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汉字文化联姻,激活“智趣”识字
2020-02-22施露露
施露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识字的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汉字文化,加强对汉字的人文性和字理性的分析,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音、形、义的文化奥秘,从而深化对汉字的认识,培养识字的兴趣,提升识字的教学成效。依托汉字文化,激活 “智趣”识字课堂是一条应然之路。
一、追溯造字方法,意蕴识字
1.画一画,体会象形字的形象性
象形字是对事物的外部进行描绘而形成的文字,大都以独体字为主。根据这类字生动活泼的特点组织教学。首先我们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将象形字的原型用图画画出来。其次,以形释义,就是用刚刚画的图画来解释这个字的含义。最后,我们要告诉学生这个字背后所蕴含的远古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中,可以这样教学: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教师请一学生上台指一指身体的某一部分,让其他同学说说这是什么,并相应出示生字:目 耳 口 手 足。教师带领学生把这5个生字读准确,将字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把抽象转换为具体,为初步感受象形字的造字方式做基础。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组织学生,挑选其中一个字,画画生活中的样子。然后让学生比一比,说说所画的图和相应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好比“目”,许多学生会画成这样子。将图片竖立起来,就很容易发现相似之处:目字的外边轮廓像眼眶,里面的两横像眼珠;再好比“口”,大部分学生这样画:。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原来“口”就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嘴角上扬的样子而创造出来的字。最后出示象形字和现在汉字让学生连一连。利用1-2个汉字初步体会象形字的造字方式后,让学生根据这一特点把本课中的其他象形字生字和所出示的甲骨文相连。这样让学生体会到认识汉字的乐趣,大大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和记忆。
2.想一想,感悟指事字的抽象性
指事字是用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某些符号造出来的字。根据指事字的特点,我们主要采用文字比较法和符号联想法来展开教学。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秋天》中有“个”这个字。抓住“个”这个量词,让学生说说课文中说一个什么?当学生找到文中“一个字”这个词时,再追问还可以说一个什么? 有学生说道“一个人”时,让学生比较“人”和“个”的区别,自由说这一竖代表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后,教师即可总结,“个”可以做量词,“个”中间的一竖表示站着的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小物件。
3.拆一拆,感受会意字的表义性
会意字是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成一个新的字,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会意字主要分成“以形会意”和“以义会意”两种,根据会意字的特点,结合传统文化的背景,科学地拆分字的各个部分,将各个部分所表达的意识进行串联。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拆一拆、演一演、编一编等趣味性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启发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体会汉字本身所承载的民族思维与文化。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夜色》这篇课文中,依托文本,根据会意字“看”可以用演一演、拆一拆、编一编的方式这样设计教学片段:第一步,让学生说说爸爸牵着孩子的小手在夜色中走啊走啊,看到了什么?第二步,演一演看远处景色时的动作,说一说在表演看远景时,手放在了那里?第三步,拆分“看”字,“看”字由“手”“目”组成。将动作和“看”字关联,追问学生如何记住“看”字。第四步,教师总结,领着学生边说儿歌“手放眼上,看看看”,边做动作。让孩子根据部件拆分法,参与编儿歌、识汉字的环节,加强了字形、字义的识记,更拓宽了识字思维。
4.比一比,领略形声字的延伸性
形声字是用表示字义的部件加上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的新的字,是现代汉字中最多的一类字统编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4《猜字谜二》就是利用这一方法安排教材;我们还可以使用归类法,把具有相同义符或相同声符的字归类,举一反三进行识字教学。例如,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五《动物儿歌》中有些许多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的汉字,如“蜻”“蝴”“蝶”“蜓”等都是“虫”字旁,它们都和昆虫有关。
二、运用信息技术,趣味识字
1.运用语音媒体,发现汉字的音之美
字音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在教学中运用语音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读音,对汉字产生直观的感受的同时,让学生发现汉字的韵律美。在许多古诗教学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环节,找一找韵脚,例如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静夜思》,就是通过“ɑnɡ”这个音,通过反复强调的音律表达思乡情绪,通过汉字所呈现的声音回环产生韵律美。
许多经典诗文,都会被人们利用语音媒体进行演绎、欣赏、保存。学生通过倾听、诵读,进一步直观感受到汉字文化所展现的魅力,从而产生亲近汉字的愿望。
2.运用动画媒体,探寻汉字的形之美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教学中,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一个汉字由实物到象形字到各种古代的字体,最后再到简体字这一从古至今不断演变、流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中的舞字,先将各个时期的“舞”呈现出来:。运用动画媒体,学生一目了然地就明白了“舞”就是一个人拿着舞蹈工具,张着手,表演各种姿势。
这些有趣的变化的画面,能最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调动各种感官来参与整个识字教学中来,把握字形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之美。
3.运用图片媒体,领悟汉字的意之美
汉字的构造一般与汉字的某种意义是有关联的,在教学中抓住汉字所表达的含义,配上适当的甲骨文图片,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三、开发活动课程,主动识字
1.汉字文化课程,让识字更系统
在一二年级开设系统的“低年级汉字文化班级课程”,课程主要分成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故事、汉字的美(书法)、趣味识字等几个重要板块。这一课程是对教材的一个有机的补充和适当拓展,它着眼于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趣味性更加浓厚,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汉字中中华传统文化。
2.汉字文化活动,让识字更生活
开展“寻根”、“名字的由来”、“汉字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汉字文化活动。每一个学生的姓氏中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通过看书,查资料等开展“寻根”活动来了解自己姓氏的文化,从而了解这其中的汉字文化。学生的名字都有一定的特殊含义或寄予的美好的期望,在“名字的由来”活动中请同学回家向父母了解后,来班上讲一讲,和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在“汉字文化节”活动中设置诸如讲汉字故事、猜字谜、识字小达人、我会写一写、书法达人等板块。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学生、家长与汉字的关系,加深对汉字的内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