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序渐进,提升随文识字教学有效性

2020-02-22董承英

语文天地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生字写字识字

董承英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就曾经指出:“小学阶段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快速识字、大量识字。”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的文本和素材,都应该是学生进行识字的载体,但纵观当下的识字教学,存在三种严重的缺失:目标不够精准,教学重点偏颇,教学失去了方向;层次混乱,识字与写字混淆,教学失去了定位;方法不准,简单生硬,教学失去了效果。鉴于此,笔者以为要充分利用文本内容的具体语境,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升识字的整体效果。

一、把握学情,基于认知特点推进识字教学

1.有效分散,缓冲识字任务

与传统教材中的文本相比,统编版低年级中的课文篇幅都相对较长,识字量的任务也相对加大,学生面对的识字压力较大。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内在的认知特点,建构朗读的教学主线,将识字教学寄托于朗读之中,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夯实教学思路,充分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更好地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以统编版低年级中《四季》一文为例,教师不宜将所有的识字任务都集中第一课时,而要根据具体教学板块的不同,将任务设置分解到不同的过程中去。其中,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以整体性视角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并相机关注文本的主要内容,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并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第一、二自然段中,重点教学这两个自然段中的生字,通过课文的反复朗读,达成巩固识字的整体效益,感受春天的温暖和夏天的热情;第二课时则可以聚焦于秋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的语段,在随文识字中解决后续的生字,并利用全文的内容和情景,对课文中所有的生字都进行实践和探究,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将识字、阅读和文本的感知融为一体,并有机地分散在不同的课时之中,从而降低识字的整体难度。

2.从繁到简,强化融通归类

汉字数量众多,统编版教材在低年级课文中所规定的识字量也相对较大,如果逐个地教学,不仅任务繁重,而且会打击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归纳生字的共同点,把握其中这些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对其进行归类。

比如,统编版中《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中的生字,都是一系列的动词,如“抱、捧、扔、扛”等,学生在整体认知的过程中进行发现和体悟,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些生字都是提手旁,都与“手”相关;其中“抱”“捧”这两个生字,还是典型的形声字。这一课中的生字具有鲜明的共同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进行联系和思考,教师要提升学生内在的言语实践和梳理,在积极分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内在的门类,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地生长。

二、聚焦联系,基于内在规律推进识字教学

1.梳理联系,促进读写融通

识字和写字都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是写字的基础,写字又是识字的推手。学生只有精准的把握生字的音形义,才能更好地写好生字。因此,教材中所有的三会字,教师要遵循从难到易的原则,将识字与写字融通起来,提升生字的教学效果。

比如,统编版教材《树和喜鹊》中的“招、呼”这两个生字就是典型的三会字,教师要组织学生正确朗读两个生字的读音,并让学生认识到“呼”单独发音是第一声,但组合成为词语时,就应该发轻声,在感知变化中体悟汉字读音变化之后形成的乐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和情境,组织学生扮演打招呼的过程,并结合字形,让学生懂得打招呼不仅要用手,同时也需要用“口”来说话。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从字形入手,着力指导学生进行写字练习。比如,这两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其中都“口”的部件由于其处于汉字中位置的不同点,所以呈现出来的形态也是不同的,比如“招”字中的“口”位于右下角,就应该写得扁方,而“呼”字中的“口”左侧,就应该写得狭长。

对于生字书写的指导,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形特点,而是将其与生字的音形义等进行融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识字能力地有效发展。

2.把握联系,借助导学系统

统编版教材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学习资源和内容,编者们从自身的编著用意入手,设置了多维化、丰富化的导学系统。在低年级教材中,“阅读小泡泡”就是其中典型的体现,编者借助于这种形象化的方式给学生的阅读、识字支招,更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还以统编版教材中《树和喜鹊》为例,生字“单”在课文中的词语是“孤单”,如果仅仅就是查阅工具书,直接获取精准但对于学生来说显得生硬的答案,其价值并不大。教材通过小泡泡提示学生:“阅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就能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很显然,编者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有关于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归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提炼出课文语段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等内容,想象这样的画面,利用学生原始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展现出“孤单”的画面,从而解决课文中的意思。

三、对话教材,基于编者意图推进识字教学

1.把握联系,构建识字方法体系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地不断丰富,他们所经历的识字方法也越来越多,有的借助直观图片识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时,就不应该固定某一种具体的识字方法进行体悟,而需要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考量。教师要在把握编者设置用意的基础上,丰富了学生识字方法可选择的余地。

比如,《树和喜鹊》一文中,着重训练学生联系具体的内容理解文本的方法;《大禹治水》一文中巩固训练了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大意的方法,同时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稠”“稀”的意思……如此一来,在学习生字时,教师将多篇文章进行巧妙地勾连和融通,形成一系列的学习群和逻辑体系,在不断的渗透、强化、巩固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方法,提升识字能力。

2.关注习题,推动学练和谐并进

统编版教材中课后习题的设置不仅体现了文本特点,揭示了学段目标,更体现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要敏锐地关注课后习题中训练和巩固价值,对学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统编版教材中《千人糕》中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就设置了紧扣生字扩词的练习,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充分运用,比如夏天你最喜欢吃什么东西?过生日时,都需要吃什么?从而相机揭示出“雪糕”和“蛋糕”这两个生词,将学生学习过的抽象生字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进行联系,并在后续的训练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性组词,让学生在识字之后就进行巧妙地练习,以达成巩固的妙用,在相辅相成的状态中提升了学生识字的整体能力。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以识字与写字为主体,教师要善于总结当下识字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和助学系统,更好地推动学生识字能力地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生字写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