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2020-02-22李夏林杨禄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职研究

李夏林 杨禄

摘  要:对于目前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现存的传统教育教学体系、培养专业能力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以课程体系的难易程度作为基础教学,对园林技术型高端人才进行培养。当今应以模块化教育教学、进行人才专业性培养以及对园林岗位技能加强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优质的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今后在园林行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建设美好的城市家园。如何培养适应园林建设、服务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  园林技术专业  模块化课程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0(a)-0179-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landscape industry,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difficulty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s the basic teaching, the high-end talents of landscape technology are trained. Nowadays, we should build a goo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modula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garden post skills. Building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will help to have a better development space in the garden industry and build a better city home in the future. How to train the excellent compound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garden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andscape technology major; Modular teaching; Research

1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原则

1.1 以模块化教学为原则

基于人才培养目的,对于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要与园林岗位相结合。需对园林岗位的能力进行科学的划分,课程可划分为专业能力、知识能力以及技术能力,因此才能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体系的建设中,需从学生的个性化能力方面进行针对性讨论,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1]。还要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着重培养,以此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并对模块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1.2 以人才培养为原则

当前,设计类、农林类等是我国高职园林专业开设的科目。面对市场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依据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对园林专业的认知水平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例如设计类主要是以园林外观设计为主要方向,农林类以植物研究为主要方向。因此,园林专业拥有多种研究方向,培养多类型园林人才,并且由于学生间的能力差距,學生间掌握技术能力也有所不同。对于高职城市园林专业,开设园林通识课程在高职园林专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科目的基础知识,掌握课程先进的的专业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通过自身的教学水平、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地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有重点的培养,依据自身所在状况进行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形成各具特色的高职园林专业课程。

1.3 以适应行业需求为原则

高职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课程应以适应当地企业的岗位技能进行教学,假如所开设课程不是企业岗位所需求的,使得学生毕业也无法在就行或有园林行业的岗位无法胜任其岗位,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更好的就业。因此进行园林专业课程分析与调研是至关重要的,高职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结合园林企业的岗位需求,学习到所需园林专业岗位的知识技能,才可以保证把高端型技能人才输入到园林企业的岗位上,既可以满足园林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在园林企业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的知识与技能。

1.4 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为原则

从近年就业情况看出,当今高职园林院校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园林专业的毕业学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生产一线的高技术人才是至今园林企业所需求的。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职园林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不能够满足园林企业岗位的需求。根据对高职教学方式的调查,高职园林专业教师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科系统化教育教学模式,按照三个步骤进行课程内容的教育教学。首先进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其次进行基础专业知识的教学,最后才会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以及进行教学实践[2]。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岗位的实践操作,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与企业岗位的需求相背离,也不符合当今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方向,因此,在高职园林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应探索出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融合的方法。工学结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指的是运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教学资源与教育教学环境作为教学条件,以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形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社会实践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高职园林专业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建立园林专业全新的课程系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也是培养城市人才质量的有效方式。

2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构成

2.1 构建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以上述高职园林专业模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作为研究基础,笔者提出了以学生今后职业生涯作为模块化学成教学课程的方案。本方案以基本职业素质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以及综合技术能力模块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三大模块,每个大模块中又分出多个小模块,以下是对三大模块以及小模块进行详细分析,以此能为学生提升技术能力提供帮助[3]。

2.1.1 基本职业素质模块

职业素质与公共素质课程是基本职业素质模的两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政治素养以及优秀的品质,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公共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主要在前两学期进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设的课程包含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等,职业素质课程在选修内容中体现,限选与任选是其两部分,前五个学期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模块包含销售技能、鉴赏花卉、摄影技能与绘画技能等多门课程。基本职业素质模块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以及职业素质的不断加强,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发展。

2.1.2 专业技术模块

专业技术模块主要为了园林技能型人才的通用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此模块以岗位技能的要求分为多个小模块,其中包含园林设计模块、树木花卉生产与养护模块、园林施工模块以及综合实践模块等。园林设计模块主要以园林设计岗位作为培养目的,对学生园林设计能力进行培养,其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制图课程、建筑课程、设计课程、美术课程等提升园林的设计能力的课程,该模块主要在第2、3、4学期进行安排。树木花卉生产与养护模块以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认识力与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主要为了让学生对植物外观、植物的特性、如何进行植物的栽培与养护管理、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其课程内容涵盖花草树木的生长环境以及对其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学习,该模块也在第2、3、4学期进行安排。园林施工模块是对园林施工岗位的能力进行培训,为了对学生现场施工的能力进行培养,其课程内容主要包含测量课程、预算课程、以及施工管理课程等方面,该课程模块设置在第3、4学期。综合实践模块主要是为了对前三大模块进行知识技能的整合以及对三大模块进行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此模块应该设置在第5学期,这是由于学生已经对专业知识技能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并通过现实的实践操作对对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练习,为今后的岗位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今后的上岗就业做好充分得准备。专业技术模块以适应岗位需求为教育教学原则,有助于高职院校对高技能技术人才进行精心培养[4]。

2.1.3 综合技术能力模块

该模块的教育教学主要包含设计毕业作品与岗位实习模块。岗位实习模块是安排学生到园林公司进行岗位实习工作,其主要包含园林设计、苗圃养护、园林工程项目等相关园林岗位,岗位实习的时间为期半年并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岗位实习,学生到园林公司进行岗位实习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升,还对今后进入公司工作做出充分准备。设计毕业作品在第6个学期进行安排,在进行岗位实习之后返校来完成的,设计毕业作品内容包含图纸的设计、项目的施工、植物产品的生产以及园林的管理与养护。

2.2 课程设置

2.2.1 必修课模块

(1)公共必修课模块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技术能力。学习的科目包含大学语文、思想政治、高等化学、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就业指导等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课程。这些课程设置是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学习的,学校主要的作用就是执行这些课程教学,使学生提升自身素养以及基础知识能力。

(2)专业必修课模块的设置是提升园林从业者的实际操作技能与专业技能知识的能力,以满足园林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较大的帮助。其包含以下三方面:

①专业基础课模块开设的课程包括制图课程、美术课程、基础植物课程、测量课程、基础设计课程、技能实训课程、景观园林设计课程的多项理论与实习技能教学课程。

②专业主体课模块指的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其开设的课程包含工程预算课程、植物栽培课程、园林规划课程、工程施工与管理課程等园林需求岗位的课程内容。

③集中实训课模块主要对学生职业技术的形成进行专业化的培养。有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体课除去平时进行实验以外,还需要对学生安排一些实践培训,以及毕业作品设计、证书的考核与培训、毕业前的实习实训等训练课程。

2.2.2 选修课模块

(1)公共选修课模块是指高职院校对选修课程进行统一安排,由学生对课程进行选择。

(2)专业限选课模块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发展方向、园林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选择,要求学生从植物方向的开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设计的开设等三个方面培养方向中来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发展,以此来强化自身技能,也有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对这三方面课程的选择,有助于学生今后就业能力的快速提升,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3)综合素质任选模块指的是高职院校对一些特色课外活动进行开设教学,既可以学生自行进行组织,也可以高职院校统一进行组织,其开设这类型的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并且可以开阔视野,例如可以进行书法培训、文体活动、模拟公司招聘、设计大赛、进行科技创新等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课程。通过这些课程项目的开设,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

3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改进思路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下,采用学分制的模式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由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部分来自高中学段,还有的来自中专等。而这些学生因为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所以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也不同[5]。所以,为了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园林技术专业中接受良好的课程教育教学,从而采用学分制模式,来完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模式,能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的每科课程进行学分分类,分别设置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对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仅采用理论学分即可,标准参考教学大纲设定。例如园林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上一周,记1分;园林技术专业训练两周,那么实践学分记2分。要将基础课程与技术课程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分模式对学生进行考量。理论与实践的学分占比近似6:4,以园林一周4节是课为例,当该生的理论学分25分,则实践学分达15分。在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中,对于重要的课程适当设置多的学分,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重视对专业课的学习。例如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规划等课程都是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园林设计和规划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这些重要专业课设置2~4学分。促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园林景观设计或规划的步骤及方法,也是高职学生为将来从事相关专业收获创新的园林设计规划理念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选修课程模块的内容,对学分没有要求,可以设置评奖的参考标准。在学期末总结每名学生的学分状况,对学生的学期学习做整体评估。当在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下,采用学分制的改进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有利于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将来学生的择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保障。

4  结语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需要高职教师积极探索,寻求更适合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的改进思路。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原则以及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进思路的指导下,科学有效地采用恰当地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为园林行业提供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姚连芳.高等职业院校园林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7(2):86-87.

[2] 李晓东.高职园林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浅析[J].吉林I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21):44-46.

[3] 吴雪飞.农林院校园林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8(9):49-50.

[4] 潘远智,陈其兵.走创新之路,实现园林专业跨越式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18(5):6-8.

[5] 肖炎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元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7(17):89

[6] 江生泉,薛正帅,贾丹,等.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探索[J].科技资讯,2020,26(1):131-132.

猜你喜欢

高职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