国际MPH教育的建议。
二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卫生需求
当今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公共卫生风险,进入21世纪后世界性大范围疾病流行是新发传染病快速国际传播的重要例证。“疫情没有国界,疾病没有孤岛”,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每个人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2016年1月1日生效,这标志着全球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健康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需要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以及地方社区的通力合作,国际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可以为周边国家提供大量优质人才,唯有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守望相助”,才能不断战胜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全球蔓延。
(二) “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公共卫生专业教育新使命
2019年初,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指明了责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对来自美国、东南亚等外国专家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6%的受访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教育合作很有意义或比较有意义”。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求的战略选择[1]。
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环节,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支柱,是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新起点,是增强教育内源性牵引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契机[2]。沿线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公共卫生安全不容乐观。这一现状,客观上为我国医学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留下了需求空间,有助于加快相关医学人才培养和增强医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根据”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协助沿线国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建设对降低我国公共卫生风险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 国际MPH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及发达国家MPH培养情况
(一) 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2003年SARS疫情后,新西兰学者Beaglehole等在《柳叶刀》杂志发文,定义公共卫生是”以持久的全人群健康改善为目标的集体行动”。美国依据公共卫生人员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核心能力”体系,该体系对美国及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3]。
南京医科大学探索国际MPH培养,提出国际公共卫生硕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①运用公共卫生学科理论和分析工具的能力;②对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技能;③政策制订开发及因地制宜运用能力;④为资源匮乏地区群体健康服务及促进健康公平的能力;⑤沟通交流和统筹各方的协调能力[3]。
(二) 发达国家MPH培养情况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硕士具有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其主要特点体现在:(1)入学条件上,国外的入学形式灵活,考核形式多样化,申请者具有广阔的职业和专业背景[4];(2)在培养目标方面,国外不仅注重反映自身办学特色、理念和优势,而且将培养目标细化为“核心胜任力”;(3)课程结构上,选修课课程丰富,尤其在交叉学科、跨学科领域,开设许多课程。授课教师对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4)教学管理上,通过有序计划、全程督导、持续评估等环节对课程进行管理,保证课程效果,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学生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估,同时依托第三方认证机构,负责MPH的考核和认证[5];(5)在“全球化”教育理念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组织见习项目的同时,积极同全球各大洲的著名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国际学术研讨交流[6]。
四 我国国际MPH培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高校开展国际MPH项目[7]。南京医科大学于2017年启动了国际公共卫生硕士项目(IMPH),旨在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培养一流公共卫生人才和专业对口人才,服务和改善发展中国家卫生状况,重点辐射“一带一路”国家。2014年清华大学设立了国内跨学科、跨文化的国际MPH项目,该项目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卫生官员、疾病防治专业人员以及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者量身定制,培训学生应对全球公共健康的挑战,特别是有关卫生服务质量、健康产品可及性的问题以及全球卫生政策改良。此外,东南大学开设了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全球健康(Globe Health)方向的国际研究生班,南方医科大学开设了商务部援外培训学历学位教育公共卫生硕士项目(MPH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北京大学也在2019年推出国际高端人才全球健康公共卫生硕士项目。
不同高校虽然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不同高校针对国际MPH的培养目标较为类似,旨在服务和改善发展中国家卫生状况, 在探索中教育与培养引领全球卫生发展的高层次国际公共卫人才(表1)。
由于我国的国际MPH教育的起步较晚,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专业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如下。
(一) 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MPH培养目标,不仅是课程设置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课程设置及实施的归宿。目前我国国际MPH的人才培养目标无论在定位、还是在具体要求上都较趋同,缺少特色。首先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准,MPH应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如领袖型专业人才和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目前国内国际MPH培养目标总体上为培养引领全球卫生公共卫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位置,就业时不愿意从事自己国家的基础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其次,培养目标未能适应来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部分高校目前只有综合性的公共卫生专业国际硕士,缺乏专业方向的细分,忽略了各国生源实际面临不尽相同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公共卫生体系的差异。
表1 我国高校国际MPH培养概况
(二) 培养方案与学习动力不匹配
首先,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有差别,已有调查结果显示,接近60%的学生来华学医是因为家人要求和学费低廉[8],缺乏对公共卫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课程种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选修课程可选范围较小,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及前沿知识的课程或讲座偏少[7]。授课形式上调动积极性不足,仍以全日制面授为主,网络课程等较少,这对上课的灵活性以及课程的多样性都产生了限制。另外,教材的选用适应性不足,由于我国的国际MPH教育的起步较晚,大部分国际课程内容或教材仍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学生主要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发达国家的MPH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理解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最后,我国的国际MPH教育在构建知识结构上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内容,与实践课程割裂比较严重,缺乏统筹兼顾和系统考虑,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实践的衔接不顺畅,导致应用能力培养上的不足。
(三) 实践基地与能力培养有差距
我国国际MPH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多安排到学院各专业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传染病医院、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企业等进行专业实践与见习。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没有足够的理解,选择实践基地多比较盲目或者听从培养单位安排,这对真正自己职业规划和实践能力的获得产生了阻碍。另外,我国国际MPH培养招收的国际生大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几乎缺少汉语基础,在培养时,实践基地的教师在语言及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加上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中国式的MPH教学,全球公共卫生知识较为缺乏,这将对国际MPH 的高质量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严峻的挑战。
五 推进我国国际MPH培养体系建立
(一) 明确国际MPH培养新定位,拓宽培养口径
我国国际MPH人才培养目标应实施“双目标管理”,一方面要坚持大目标框架下的培养目标,强化公共基础理论、医学基础及公共卫生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应了解来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生源的区别,文化背景的异域性,同时针对生源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与否、实际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不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以及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需求分流,调整和设定更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国际MPH招生对无相关工作经验的生源背景进行了限制,一般要求获得与健康相关领域的学历,但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多学科背景的公共卫生队伍的培养对公众健康的保障尤为重要。针对我国国际MPH生源背景较为单一的情况,在今后的招生中应注重招收更多不同职业背景的学生,为公共卫生体系输送合格的领袖级人才。同时可以探索双学位生源的可行性,如借鉴国外的MD+MPH/MSN+MPH,公共卫生硕士双学位研究生能同时应用两个学科的原理与方法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培养更多、更全面的公共卫生方面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完善教材建设
利用教育网络平台,增加课程多样化,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教学,例如在线课件、公开课、慕课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实现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使学生具备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对普适价值的辨识能力[9]。
积极采用理论+实践连贯式一体化教学方式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新式教学方法,鼓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师与现场实践导师应采取基础理论-案例教学-现场调查-结果研讨的连贯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衔接理解顺畅。编写具有代表性及时效性的案例[9],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线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弥补理论教学中实践性不足的缺点。另外,国际MPH培养实施过程中既要贯彻落实全球化的高标准,同时应加强“中国化”[10],在教学内容上积极设计有针对性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块,以便学生在中国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下更加直接地对与中国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研究,打造有中国公共卫生特色的国际MPH项目。同时,关注留学生多元文化敏感性,将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淡化种族差异的观念,培养国际MPH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11]。
不断完善国际学生的教材建设。我国应尽早建立符合国际MPH教育特色的英文版教材体系。应当结合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国内其他开展国际MPH课程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与交流,编写一套既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国际MPH的学习需求,又能够及时反映中国特色学科前沿水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英文教材。
(三) 开拓实践教学基地,优化现场导师的师资队伍
国际MPH的培养还需要有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师队伍,目前我国国际MPH的实践基地包括各专业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各现场实践导师虽然都有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但是在语言交流上可能仍然面临诸多障碍。针对上述问题,高校需要加大对国际MPH学生师资的培养力度,使教师在英语和专业方面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时,我国国际MPH培养的实践单位多局限于中国境内,近年来,我国对外的公共卫生援助项目日益增多,国际MPH参与公共卫生援外活动对于培育国际MPH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增强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际MPH学生作为兼具一定专业能力及充沛活力的群体,能够在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健康宣教、语言沟通上发挥专业性与优势[12]。
(四) 建立国际MPH培养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对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评估
目前,我国在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方面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统一评估标准,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自我监督、管理培养评价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完善不足之处,进一步规范国际MPH的培养方式,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业从业队伍。
针对国际MPH师资水平,制定授课教师认证制度和培训制度,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以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多层级的教育质量监督与教学评估体系。开通学生沟通渠道,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学院网站、师生邮箱和移动终端等不同层面的信息通道,使得师生得到更广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
(五) 注重国际交流,加强合作培养
由于我国的国际MPH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单位高校应注重合作,成立国际MPH教育联盟,实施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为我国国际MPH教育构建一个完整的、优质的教育平台。高校与实践基地统筹确立学生的教学方案,加强校外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与国际卫生机构和组织加强合作,提升我国国际MPH培养的全球化程度。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际MPH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过去,我们在对比国内外国际MPH培养体系后,一直在以发达国家的培养体系为参照进行改革。但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公共卫生的新使命以及在国际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的当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体系是我们所面临的新的任务。中国的国际MPH培养模式应该从单纯复制到独立发展,再到世界引领地位。如今中国的国际MPH培养,需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因此,在国际MPH培养模式上,需要调整思维,明确国际MPH培养新定位,拓宽培养口径,培养多学科背景的人才队伍。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完善教材建设,开拓实践教学基地,优化中国公共卫生现场导师的师资队伍,构建更加符合全球公共卫生需求的国际MPH培养体系。同时,也要加强国际MPH人才培养的自我更新力度,加强自我监督、管理培养评价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虽然目前中国开展国际MPH培养的高校还有限,但是加强高校之间的有效合作,及时总结并传播中国取得的公共卫生成就应该是国际MPH培养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