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
2020-02-23徐广丽蔡亮学李皋周奕杉
徐广丽,蔡亮学,李皋,周奕杉
(1.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2.西南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教学水平、培养大量国际化人才势在必行。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1]、具备国际能力,其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要为我国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因此,研究生国际能力的培养及评价至关重要。
石油工业全球化要求提高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本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为评价对象,通过文献综述确定国际能力评价体系的框架,结合学科特色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校验,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本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的提升措施。
二 文献综述
国外对国际能力的研究相对较早,如:1993年的 Schechter[2]和 Lambert[3]、2001年 Olson等[4]、2004年Hunter[5]、2006年Deardorff[6]。他们关于国际能力的描述比较一致,即:积极了解外国文化规范、能够在本地以外的环境交流和工作。Hunter[5]还提出了三层结构来表述国际能力,第一层为“态度和价值观”,由开放性态度、无偏见反应、尊重多样性和承认文化差异四部分组成;中间层为“知识”,包含全球化知识和世界历史两部分;最外层为“技能”,由跨文化合作、有效参与社会和全球事务、评估跨文化行为、识别文化差异并参与全球竞争四部分组成。Deardorff[6]也认为存在态度、知识、技能的三维度结构。
国内众多学者采用了Hunter[5]提出的三层结构对学生国际能力进行了评价。2015年,刘扬等[7]以北京地区五所大学本科生为对象,采用三维度、七因子的评价量表对本科生国际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知识和理解”维度包含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两个因子,“技能”维度包含使用工具、跨文化交际两个因子,“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包含国际化意识、国际化态度、价值观认同三个因子。2017年,胡德鑫[8]采用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具体阐释指标对清华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研究生国际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其采用的一级指标与文献[7]的三个维度相同,二级指标在“知识和理解”多考虑了国际学术能力。2018年,刘扬等[9]在原有量表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因子(“知识和理论”维度增加国际专业知识、“技能”维度增加国际学术交流),同时考虑了国际化经验,包括选修国际化有关的课程、参与课题和发表论文情况。2019年,徐广丽等[10]考虑学科特色,提出了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其采用的一级指标与文献[7]的三个维度相同,二级指标在“技能”多考虑了科研素质和学术交流、“态度和价值观”将国际化意识与国际化态度合并。不过,二级指标“科研素质”和“学术交流”的释义表明这两个二级指标区分意义不大,比如:“学术交流”包含发表国际学术论文、具备大精设备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申请国际发明专利的能力,这几项亦可表征科研素质。
三 研究方法
(一)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研究采用传统的“知识与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三层结构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三维度、七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关注国际学术动态,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先进研究方法,具有创新能力[11]。因此,在“技能”维度考虑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知识与理解”由“世界油气知识”、“全球化理解”组成,“技能”由“工具使用”、“科研创新”、“跨文化交际”组成,“态度与价值观”由“国际化态度”、“价值观认同”组成。其中,“知识与理解”维度体现了较强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特色;“技能”维度在传统的“跨文化交际”、“工具使用”基础上,增加了“科研创新”;“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反映了学生国际化态度以及对本国文化和自身价值的认同。
表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问卷题项设置情况
根据表1设计了调查问卷,依次经过学科负责人、心理测评领域学者修改,结合试测研究生的意见,最终形成了结构清晰的调查问卷。各因子包含的题项数量如表2所示,共计34个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评分表形式,要求受访者根据自身情况与题目描述的符合程度进行评分:“完全不符合”评为1分,“比较不符合”评为2分,“不确定”评为3分;“比较符合”评为4分,“完全符合”评为5分[12]。
(二) 调查样本
本研究的样本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共设5个专业方向,即: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型硕士)。本次共发放电子问卷948份,回收全部问卷后剔除无效样本,总计获得有效样本932个。
调查对象中男生737人,占79.1%,女生195人,占20.9%,硕士887人,占95.2%,博士45人,占4.8%。从专业方向来看,油气井工程205人,占22.0%,油气田开发工程322人,占34.5%,油气储运工程115人,占12.3%,海洋油气工程25人,占2.7%,专业型硕士265人,占28.4%。通过CET六级考试285人,占30.6%,未通过CET六级考试647人,占69.4%。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462人,占49.6%,高中227人,占24.4%,大专109人,占11.7%,本科112人,占12.0%,研究生及以上22人,占2.4%。出国1次57人,占6.1%,2次5人,占0.5%,3次及以上10人,占1.1%,未出国860人,占92.3%。
四 评价结果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来表征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即信度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内容效度分析和准则效度分析,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构效度分析。Cronbach’s α系数越高,说明分项之间一致性越强,内部一致性可信度越高。α系数在0.7~0.8之间表示信度较好,在0.8~0.9之间表示信度非常好[13]。
(一) 信度校验
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本文所构建的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说明各评价指标的内部一致性非常好,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是非常令人满意的。“知识与理解”维度的α系数为0.912,“技能”维度的α系数为0.920,“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α系数为0.860。这表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均接近甚至超过高信度水平,因而具有较好的信度。
表3 信度统计量
(二) 效度分析
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描述的是评价结果反应学生国际能力强弱的准确程度。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14]。
(1)内容效度分析
内容效度是题项内容对待测因素的指向程度。本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经典Hunter三维度理论体系,大部分题项参考了已验证的题目,且考察了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又经过相关专家的修改,因而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根据每个维度与总评目标的相关系数可判断量表是否有效,相关系数越大,内容效度越高[14]。国际能力总评与各维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可知,国际能力与“知识与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相关系数在0.484~0.907之间,呈现较好正相关关系,表明整个量表的内容效度较高。
表4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2)准则效度分析
从Spearman相关分析中发现,总评目标与各维度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43~0.596之间,也均呈现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整个量表的准则效度较高、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较高。
(3)结构效度分析
分析发现,“知识与理解”维度的KMO为0.922,大于0.6。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提取出2个因素,分别命名为“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它们共同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3.733%,分别解释的变异量为54.125%、9.608%,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2,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80、0.857,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知识与理解”维度结构效度较好。
“技能”维度的KMO为0.93,大于0.6。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提取出3个因素,分别命名为“科研创新”、“跨文化交际”、“工具使用”。它们共同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1.286%,分别解释的变异量为46.183%、8.639%、7.004%,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0,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93、0.784、0.783,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技能”维度结构效度也较好。
“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KMO为0.835,大于0.6。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提取出2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国际化态度”、“价值观认同”。它们共同解释的总变异量为73.411%,分别解释的变异量为54.996%、18.414%,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60,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50、0.855,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结构效度也较好。
表5 各维度统计数据(N=932)
(三) 各维度描述性统计
根据调查问卷样本数据统计,各维度、因子的平均得分、标准差如表5所示。三个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态度与价值观”、“技能”、“知识与理解”,“态度与价值观”相对较大,为3.80(最大5,最小1),而“技能”、“知识与理解”均相对较低。因子“世界知识”、“跨文化交际”、“工具使用”平均得分小于3,明显小于其余因子,这表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在这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尤其是世界油气资源与管网分布、学术机构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跨文化技能方面。同时,由表5所示的标准差可知,研究生在各维度上的离散程度相近,说明其国际能力较为一致,波动较小。
(四) 国际能力提升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提升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能力的对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亟待提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世界知识掌握;二是稳中求进的工具使用、全球化理解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三是继续发扬国际化态度与自我价值认同。具体如下。
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世界知识的掌握。
加强学校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为研究生搭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如联合培养、短期访问交流,增强学生跨文化沟通和应对能力。通过增设国际前沿发展相关课程以及外籍教授授课,使研究生了解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管网分布、大型国际油气公司以及学术机构等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外语听说及交流能力。
②进一步增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增设国际通用软件、通用数值模拟软件课程,使研究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工具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出台相关文件,支持、鼓励学生独立撰写国际发明专利、学术论文,更大范围地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
③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发扬学生的国际化态度和自我价值的认同。
树立榜样,保护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的热情,鼓励学生在认同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参与导师的国际合作项目。
五 结论
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基于传统的国际能力评价理论框架,结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特点及培养方案,提出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获取了932份有效的问卷数据。评价指标体系由“知识与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工具使用、科研创新、跨文化交际、国际化态度、价值观认同”七个因子组成。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表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在国际化态度、自我价值认可两方面有较好表现,在世界知识、跨文化交际、工具使用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