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资源匹配性整合方法探究

2020-02-22楚晓真

语文天地 2020年24期
关键词:群文文体课外

楚晓真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设计,教师在群文资源整合时常常会在本单元之中进行,这样的设计带有一定局限性。教师需要有接轨和拓宽意识,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为群文阅读资源整合创造更多途径和方法,不仅能够丰富群文阅读资源,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学习习惯。

一、围绕主题选择文本

围绕主题选择文本,教师不妨针对本单元内容,或者是其他相似主题单元的内容展开搜集整合。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相关文本进行匹配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素材。

1.课内匹配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以主题单元形式呈现文本,教师以单元为群体构建原则展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这是最为基本的教学操作。每一个单元都有几篇课文组成,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选择,可以组成两篇群文进行对比阅读,也可以是三篇展开综合性阅读,或者是分项式阅读,解决一些阅读类问题。在文本匹配设计时,教师需要对相关文本展开深入研读,找到群文链接点,为学生带来适宜阅读提示,确保群文阅读顺利展开,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之中形成关联性认知。

2.课外搜集

群文阅读需要更多资源支持,教师需要有拓宽意识,从课内向课外延展,这样才能为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更多素材选择。教师利用多种渠道搜集课外阅读文本信息,与课内文本组成群文阅读单位,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丰富阅读素材。学生对课外阅读文本有特殊阅读兴趣,内外结合能够形成全新阅读感受,学生从群文阅读中获得多元化认知。

【案例】群文文本选择需要关注学生阅读实际,唯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匹配设计,教师在具体操作中,要占有充分的学情信息。例如,教学小学第十一册语文《景阳冈》,这是《水浒传》中的节选片段,其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教师在群文阅读文本匹配时,并没有直接选择本单元的“草船借箭”和“猴王出世”,而是在课外挑选了《水浒传》中的另外一个故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本中有打斗情节,与武松打虎形成更多呼应。学生对这个故事有浓厚阅读兴趣,而且都属于《水浒传》中的人物,自然形成对比阅读。

教师为学生匹配了同一部名著中的故事,而且有更多阅读对比点,其适合度是比较高的。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更多阅读期待,自然建立群文阅读关联基础。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鲁智深打死镇关西更是为民除害,其主题有更多趋同性,将这两篇文本集中在一起展开群文阅读,教师教学设计更为顺畅,学生参与阅读学习主动性更高。

二、根据结构筛选文本

根据文本结构特点展开群文阅读,教师要观照整本书进行操作,也可以跨学科展开整合,为学生带来个性阅读契机,这对丰富学习阅读认知有更多促进作用。

1.学科筛选

群文阅读素材整合时,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展开设计,让学生在文本整合之中形成阅读认知基础,根据文本结构特点展开筛选操作,学生感知更为特别,其阅读教学呈现个性特征。文本构建形式呈现相似性,以此作为群文阅读起点,学生从文本结构角度展开对比思考和分析,可以有效拓宽学生阅读感知维度。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课文都比较熟悉,教师不妨进行纵向搜集,让学生提供一些线索,确保群文阅读素材搜集顺利展开。

2.跨科整合

群文阅读素材整合操作中,教师需要有跨学科意识,在群文材料搜集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学科的文本内容,只要在结构上有更多贴合性,选择什么学科的内容,都是可取的。教师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展开信息搜集,大多属于跨学科操作。

【案例】在教学《手指》这篇课文时,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对文本结构形式有了更清晰认识,为形成群文匹配设计,教师进行了跨界操作,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纳入了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手指》文本,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对“总分总”结构形式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声《五官争功》,要求学生对照《手指》相关结构,体会其结构形成思路。在播放相声时,学生都能积极倾听,并在笑声中展开对比阅读,对“总分总”文本结构形式有更深入的理解。为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课本剧创编任务:模仿《五官争功》的写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手指》改编成群口相声,将脚本提交到班级参与评选活动。学生听说要创编相声,自然都兴奋起来,课堂研读气氛浓重起来。

教师为学生选择了相声作为群文阅读材料,这是典型的跨学科操作,却给学生带来更多感官冲击。学生都能够快速给出回应,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的,将学生带入预想的学习情境之中。

三、针对文体匹配文本

针对文体展开匹配操作,教师需要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角度展开调度,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接受群文文本内容。如果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课外群文素材内容。

1.教师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本,大多以散文、诗歌、童话、故事为主,其他体裁内容比较少见。在群文阅读素材集合时,教师不妨从文体特征方向展开操作,让学生针对同一体裁文本展开阅读学习,不仅能够强化学生文体意识,还能够增加语文知识积累。教师不能给学生讲述文体专业概念,但要给学生做出明确的引导,让学生自然形成文体认知。

2.学生助学

搜集整合群文素材,大多要靠教师来操作,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不妨为学生提供群文素材搜集任务,让学生参与到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之中来。教师不妨给学生提供信息搜集任务,让学生在搜集整合过程中建立个性阅读认知基础。

【案例】《刷子李》是典型的叙事性散文,主要对刷子李这个中心人物进行重点塑造,文本围绕人物选择事例来写,学生对这样的体裁是比较熟悉的。为让学生能够形成文体认知,教师让学生课外运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适合的材料。学生积极响应,很快就有信息回馈,很快学生都推荐了《泥人张》这篇散文。《泥人张》与《刷子李》都属于冯骥才的散文,文体和写法都有趋同之处,非常适合展开群文阅读学习。教师将两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设计:认真阅读两篇散文,找出其异同点,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在搜集群文文本时,对《泥人张》有了一定阅读经历,自然会快速融入课堂,学生交互热情极高,很快就形成阅读共识。

教师要求学生参与群文素材的搜集整合工作,给学生创造难得学习体验机会。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会接收更多信息素材,在多重对比筛选过程中,自然建立阅读认知。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丰富资源支持,教师在具体设计和调度时,不妨从文本主题、文本结构、文本文体等方向展开思考,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师到学生、从语文到其他学科,都能够为群文阅读带来资源支持。教师创新搜集整合设计,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阅读体验,以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形成崭新阅读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群文文体课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满课外班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群文活动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