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分层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建设与实践

2020-02-22王月春李献军张少芳

科技风 2020年5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安卓自媒体

王月春 李献军 张少芳

摘 要:当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种自媒体平台不断出现,职业教育需要紧密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满足实际需要的人才。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按照岗位分层、因材施教的要求,深入分析了不同层次的岗位素质模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了移动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移动互联;安卓;自媒体

移动应用开发(610212)专业自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业建设目录以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密切跟踪移动互联技术发展方向,在原有软件类专业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移动互联与自媒体运营方向)专业,实施了基于岗位分层的移动应用开发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与此相适应,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名目繁多,各类APP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微信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社交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颇为重要。

(一)智能手机普及率显著提高

移动互联技术近几年发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各行业的高度关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4亿部[1],远远超过了PC机的出货量,智能手机取代传统PC的趋势日趋明显。国内用户在电子商务、休闲娱乐、信息获取、沟通交流等领域智能手机使用率达到83.4%,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的趋势愈加明显。

(二)自媒体受到广泛关注

截止2016年,微信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9亿,其中活跃用户已达到5.5亿人,18-36岁用户占比86.2%。在活跃用户中,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在关注内容方面,291%的用户关注了自媒体,25.4%的用户关注了认证媒体;微信公众号方面,80%的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和媒体公众号关注比例达到73.4%。

(三)移动应用开发岗位需求情况

据智联招聘网站数据统计,人才市场上对Android开发工程师的需求量巨大,超过83%的雇主企业表示有相关的需求;微信开发尤其以微信公众号开发缺口巨大;微信企业公众号用户数已达到1000万;95%的企业都在做微信运营工作,仅微信运营工作岗位就有1400万之多,但是相应的专业化人才及其缺乏。

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岗位分层设计

移动应用开发类岗位涉及很多个层面,移动开发技术也有很多个方向,如Android开发、ios开发、微信开发等,在不同方向上都有大量的人才需求。面对高职院校不同学生群体,按照因材施教的理念,规划设计了移动应用开发岗位、微信开发岗位、自媒体运营岗位等三个岗位层次,以便于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规划职业生涯发展。

(一)移动应用开发岗位

这类岗位层次定位于Android开发,针对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岗位,在各行业企业都有巨大的人才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移动开发软件工程师。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企业需求,移动应用开发岗位岗位在技能方面要具备JAVA、安卓开发、html5等技能,在基本素质方面需要培养团队协作、工程文档撰写、良好的沟通交流等,在知识要求方面应具备html+css、数据库基础、网络基础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

(二)微信开发岗位

这类岗位层次定位于微信公众号的接口开发,针对各行业企业在微信应用方面进行接口设计、开发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接口开发与运维。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企业需求,微信开发岗位岗位在技能要具备微信公众号申请、微信开发技能、微信运营等技能,在基本素质方面需要培养团队协作、工程文档撰写、良好的沟通交流等,在知识要求方面应具备html+css、数据库基础、网络基础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

(三)自媒体运营岗位

这类岗位层次定位于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运营,针对各行业企业宣传、推广、公众服务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微信公众号(订阅号)运营。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企业需求,自媒体运营岗位岗位在技能要具备微信运营、数据分析、网站云欢迎等技能,在基本素质方面需要培养沟通交流、职场礼仪、文案策划等素质,在知识要求方面应具备数据信息安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

三、移动应用开发岗位素质模型

在本专业岗位分层设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每一类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详细分解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据此研究技能、知识、素养三个方面的需求,并規划人才培养方案。

以移动应用开发岗位为例,划分了5个典型的职业活动[2],17个岗位工作任务,针对每一个岗位工作任务,从技能、知识、素养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设计。如移动应用开发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包括项目技术咨询、项目需求技术定义、产品阶段性模块开发、阶段测试以及验收交付等,而每一个典型职业活动根据移动应用开发的流程,有划分为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如产品阶段性模块开发职业活动中,有划分为交互实现、流程实现、功能实现以及注释文档撰写等岗位工作任务,这样的基于工作流程的设计使得每一类岗位都具有很明晰的岗位任务要求,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相应的,每一个岗位工作任务,因为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不同,所需要的综合职业素业能力也需要进行明确设计,据此规划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如产品阶段性模块开发的交互实现任务,从技能上需要熟练使用相关工具进行Android开发,使用html/CSS开发,进行界面搭建,以及使用版本管理软件进行版本管理等;知识方面需要掌握网络基本原理、移动开发基本原理、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响应式函数编写等;而在素养方面则需要具备良好的共同技巧、团队合作精神等。

四、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深入分析,设计了基于岗位分层的人才培养方案。期中,针对各不同学习阶段,依据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设置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和实践项目,力争在移动应用开发岗位、微信开发岗位、自媒体运营岗位三个条线上训练实战技能,达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目的,真正实现课堂项目与岗位需要的对接。

基于岗位分层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将主要课程划分为基本知识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岗位技能模块、实战模块等几个部分,并具体落实到每个学期。如专业素养模块内容涉及数据分析素养、工程文档素养、数据安全素养等内容;岗位技能模块主要涵盖了移动开发技能、微信开发技能、自媒体运营技能等;实战模块主要涉及了移动工作室项目、微信项目、部门微信公众号运营实战等内容。

五、结论与探讨

基于岗位分层教学是职业院校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方法,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倡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一种途径。尤其是面对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行业细分的趋势,必然会使得职业院校教育趋于专业与岗位对接、与岗位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对接,这就要求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深入分析岗位需求,进而明确岗位技能素质知识需要,开展面向岗位的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报告称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14亿部[OL].2016-02-19.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2-19/7765223.shtml.

[2]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移动商务专业建设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14-15.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安卓自媒体
让iPhone变安卓,这是真的野
文物表情包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移动互联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与探索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