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及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0-02-22戚敏敏宁维翾应航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

戚敏敏 宁维翾 应航宇

[摘要] 目的 分析復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及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皮炎湿疹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指标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Th1型细胞因子中的IFN-γ及IL-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h2型细胞因子中的IL-4、Ig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症状分数及糜烂症状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皮炎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Th1、Th2型细胞炎症因子,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盐酸左西替利嗪;皮炎湿疹;Th1/Th2型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5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32-001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levo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dermatitis and eczema and its influence on Th1/Th2 cytokines.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dermatitis and ecze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vo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levo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After treatment, the Th1/Th2 cytokine levels and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IFN-γ and IL-2 in Th1 type cytokin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L-4 and IgE in Th2 type cytokin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pruritus and erosion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treating patients with dermatitis and eczema, the use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levo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Th1 and Th2. It has curative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doption.

[Key words] Compound glycyrrhizin; Levo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Dermatitis and eczema; Th1/Th2 cytokine

皮炎湿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皮炎湿疹的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且存在迁延不愈等特点[1-2]。导致该病出现的主要因素为生活环境、皮肤感染、机体免疫失去平衡及饮食因素等,如果患者没有在早期接受及时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严重,进而不利于患者后续治疗及预后的改善[3]。因此,皮炎湿疹患者在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药物为抗组胺及糖皮质激素等,但是效果不佳,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4-6]。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皮炎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且对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7-8]。因此,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皮炎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及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皮炎湿疹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和17例, 年龄最小22岁,最大74岁,平均(45.12±3.1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2.2±0.3)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 年龄最小23岁,最大73岁,平均(44.51±3.26)岁, 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2.3±0.1)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皮炎湿疹,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9]中关于皮炎湿疹的诊断标准;(2)全部患者及家属均为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使用药物存在过敏的患者;(2)具有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3)具有严重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有效交流的患者;(4)中途退出本研究者。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使用药物为盐酸左西替利嗪(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249,规格:5 mg)。口服,每次5 mg,每日1次,全部治疗周期为2周。

觀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复方甘草酸苷(北京凯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001,规格:25 mg),口服,每次50 mg,每日3次,全部治疗周期为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两组患者Th1、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h1、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进行比较,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Th1型血细胞因子指标中的IFN-γ及IL-2和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中的IL-4和IgE。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上海抚实业有限公司)检测。收集标本应确保血清标本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抗凝剂,自然凝固后取上清,防止在冰箱中凝固血液。

1.3.2 两组瘙痒症状、糜烂症状分数比较  使用0~10分表示不同瘙痒程度,数字越大则表示瘙痒程度越剧烈[10]。使用0~5分表示不同糜烂程度,数字越大,糜烂程度越剧烈[11]。

1.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使用0~3分评分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瘙痒和糜烂症状进行评估,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症状不明显,2分表示症状十分明显,3分表示重度。临床疗效共分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90%,皮损面积减少>95%)、有效(症状积分在50%~90%,且皮损面积减少>30%)和无效(症状积分减少到<50%,且皮损面积减少<3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h1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Th1型细胞因子中的IFN-γ及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Th2型血细胞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Th2型细胞因子中的IL-4、Ig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瘙痒症状及糜烂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瘙痒症状分数及糜烂症状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皮炎湿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病,治愈难度较大。且该疾病发病机制较复杂,复发率较高,主要表现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两种因素互相作用。皮炎湿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水泡和丘疹,且存在渗出及皮疹,通过临床表现可以明确湿疹[13-14]。近年来,我国皮炎湿疹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果患者不能在早期接受诊治可能会导致病情发展严重,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主要药物为组胺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且长期反复用药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反跳性皮炎和依赖性皮炎,且糖皮质激素外用还可能对患者全身造成不良影响,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

现如今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关于皮炎湿疹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增加。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皮炎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皮炎湿疹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患者Th1、Th2型血细胞失去平衡,进而导致IFN-γ水平下降[15],同时Th1型血细胞中的IL-2水平也会随之下降,与此同时,Th2型血细胞中的IL-4水平会不断提高,进而导致IgE持续提升。在正常情况下,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处于正常状态,如果Th1、Th2型血细胞失去平衡,其变化的形式为Th1、Th2漂移[16-17]。Th1的主要作用为刺激细胞免疫和迟发性超敏反应,且能够有效清除细胞内寄生菌,避免感染[18];Th2的主要作用为刺激体液免疫,TH2型血细胞所分泌的IL-4属于B细胞生长因子的一种,能够促使B细胞增殖并且还可以诱导抗体出现[19]。所以Th1、TH2细胞对许多免疫介导疾病来说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改善患者Th1、TH2型细胞相关炎症因子中的IFN-γ、IL-2、IL-4、IgE水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因此,临床对于皮炎湿疹的治疗重点应放在改善Th1、TH2型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失衡状态方面,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属于一种新型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药效,其主要机制为抗组胺作用对患者体内变态反应进行移植,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达到抗过敏的效果,但是该药物对于中枢的抑制作用不佳,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中[20],如湿疹、荨麻疹等。复方甘草酸苷是复方制剂的一种,其成分包括草酸苷、甘氨酸和蛋氨酸,存在一定的抗Ⅲ型及第Ⅳ型变态反应作用,同时能够及时改善Th1、Th2型血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21-22]。复方甘草酸苷片的作用十分持久,能够有效抑制炎症介质,且实现对相关抗体产生进行抑制,减缓类胆固醇的代谢速度,不会对患者的肝脏产生损害,所以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确切。根据本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Th1、TH2型血细胞因子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症状评分和糜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表明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皮炎湿疹患者的症状,达到消炎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皮炎湿疹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Th1、Th2型细胞炎症因子,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悦,高闯,党宏,等.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和IgE受体及其自身抗体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4):411-415.

[2] 张纪民.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2):279-280.

[3] 外用他克莫司或皮质类固醇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J].国际儿科学杂志,2020,47(3):222.

[4]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面部激素药毒(糖皮质激素依賴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5):497-499.

[5] 杨敏,鲍迎秋,刘琬,等.女阴慢性单纯性苔藓108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33(7):792-795.

[6] 徐延峰,王婷,李军友,等.青鹏软膏治疗乏脂性湿疹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11):834-835.

[7] 周俐宏,孙晓丽,柳舟,等.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2):97-102.

[8] 沃晓枫,高宜云.葡萄糖酸钙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炎湿疹184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2):1018-1019.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3):151-153.

[10] 魏建华,沈明球,刘娟, 等.除湿止痒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 29(15):1627-1630,1710.

[11] 宋慧丽,王玉霞,李健,等.复方苦参止痒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19(2):133-136.

[12] 郭志锋,曾育林,罗昭嫔.肤康舒方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9):52-54.

[13] 杨俊.复方氟米松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3,35(4):217,207.

[14] 刘波,王晓敏,周玉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1):63.

[15] 覃文周,陈元雄,谢文坦.皮炎湿疹发病机制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5):200-202.

[16] 马风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皮炎湿疹患者 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9,4(14):103-105.

[17] 樊蔷薇.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3):596-599.

[18] 付莉慧,杨敏,杨兴鑫,等.对叶豆浸膏对特异性皮炎小鼠的影响[J].中成药,2020,42(1):192-194.

[19] 窦侠,刘小明,李子卓,等.粉尘螨诱导建立“特应性皮炎-哮喘”小鼠模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32(3):275-280.

[20] 赵玮.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4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76-77.

[21] 毛太生,毛宁,吴婷婷,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对皮炎湿疹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6,1(10):1-4.

[22] 陈洁.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11):94-96.

(收稿日期:2020-03-09)

猜你喜欢

复方甘草酸苷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复方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点滴型银屑病36例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效果观察比较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异甘草酸镁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