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
2020-02-22谢凤英
谢凤英
【摘 要】良好的班风是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班级文化,并通过组建多种具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营造班级团结的氛围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如何建设良好班风进行优化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班风;凝聚力;班主任;团结
1 引言
良好的班风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融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个体行为进行影响和规范,使其能够更好地健康成长;而不良的班风建设将使得班级出现涣散的现象,班级凝聚力不强也使得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提升,进而不利于整个班级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因此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管理对建设良好班风的策略进行分析:
2 建设良好的班风的路径
2.1 鼓励学生争当班级小主人,自主参与班级管理活动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因此在班风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其自主地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进而激发其争当班级小主人的积极性。期间以班长为主要班级管理者,明确各个班干部的责任,例如可以通过竞选的方式组建监督小组,以此为维持班级纪律、优化学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学习委员和科代表负责协助各位班主任完成作业的布置、收集和统计等工作。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可以使班规的执行力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而且同时培养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作风。
2.2班主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
班主任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所在班级学生身上,对于班级中事务需要做到亲力亲为,由此更好地为学生树立一个尽职的班级管理者形象,进而发挥示范作用。同时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实际上是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班主任的行为将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班主任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提高行为规范的意识,进而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班主任在上课时需要严格地把控时间,尤其在上课时不应出现上课不及时,下课早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时间观念将难以得到健康形成。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就需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行为举止,以此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参照模板,进而为学生树立以身作则的示范榜样。而在日常的地上有纸屑,弯腰拾起;文明礼貌,自身躬行;板书工整,一丝不苟;勤读好学,努力致知等行为示范中,充分发挥了带头的作用,以此为提升学生集体感知奠定良好基础。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在班风建设的过程中,班主任更加需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进而推动良好班风的构建。
2.3 创设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进心理
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班风建设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创建具有激励性的学習环境,为激发学生求进心理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班级板报设计中可以创建一个“评比栏”和“学习园地”,以此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以此让学生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进而激发学生努力上进的热情。尤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具有了更强的争强好胜心理,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基于不同学生的特长以及闪光点进行表扬,以此给予学生不断学习和优化的动力,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在良性竞争的氛围构建中,带动整个班集体共同进步,同时也能为优化班风建设提供保障
2.4 转变后进生,强化群体力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在班级出现较大比例后进生的情况下,将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以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重点抓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引导其发挥自身的特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进而为强化群体力奠定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就需要班主任给予鼓励和信任,因而班主任在日常的班务管理中需要充分理解、尊重以及信任学生,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以此让后进生在获得学习进步以及为班级贡献力量中消除自我怀疑,以此为培养自尊心以及自信心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班主任在对后进生进行引导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制定适度的目标,以此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再者,还需要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在评选班干部鼓励后进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参与到班干竞争中,同时还可以通过赋予小组长等头衔给予小学生一定的责任感,以此让其在班级事务管理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更好地树立自信心,以此为推进班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良好班风是推动班级凝聚力和建设效率提升重要动力,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同时通过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进而为提升班级凝聚力、建设良好班风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代富.论班风学风在小学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四步曲打造活力班级[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18-19.
[2]甘明英.精细化设计在小学班风塑造中的运用[J].华夏班主任,2020(06):76-77.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