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战略下的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0-02-22雷柳塔

科技风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雷柳塔

摘 要:国有资产是国内中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必要基础和核心要素。众所周知,中职院校资产的使用状况是该院校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中职院校资产管理水平决定着该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一套科学完整的、适合于中职院校发展的管理制度以及标准化的财产物资管理体系和建设制度非常重要,这些内容体现着创新战略下中职院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提高中职院校财产物资的管理能力,是中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所在。本文从基于创新战略下的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为该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创新战略下;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国有资产管理

在创新发展战略下,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进行深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实现资产管理方式、资产自身发展模式、资产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中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是搞好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物质保障和技术基础,中职院校资产的总体质量和拥有数量,是衡量中职院校物质技术水平的先决要素,也是衡量中职院校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的内在准绳,同时也是中职院校有序、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柱。因此,创新战略下的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非常有必要,是现代中职院校全面发展和永葆生命力的核心保证。

一、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现状概述

(一)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缺失

至今国内的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分为财务部门管理、国有资产归口管理两个平台,并且这两个平台同时并行运作,国有资产归口部门管理工作任务主要体现在校内院系后勤部门负责学校的研究仪器、科研设备、教学设施、日常办公设备等工作。财务部门的职责是统筹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的财务日常管理工作。每个附属系统的国有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仅负责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的管理任务。

当中职院校国有资产出现丢失、损坏等等问题的时候,各个院系的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经常会不予承认这些资产是自己管辖范围的内容,因此不去承担后果,采取置之不理的方式待之。这就意味着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和系统,这就使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状态失序,组织混乱。学校内部各个附属资产管理系统缺乏衔接与互动交流,各立门户。

中职院校资产的损坏、作废、丢失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个问题归咎于审批手续的缺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结构松散,各立门户,因此引发了国有资产管理整体规划措施不到位的现状,迄今为止,中职院校国有资产数量通过正常核算的准确率低下,因此在购买、处置、使用、交换、借用资产的过程中漏洞较多,财产不清、账务不明的现象一直存在。

(二)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者专业素养较低

国内诸多中职院校把国有资产的工作任务重心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领域以及教学、招生的过程中,多数中职院校的领导者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漠,没有把国有资产管理当做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这种重視教学科研,轻视资产管理的理念和认知,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开展力度不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者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视力度不够,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环节薄弱,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者普遍拥有重视购置,轻视管理;重视财务,轻视实物的思维模式和理念,如在购置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态度非常积极,采购回来之后对于财产漠视,放置不理,不进行统计和上报,这样的现状就使得国有资产的重复购置现象频发,无序流失问题也非常严峻。与此同时,由于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者都是内定职工,因此职业素养不高,缺乏设备的维护理念以及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概念,比如中职院校实验室教学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一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者专业素养缺乏,无法掌握教学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措施,因此教学仪器在移动、清理、擦洗、保管等过程中的损坏、事故发生频率较高。

二、完善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途径

(一)引入国有资产管理大数据信息系统

在创新战略下,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大数据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建设科学、有序的国有资产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继而对于国有资产大数据管理进行创新。

首先,中职院校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引入新型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进程进行合理调控,使国有资产管理由传统的静态化管理向大数据实时动态化进行转化,初步形成数据化、网络化、创新化以及动态化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模式。

其次,中职院校可以充分引入现代科技进行校园建设,比如引入校园数字化网络共享平台,使国有资产管理大数据信息系统和校园数字化网络共享平台相互融合。以大数据所构建起来的中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总账可以为数据管理提供了依据,便于国有资产管理者借助于校园数字化网络共享平台进行实时更新国有资产使用信息。国有资产动态信息共享模式的应用,可以使中职院校内部的系下归口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开启动态验收、统计、清查、处置、废弃等各种类型的工作程序。

最后,通过资产管理相关的大数据信息可以对于资源信息进行配置、应用、处理等措施,有效地进行数学信息的输入,达到精准化的效果,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可以而向中职院校内部的各个归口部门以及财务系统发送信息通知、管理指令、资源分配、财务交换、财产借用等信息。如某科学院系实验室的仪器匮的情形下,管理人员可以凭借着校园数字化网络共享平台发送信息,进而同其他院系建立互动交流模式,取得企业院系仪器数据,与此同时并向其他院系发布借用消息。中职院校通过信息数据所建立的信息共享、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等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向信息化方向转型的道路,使有序、科学、数字化、共享、创新等的资产管理方式成为未来发展的可能。

(二)完善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做起。

一方面中职院校应该建立明晰的责任主体制度,通过财务系统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统一管理工作,使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国有资产归口管理要落实专岗专责专人的管理制度,即通过中职院校的财务体系的构建来统一管理校内一切资产,国有资产归口管理体系可以用来管理特定体系下的国有资源,个人管投入使用的资产,把分级管理制度和专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该建立在通力合作管理的模式下,院校的财务系统统一管理,而应该协同国有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联合管理,单个系统管理要联合多个部门进行统一合作管理,使各个部门加入管理的行列。不同院系的管理系统应该设立相配套的措施和管理模式,设置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在这个基础上每个院系的国有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应当设立一个或者数个国有资产管理者,并且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者和使用者双方的任务和职责。如果因为管理环节的问题导致的资产事故,中职院校应该依照职责要求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使国有资产管理步入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提升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另一方面,中职院校的校方、院长等领导人应该与时俱进,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理念创新,在创新战略下利于于现代管理理念,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整体效益,强调国有资产资源的盘活和充分利用,杜绝重复购买、大量闲置、消耗浪费、事故损坏、无序流失等行为的发生,只要这样才可以提升中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延長资产和资源的使用寿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作为专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在创新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有资产是中职院校发展的基石,是进行人才培养、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必备条件,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当下中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所在,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从而从根源上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期间为让,中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管理程序复杂、管理环节难以一步到位的任务,因此中职院校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程序的创新,建立数据信息系统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中职院校国有资产创新管理能力,确保每一处国有资产都可以物尽其用,使国有资产可以满足现代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使中职院校资产管理体系走向创新发展的轨道,进而推动我国中职教育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志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1).

[2]周月蓉.优化资产管理,创建节约型学校[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3]宋震.浅析中职学校如何提升资产管理效益[J].学周刊,2014(25):38-39.

[4]王锡珺.完善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途径探究[J].财会学习,2018(15):184-185.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