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研究

2020-02-22张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6期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性

张阳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在我国高职教育模式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始终将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搭建信息化平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以此来提升整体高职教育水平。将《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分析研究的案例,在明确主要授课内容的同时,对课程框架功能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为后续创新高职教育模式提供新渠道。

关键词: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平台;教学质量;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127-02

高职教育背景下的在线开放课程,主要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核心依据,形成一种在线教学以及课程开发的新模式。各大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深化教育教学变革,将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内容全面融合,在实现高效应用和共享教育资源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智慧教学功能。《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在落实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工作期间,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在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基础上,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本文从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特点入手,结合高职教育背景下其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阐述,以《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针对教师如何正确落实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探讨。

1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特点

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在线开放教学体系,已经逐步构建起来,其具有规模性大,涵盖面有待拓宽的特点。在实际对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分析期间,不难发现,其实际上不是教师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而是有很多的参与者共同发布大量的课程。如《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在实际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期间,以网络平台为依据,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能够同时为大量学生讲解知识内容;但是如果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大部分的课程都是以基础性的课程为主,对于具有专业性的主干课程而言,要逐步拓宽课程涵盖面。在线开放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教师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期间,可以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现状,合理选择课程进行讲解,不仅能够补充教材内容,同时也能巩固课堂知识,在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自由性学习平台的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交流和学习。此外,《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在设计在线开放教学方案期间,还要着重考虑各类知识之间的组合关联性,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 高职教育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课程资源具有显著优势

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有所不同,主要就是要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高素养、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在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期间,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为作为主要目标,紧紧根据岗位要求提升学生岗位能力。对于《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而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课时和培养目标的束缚,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在此种状况下,为在线开放课程模式的产生和应用提供了良好机遇,教师构建完善性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目录,充分利用“专业技能课程”“课外辅导”等课程资源优势,在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借助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有利于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各大高职院校为了能够紧跟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教育目标,构建具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1]。即便高职院校合理安排学生课程和学时,也存在着实践与理论比例难以调和的问题,无形中加大了教师教学难度。在步入到信息化时代之后,教师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在网络上查找更加宽广和丰富的知识内容,无形中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机遇。在线开放教学模式具有大规模教学的优势,紧紧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色,形成不可替代的教学体系。

2.3 社会缺乏充足的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化技术应用效率的提升,各大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在线开放教学工作,这样不能够全面展示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教育领域中的实际地位。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社会各个领域缺乏充足的专业人才,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能力培养有效性,《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方案,在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课外知识需求的同时,为学生積极主动学习增添学习动力,进而提升社会整体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

3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线教学方案设计

3.1 课程框架功能模块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为例能够高效开展在线教学工作,选择了智慧型教学平台来搭建“网络课程”[2]。智慧型教学平台,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有助于教师高效完成网络课程框架模块搭建工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教学资源模块,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一个关键模块,具体包括课程导学、每一个不同单元教学内容等。其中单元教学内容又被细致划分为课前测试、单元导学、知识讲解、任务训练等多个不同环节。

二是教学活动模块,其以学生课程学习签到、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题抢答、教师综合评价等多个环节。

三是教学统计模块,其主要的功能作用就是对在线开放课程实际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应数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数据统计工作之后,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评价[3]。如果存在特殊状况,就要发布教学督导通知,以此来督促学生在线学习知识内容。

四是教学资料模块,其充分发挥作用,能够使教学资源模块变得格外丰富,如对微课视频、网络示例库、训练任务库等多媒体资源充分应用,为教师提供丰富素材的同时,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五是课程作业与课程考试模块,教师在实际发布《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作业时,就会应用到课程作业模块,主要就是以单元测试作业和训练任务作业两种形式为主。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过关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时,就会应用到课程考试模块。

六是课程讨论与课程管理模块,在线开放课程的讨论模块,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教师结合实际状况进行答疑;而课程管理模块则不同,主要具备创建班级、学生导入、教师管理、课程设置、班级分配等多项功能作用。

3.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对于《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应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性的优秀人才[4]。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全面掌握Python基础语法知识内容,同时学生自身还要具备基础性的编程能力,具备构建和完善编程思维、有效解决程序设计的思想等。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期间,不仅能够单独解决问题,甚至也能正确应用Python技术的完成程序编写工作[5]。因此,《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在落实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工作期间,就要紧紧结合教材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如可以将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为5个不同的模块,一共分为40个知识点、10个教学单元等。

3.3 课程教学步骤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在线教学课程,始终都是将智慧型网络平台作为核心依据,对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教学设备和资源的智能性、移动性等优势进行利用,始终以学生为核心搭建在线教学网络平台,使学生全面掌握自身职业学习以及就业能力要求,共将能力训练步骤分为测试、了解、学习、练习、应用5个步骤,为后续提升学生在线学习效率提供依据。

一是测试。在对《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单元进行设计期间,着重考虑其后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始终都要将之前学习的知识内容作为基础依据,之后再学习新的知识内容[6]。在单元测试的辅助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其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查缺补漏的过程,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后续知识内容。

二是了解。在此步骤,教师协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在为学生明确学习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明确在线课程学习目标,从而为后续高效学习提供指导。

三是学习。紧紧结合《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严格按照教师要求完成示例操作,教师辅助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在线开放学习效率。

四是练习[7]。教师以在线开放教学模式为主进行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训练体系,在实际设计训练任务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相关技能,进而推升高职院校学生《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知识应用能力。

五是应用。教师要在学生在应用阶段,为学生布置一些难度性较强、任务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的任务,要具备较强的综合性。教师在鼓勵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内容的同时,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教师通过将《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在线教学课程,划分为5个教学步骤,使学生在每一个步骤中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问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在线教学课程建设质量,就要对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充分应用,在精准掌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落实课程框架功能模块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工作,在保证《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我国整体高职教育水平,为后续创新教学模式,形成新型教学思路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玲.泛在教育背景下高职SPOC在线课程建设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4):10-13.

[2] 王伟.“互联网+”背景下成人教育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1(3):11-14.

[3] 刘学,刘晓林.“职教二十条”背景下高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研究——以《GMDSS综合业务》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5):102-103,105.

[4] 唐青玉,潘蓓.“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研究——以财经类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9(11):76-81.

[5] 吴双.慕课背景下高职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27):57.

[6] 刘宝利.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智库时代,2019(22):63-64.

[7] 朱路红.综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及应用[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2):201-202.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信息化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信息化建设下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