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医院医疗资源惠民性下沉实践

2020-02-22卢晓君

科技风 2020年5期

卢晓君

摘 要:目的:探讨三级综合性医院如何有效利用自身优质资源,有效缓解乡镇群众医疗匮乏现状。方法:通过组建综合性医院专家团队,提供连续性惠民医疗服务。结果:通过“送医到村工程”的启动,每年走进全市99个行政村开展医疗义诊服务,打造了医院惠民医疗服务品牌,有效提升了医院知名度和老百姓认可度。结论:实施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强化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关键词:医疗资源;送医到村工程;惠民性

2012年5月,我院被确定为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并被列入国家卫生计生委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联系县市,为认真贯彻医改精神,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有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作为基层医院给百姓提供非盈利性卫生机构实行医疗品牌树立[1]。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通过组建流动医院专家团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运行四年取得一定效果介绍如下:

1 医院医疗资源现况

(1)医院概况。我院创办于194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医院,是扬州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大学教学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分中心。2018年住院量58228人次,全院平均开放床位数1587张,平均住院天数9.7天,床位使用率86.3%。

(2)医院拥有高级职称人员293名,博士生8名,在读博士生5名,硕士生166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8名,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设有临床专科32个,医技科室10个。血液科是省重点专科,消化科、口腔科、血液科、心胸外科、儿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外科、检验科、康复医学科为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其它专科在本地区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3)医院设备先进,配备SPECT、3.0T磁共振、256层iCT、128层螺旋CT、数字胃肠机、医用直线加速器、大型DSA、3D高清腹腔镜、乳腺X光机、心脏多普勒、体外震波碎石机、四维彩超及电子系列内窥镜、全自动生化流水线等先进医疗设备。

2 流动医院组建情况

(1)成立组织机构。2015年3月医院正式启动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领导小组,由医院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副院长和职能科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场部,市场部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并确保人员到位。

(2)硬件设施。配备一辆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常规医疗仪器设备的车辆。

(3)流动医院专家团队。此项活动涉及的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影像科、B超室、心电图室,专家团队成员均为副高以上职称,每年年初统筹安排相关科室,保证市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能有效下沉。

(4)流动医院服务目标。“送医下乡工程从2015年开始启动,‘初心是为了破解乡镇居民、村民们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并向社会承诺每周两个行政村,每年走完靖江市99个行政村,主要服务任务是宣传普及健康及医学知识,将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基层群众身边[2]。

(5)保障机制。通过选拔医疗骨干赴11個乡镇卫生院担任挂职副院长,负责组织协调与各村卫生室的联系,做好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由医院市场部负责医疗活动的日常运转,联系相关媒体对流动医院送医到村活动进行宣传,公开活动时间、地点及流程、相关专家简介,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让更多的老百姓知晓该项活动[3]。

(6)惠民事项。医院还通过流动医院大力宣传医院的惠民政策,主要有“农村孕妇优惠政策”、“白内障复明工程”、“粉红丝带”、“关爱妇女健康”活动等。

3 结果

3.1 工作业绩

流动医院自2015年启动实施以来,以下这组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工作取得的业绩:4.99.448.2634.11000.19943,它们分别是:4—这项工程已达四年之余,99—每年走完99个行政村,448—派出流动医院大巴车448次,2634—派出医务人员达2634人次,11000—走过11000公里的乡间小路,19943—义诊服务人群19943人次。

3.2 行程计划表(见下表)

4 讨论

医院的职责就是服务百姓,让群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以国家医改政策为导向,方便老百姓看病。实施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就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16字方针,满足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1 流动医院助力医院公益性下沉

流动医院以每周一次送医到村的形式,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了紧密型的医共体形成,促使村医成为三级医院覆盖乡村的前哨,保障了三级医院各项惠民措施、政策在乡村一一落地,打通了乡村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百姓看病更便捷,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基层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受到了基层老百姓的欢迎,初步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医院添活力、医改有突破”的效果。

4.2 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院市场部有针对性地制作相关健康教育处方、健康宣传画、健教宣传册,在举办活动时到带到医疗服务村进行发放,图文并茂地向老百姓宣传医学健康知识,着重从提高老百姓的自我健康意识出发,加大对农民群众自我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对农民健康的投入,真正做到“有病早发现,无病要预防”,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提高自身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有效地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4]。

4.3 有效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流动医院医务人员的规范服务,增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引导乡村医生转变服务行为,同时流动医院为乡村卫生室带去了切合农村实际的医疗设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医疗诊断能力,切实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就医需求,持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5]。

4.4 为医院品牌建设注入新内容

将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与医疗对口支援工作相互结合,积极推动了医联体建设,让基层老百姓不出乡镇就能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促进乡镇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推动形成“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了优势医疗资源共享,丰富了医院品牌。

5 小结

流动医院送医到村工程的实施,向下延伸了公立性医院的公益性,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体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实践,充分发挥了医疗卫生单位作为党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为靖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医改政策的现状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159):12-14.

[2]韦柳丝,张新花,零春晴,曾柳艳.基于GM(1,1)模型的全国中医药医疗资源与服务需求发展预测[J].卫生软科学,2019,33(09):66-70.

[3]陈政,李筱荣,赵少贞,杨立成.天津市二、三级医院眼科医疗资源及服务能力调查报告[J/OL].现代医院,1-4.

[4]陈宝华.新医改形势下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思考[N].中国人口报,2019-09-06(003).

[5]许敏,严建华,周丽萍.双下沉、促提升、惠民生、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7):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