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0-02-22胡志全

江西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粳稻种业天津市

丁 毅 胡志全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天津 300304)

1 背景

天津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态条件,使得该地区适宜生产优质稻米,小站稻享誉国内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在水资源短缺的限制下,天津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下滑。近年来,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种植技术提升等因素的促进下,全市水稻面积呈恢复性增长,2018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9.85万亩[1]。为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天津市政府出台了一些系列政策,编制了天津小站稻振兴规划方案,以“精品、绿色、品牌”为发展思路,计划202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2022年达100万亩,天津水稻产业发展迎来新高潮[2]。笔者将从天津市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天津水稻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 现状

2.1 科研实力

天津市拥有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水稻原种场等众多国家级研发示范平台,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天津市的杂交粳稻育种技术、天津水稻旱种、水稻旱育稀植、水稻节水栽培、水稻基质育秧均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优质杂交粳稻天隆优619打破了杂交粳稻不优质的技术瓶颈,适应性之广更是国内外领域内之首。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覆盖面积及育秧模式研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天津农科院作物所最新育出的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品种,为天津大面积发展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解决了关键问题,为本市大幅度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提供给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2 种植面积及主栽品种

2018年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59.85万亩,主要分布于宝坻区、宁河区、西青区、津南区等地,其中宝坻区水稻种植面积约40万亩,占天津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成为天津优质稻谷的主产基地[3]。津南区作为小站稻的发源地,2017年水稻种植面积已经恢复到2.3万亩,2018年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作为后起之秀的西青区,先后引进了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先探索实践了小站稻全产业链路径,单一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3万亩左右。天津市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为津育粳18和津原89,均是高产型的水稻品种,占天津市水稻年种植面积的70%左右。国标1级米天隆优619、优质稻津原E28和津稻179种植面积较小。总体来说,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小,不足全国粳稻种植面积的1‰,以高产型品种为主导。

2.3 种业与种植现状

天津市虽然水稻种植面积较小,但种业实力较强,种子产能不仅可实现自给自足,还有一半以上供给天津市以外地区生产使用,已成为当前北方稻区面积最大的粳稻种子生产基地。规模以上的种业企业有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育、繁、推于一体,综合实力在杂交粳稻领域居于国内前列。种植端目前以农户小面积种植为主,多数采取传统的农耕栽培方式,近两年随着中化农业现代有限公司落户天津,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也逐步形成气候。此外,稻蟹共生等立体种养模式也很受农户青睐。

2.4 米业与品牌打造现状

天津市大米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从几百吨到几万吨不等,加工企业多呈“小、散、低”现状,米业企业收储加工和营销能力不足以消化本市生产的稻谷。近年来,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天津)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米业在天津建厂,为天津市的水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商机。天津市拥有享誉度较高的品牌“小站稻”。“小站稻”也是全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域性证明商标。随着天津“小站稻”商标的核准,“小站稻”三个字身价倍增,品牌溢价率明显。

3 存在问题

3.1 主栽品种与市场需求偏离,种植利润低,稻谷出口成问题

随着人们对主食稻米由数量型向品质食味型转变的需求,东北大米、吉林大米等优质米代表品牌常年占据大米市场主要份额。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重点发展优质稻米。但目前天津市水稻主栽品种依旧是高产型占主导,稻谷品质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稻米的营养、口感的需要,导致种植端与消费需求脱节,稻谷普遍滞销。

3.2 种业公司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难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效应

市场化是种业良性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积极性的必定方向。我国种业龙头企业较之国外差距较大,天津市规模以上种业企业较之国内其他省份的大型种业公司也有一定差距,整体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加上农业投入大,科研周期长,销售模式特殊,导致种业公司发展负重大,建立健全的营销及技术服务体系需要一定的时间,现有种业企业规模难以形成良好的龙头企业市场带动效应。

3.4 米业品牌管理不力,假冒伪劣现象严重,知名品牌形象受损

近几年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维持在30万亩左右,而每年以“天津小站稻”名义销售的大米数量远远超过30万亩稻田产量,假冒现象普遍。加之天津小站稻作为区域公共品牌,管理松散,门槛低,生产企业从规模、设备到加工技术,良莠不齐,严重损害了小站稻的品牌形象。

4 发展方向

4.1 发展优质米产业,提升稻米产业链整体利润。

我国五常大米位列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大米类第一名,品牌价值达670亿元,成为全国最值钱的大米[4]。2018年以来,天津市政府组织了“天津小站稻推介会”等系列小站稻品牌打造活动,出台了系列支持小站稻产业发展政策,为天津市的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营商环境。天津市已经储备了天隆优619、U99等优质米品种,建议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种植户参与,米厂配合,借助小站稻品牌溢价,集体下好优质米产业这盘棋,提升各个环节效益,让消费者吃上好大米,让产业链各个环节参与者提升效益。

4.2 推广机械化的节水栽培模式,实现节水、节本、高效生产

天津市可利用耕地面积局限,属于缺水型城市,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高,部分土地流转费用高,稻谷收购价未达到种植户的预期。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因此,探索一条节水、节工、节成本的产业之路,是天津市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通过直播品种和技术的推广,结合滴灌技术、农机智能化、农业智能化,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小站稻轻简、节水、节本、增效等种植模式的升级。

4.3 走全产业链闭环运行模式,确保优质米产业良性、持续发展

要保证大米产品质量,保护品牌信誉,育种、种子生产、种植、收储加工和营销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缺一不可。我国稻谷收储普遍存在新陈粮、多品种混杂的问题,五常大米就因为真假问题品牌信誉受损严重,建议走育种、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闭环运行模式,保障优质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由政府搭建平台、科学家提供品种和技术、农民参与、龙头企业主导,通过统一种源、统一种植、统一收储、统一加工、统一营销,实现全程质量可追溯,保障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5]。

猜你喜欢

粳稻种业天津市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有趣的云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