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2020-02-22祝虹玉尚明瑞
祝虹玉 尚明瑞
摘要: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控制因素。近些年来,我国河西走廊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类活动加剧,出现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威胁到当地人群乃至动植物的正常水养供给和生态环境平衡。 文章通过分析河西地区水资源现状以及保护措施中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建设性对策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
关键词:水资源;问题;对策
一、研究区域概况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行政区辖张掖,武威,酒泉,嘉峪关,金昌等城市。该地区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为祁连山和阿尔金山脉,北至内蒙古和蒙古边境,总面积66万公顷。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不及全国1/4。由东向西伴随冷热的强烈变化以及显著的风沙蔓延,降水呈减少态势,干旱程度也逐渐加深。
该地区有58条大小河流,主要有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河流水系。上述三条河流均源自祁连山-阿尔金山北麓。黑河流域位于走廊中部,南部是祁连山北侧山麓,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部毗邻石羊河流域,西部连接疏勒河流域。河流流经范围覆盖甘、青二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万。自莺洛峡至正义峡是黑河上游,两岸地势平缓,拥有天然的光热资源,但由于处在干旱带,土地盐渍化严重,植被种类较少,多为人工绿洲。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是古丝绸之路重要位置之一。拥有发展历史悠久的农业和畜牧产业,被誉为“金张掖”。黑河中下游水流大部分汇入阿拉善盟下属额济纳旗,受风沙堆积影响干旱面积最大。
疏勒河流域是河西走廊内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全长670公里,河流发源于祁连山脉冰川,自东向西流经青海省、甘肃省、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最后汇入罗布泊。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47~63毫米,年蒸发量2897~3042毫米。年平均气温为6.9°C~8.8°C。该流域年水资源总量为11.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占10.8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占5200万立方米。流域管辖范围包括昌马,双塔和花海三个灌区。它承担着玉门市和瓜州县22个乡镇的耕地和6个国有农场的农业灌溉任务,以及甘肃省矿区工业供水,辖区生态供水,水电供应任务。
石羊河流域位于走廊东部。东南与甘肃省白银市、兰州市相连,西北与甘肃省张掖市相邻,西南毗邻青海省,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总面积416000平方公里。石羊河流域地势北低南高,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整个盆地可分为四种地貌:南部是海拔在2000~5000米之间的祁连山区。中部走廊为平原区,北部是低丘和沙漠地区。 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截止2003年,全流域总人口是226.99万,城镇化率达到32.35%,耕地面积5567万亩,人均灌溉面积占258亩。
近年来,随着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农业持续发展导致大面积土地季节性荒漠化,生态环境丧失自我修复能力,不仅制约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危及河西走廊和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党中央不得不对于该地水资源进行近一步的保护措施。
二、河西走廊水资源保护现状
为妥善利用黑河水资源、协调取水用水之间的矛盾,加强实施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工作,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使用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黑河流域管理局于2018年9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各项法律法规规定,以“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为原则,重新制定了《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办法》,通过认真地贯彻落实,黑河调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黑河流域管理局与甘肃省水利厅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协调,规划了年度调水方案,及时补充和灌溉了干流沿岸特别是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以及下游植被,近30年未进水的部分胡杨林得到有效灌溉,濒临“怪树林”危境的八道桥一带胡杨林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
同时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开展了“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大力宣传河湖“清四乱”等方面的知识、对灌区内河道、洪水沟道、骨干水利工程、驻地周边等进行了专项督查,并督促期限整治,积极监察各级河湖长部门、行业职责履行程度,逐步改善了流域內生态环境。为全面推进疏勒河流域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工作,疏勒河流域水管理局连同其干流水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并开展了试点阶段性评估会议。会议对疏勒河干流河道洪水的调查结果进行审查评估,将疏勒河干流水域及岸线划定为生态空间范围,确定了疏勒河干流三道沟段水域岸线水生态空间自然资源确权等阶段性成果,并指出下一步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继续巩固并复核典型河段历史洪水调查结果,以保证试点工作全速推进。
近年来,甘肃省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针对流域上游降水量少、河流入境水量不足的情况,加强了河道专用水渠的管理,通过及时协调调水工作,优化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对配水轮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此外,石羊河流域管理局进一步落实了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制度,严格把控地下水水位与取水总量,并严厉查处有关地下水非法取水现象。与此同时,武威市政府为推动全民节水,印发了《关于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意见》,意见遵循党中央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方针,合理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口经济协同发展的节水用水体系,以上措施对强化水资源集约利用、推进各行业节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用水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河西走廊水资源治理中的问题
(一)水体污染整治不足
沙地绿化、效率低下的大型农业灌溉、居民较低的节水意识、政府对无节制开采地下水的处罚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大量工业污水的排放问题,致使河西地区尤其是黑河流域一度成为水污染的重灾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安全遭受到严重威胁。此外疏勒河流域石油河与黑河流域山丹河的水质含大量汞、砷离子和氨氮气体,其中汞离子含量高达3.9%,可见水污染之严重,经有关部门检测,该地区水污染超标项目有14项之多,超过检测指标的60%,水污染较重,而这些过度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城乡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河道沿岸的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废水排放以及河流两岸农村化肥过多导致。
(二)水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河西走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区。每年农业用水比例占到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甚至更高,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仅占10%左右,用水结构极不合理。石羊河流域的古浪县正处于这种结构性水资源短缺的两难境地,当前武威市人均水资源不足600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十分匮乏,用水效率低下。此外,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家庭用水量增加,城市建设、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公共用水量增加,重复使用率的提高和水资源定额的减少以及工业产出的显着增加都加大了工业用水量。
(三)对河流系统的责任考核不足
当前河西走廊用水危机的紧迫性不仅仅来自年供水与取水量之间的矛盾,更表现在保护效率低下。虽然河流管理体系明确强化了评价的问责内容,如实施自下而上的责任审查制度,将“差异化绩效评价”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部分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党政领导干部的实际评估结果是否符合绩效考核标准还有待检验。
四、河西走廊水资源保护对策建议
(一)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做好源头整治
就水污染而言,需建立相应的排污净水工程,设定排污總量及纳污临界红线,合理监管各排污出口的污水量,确定水质评价指标,通过水质监测措施,分析得出河水中所含重金属离子成分及具体浓度总硬度和 PH值,以及代表水域盐碱化程度的 Cl-、 Na离子浓度,实施相应的净水优化措施,包括去除工业城市废水中的酚、汞类重金属杂质,以及农田用水中的大分子颗粒,对于水污染严重超标的工业企业号令关停,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净化有害物质在水中的残存程度。同时,政府部门要改进对工业水污染的惩治方案,通过进一步制定整治措施和奖罚制度,推动企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水污染整治行动当中。
(二)合理规划用水结构
对于生活用水,通过调控水价的经济调节手段,控制用水总量,适度提高水价,避免无形水资源消耗。大力发展水资源保护宣传工作,提升居民的节水意识,规定全民节水是一项义务; 对于农业用水则应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做好节水措施,例如改变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根据实际土地状态进行垦荒种植等活动,发展节水型农业;对于工业用水,应以市场为引导,差别定价,合理配置水资源。 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水资源现状,妥善处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协调生活,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用水结构,实现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结构性用水。
(三)加强河流管理建设
落实责任考核制,将是否根据社会经济需要,保证水资源用在最适合经济发展、节水力度大的工程项目上作为考核项目重点。确定河流管理考核标准,如:是否进行污水遏制;是否有效控制用水总量;是否在谋求城市化、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是否尽力减少水资源无形消耗,优化经济收益,协同社会进步。严格规划政府部门管理绩效体系,将水资源保护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通过一系列的监管督导和制度建设,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提高水资源保护的行政效率,从根本上改善水资源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新网.甘肃河西走廊“变暖”明显降水增多难抑干旱特征[Z].2014.
[2]石岳峰,江红,宋世霞.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分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04).
[3]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概况[Z].2017.
[4]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局.石羊河流域概况[Z].2017.
*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矛盾冲突及其协调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6XGL011。
(作者单位:祝虹玉,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尚明瑞,甘肃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尚明瑞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