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古筝小史
2020-02-22文/高亮
文/高 亮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根据记载,在春秋晚期就已经广泛流传,至今已然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历史久远,今日我们常称其为“古筝”。
山东地区的筝乐历史记载,可追朔到《史记·苏秦列传》中所载之“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汉魏时期曹植在其郓城王封地时即曾写到“弹筝奋逸响,新生妙如神”;其后,南朝宋至明代、清代皆有山东地区弹筝的记载。筝在齐鲁大地上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音乐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没有乐谱流传下来,所以,古代筝曲什么样不得而知。直至清末才有少量的文字谱记录。因此,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完整领略古代筝乐的风采。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山东筝派,兴起形成于清末,鲁西南有着“郓鄄古筝之乡”之美称。“城内处处都有瑟,城外村村都有筝”的菏泽地区,郓城、鄄城一带,还有鲁西、聊城地区,特别是菏泽地区,至今流传甚广。山东筝以它独特的演奏形式、丰富的曲目、鲜明的音乐特征、刚劲内在的音乐气质,在全国古筝众多流派中占有重要位置,深得人们喜爱。
一、山东筝派的源起与沿革
传说山东筝派的“祖师爷”是清朝时的一位道士,名字已不可考,此人曾经担任宫廷乐师,后将筝艺传授给了王乐涌,王乐涌又传给了住在郓城与鄄城交界黎同庄的黎邦荣。他是山东筝派谱系中,能够上溯的最早一位可以明确的人物。清末民初,黎邦荣在原有筝曲的基础上,融入了山东本地民间说唱音乐的元素,使他的筝曲富于山东民间音乐特色,在这一地区逐渐流传开来,如《汉宫秋月》《美女思乡》《高山流水》等。黎邦荣将他的筝艺传授给了黎连俊、张为台、张念胜、黄怀德等人,山东筝开始逐渐走向繁荣。
在新中国以前,广大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不高、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包括黎邦荣、黎连俊等人在内的广大民间艺人,在相当的时期内,演奏技艺也是其谋生和改善生活条件的一门重要手艺。他们大都精通不止一种乐器;如黎连俊除筝以外在早年学习过扬琴、琵琶等乐器、“丝弦圣手”王殿玉以其创造的擂琴著名,但也精通筝技;他们中的大部分也擅长山东的地方曲艺、戏曲,如山东琴书、二夹弦、梆子戏等。
山东筝是这些曲艺形式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山东筝也是山东传统器乐合奏中的乐器之一,与琵琶、扬琴等乐器共同组成重奏形式,并流传有多部套曲。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山东筝家,如前文所述的黎连俊、王殿玉等和樊西雨、赵玉斋、高自成、韩庭贵等。随着社会形势和交通方式的变迁,这些山东筝人开始走出山东,将这一技艺在全国范围内发扬光大,如这一时期赵玉斋就曾随王殿玉到各地演出,历遍京、津、宁、沪等当时的大城市,客观上促进了山东筝艺在当时那样一个中西碰撞、局势动荡的年代里的传播,增加了与其他流派乃至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也使得山东筝乐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地知名的筝家大都进入音乐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由民间艺人转型成为表演艺术家和专业教授,如河南的曹正入东北音专(即今沈阳音乐学院)、山东的高自成先入总政歌舞团代课中央音乐学院后转西安音专,河南筝派曹东扶先入中央音乐学院、后转入四川音专,山东的韩庭贵入山东艺术学院等。这些举措不但使得筝人们的社会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条件也有了保障,为各派筝艺的传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同时山东筝开始在山东以外的地区成规模地传承。
1950年,山东筝家张鹤鸣到东北鲁艺教授山东民间音乐、山东筝,1953年,经由曹正举荐,沈阳音乐学院聘请赵玉斋执教于民乐系古筝、擂琴专业。随即赵登山跟随赵玉斋继续深造。这标志着齐鲁大板在关东大地开始传承,后赵登山入吉林省歌舞团工作,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山东筝在东北地区的影响与传承范围。
在东北地区,经过赵玉斋等人的不懈努力,山东筝在此传承、发展。素以筝技精湛著称的赵玉斋先生在沈阳音乐学院执教其间,在继承鲁筝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融合新技法、反映新内容的作品,如融合钢琴和弦概念的《四段锦》、大量使用双手弹筝技法的《庆丰年》等,尤其《庆丰年》是解放左手和双手技巧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作品;同时也是在赵玉斋的建议下,沈阳音乐学院1957年试制成功了21弦的现代筝,由此全国多地筝友来沈阳音乐学院进修学习;赵先生对大量传统工尺谱进行译谱,对传统套曲结构进行记录,同时发表了《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_第一大套曲概说》等多篇文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山东筝家出版了山东筝曲集,推动了山东筝派的流传。如赵玉斋编辑整理的《筝曲选集》《古筝曲集》,高自成编辑整理的《山东筝曲集》,韩庭贵整理修订的《鲁筝曲集》等等。时至今日,在他们身后依然有着众多他们的传人在为鲁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继续不断的努力着。
二、山东筝的风格特征
在长期的流传中,山东筝在继承原有传统曲目的同时广泛地吸收山东当地各种民间曲艺、戏曲音乐元素,不断丰富曲目和技巧,形成其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山东筝乐在苍劲有力的同时又刚柔并济,委婉细腻,音韵浓郁又大方脱俗,如同山东人一样的憨厚淳朴、热情爽朗。
山东筝派的基本传统技法是右弹左按、弹按结合、双手并重,以韵补声、声韵相称。通过“虚、实、点、空,吟、揉、滑、按”等技巧的不同组合变化,表现出山东筝乐独有的韵味。赵玉斋、高自成著名的右手“快速劈托”、“小摇”,是山东筝派特色技法,通过右手拇指小关节的灵活运动来演奏密集的颗粒感极强的音型,与河南乃至陕西等其他流派的“大摇”相比,独具特色,山东筝乐的独特魅力在这种技法的助力下更加突出;同样,右手以花指奏法在传统演奏中使用得多且占一定的时值,左手按弦做韵的独特幅度与频率等也是山东筝派特征音色的形成因素。
独具特色的山东筝曲经常也称为“齐鲁大板”,其原因在于山东筝是山东琴书伴奏和传统合奏套曲的主要乐器,所以一部分筝曲是由琴书音乐演变而来,称为“小板筝曲”。而从传统套曲中抽出单独演奏,因在“老八板”主要基础上演化而来,被称之为“大板筝曲”。
体现以上技法和结构特征的山东筝曲的代表性曲目主要有:《凤翔歌》《上河调》《天下同》《降香牌》《汉宫秋月》《鸿雁捎书》《高山流水》等等。
三、齐鲁筝人志略
黎连俊
郓城县黎同庄人,山东筝派名家。筝乐世家出身,少时随父学扬琴、随伯父黎邦荣习筝和琵琶等乐器,筝艺精湛,风格典雅、刚柔并济。同时他还保存了相当一部分山东筝派的传统工尺谱,如《汉宫秋月》《美女思乡》《莺啭黄鹂》等。筝艺有成后常与他人交流,并精心授徒、提携后进,赵玉斋、高自成等人均曾受其指教,是鲁筝一派得以发扬的重要代表性人物。
王殿玉
盲人器乐艺术家、擂琴艺术创始人、山东筝派代表人物。清末出生于山东郓城,少年失明,随于光文学坠琴、琴书、同时随石登岩习筝、二夹弦。民国时期以自创擂琴著名,游历演出于国内各地,获得盛誉“丝弦圣手”。他兼擅古筝,曾指导教授出张为沼、赵玉斋、高自成、韩庭贵等一批古筝名家,是山东筝派传承中的重要人物,对山东筝乐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赵玉斋
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筝王”。早年随王登海、王尔敬学习二夹弦、山东琴书等曲艺和坠胡、二弦等乐器,后随黎连俊、樊西雨学习古筝,又师从王殿玉学习古筝、擂琴,技艺精湛,其拇指小关节灵活的“小摇”技法令人叹为观止、可称一绝。出师后又曾走访西南名家学习南派技巧。1953年,经由曹正先生举荐,就职于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古筝、擂琴专业。在广泛接触其他类型尤其是西方音乐后,开始对古筝演奏和创作进行革新。赵玉斋将钢琴的和弦理念引入筝曲之中,编创了《四段锦》,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以山东古筝风格为基础、大量使用双手弹奏技术的里程碑式作品《庆丰年》,打开古筝演奏与创作新纪元的大门,开创了双手弹筝的新篇章。同时赵玉斋还为传承传统音乐做出大量贡献:将二百多首传统口传心授的古筝和擂琴曲目记录整理出来、整理出老八板十大套曲中的三部总谱等等。赵玉斋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高自成
高自成,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早年随祖父高广思、叔父高继贤习筝,后师从张为昭、王殿玉,筝技进步迅速。后更遍访当地名家如张为台、黄怀德、张念胜、黎连俊等、博采众长,逐渐形成其技法中极具特色的大指小关节快速劈托技法。总体技法全面、精湛。建国以来曾先后执教与中央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培养出不少筝乐人才。其在继承山东筝艺精髓同时有所创新,改编筝曲《凤翔歌变奏》《天下同变奏》等,整理出版了《山东筝曲集》,为山东筝乐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韩庭贵
韩庭贵,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生于山东菏泽的一个古筝世家,幼时随父学习古筝和山东琴书,得家中真传,后随张为昭系统学习山东流派曲目,二十三时跟随王殿玉继续深造。其兼学多师、博采众长,技巧精湛、曲目丰富。曾改编《凤翔歌》《鸿雁夜啼》等经典曲目,整理出版了内容全面丰富的山东古筝曲目结集《鲁筝曲集》。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创作技法,创作了如《春天》《包楞调》《乡音》等独奏作品,在音域、技法等方面拓宽了鲁筝的表现力,丰富了山东筝派的风格。
赵登山
赵登山,著名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生于山东郓城,少时随杨安宇、王登吉等学习当地曲艺、坠胡等,后师承樊西雨、张应易等习筝,又到沈阳随赵玉斋先生继续深造,先后在东北人民剧院歌舞团、吉林省歌舞团任演奏员。曾多次出访朝鲜、印度等国家获得高度赞誉。曾创作《春到田间》《欢庆节日》《铁马吟》等作品,为培养筝乐人才、弘扬筝乐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结 语
中华筝乐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山东筝派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具一格的艺术气质而屹立其中。经由黎连俊、赵玉斋、高自成、韩庭贵等一代代山东筝人的不懈努力,山东筝乐从齐鲁大地走向全国,在各地生根成长、开枝散叶。正是基于一代代筝人的勠力同心,山东筝从传统到今天走向未来。我们在今天回溯山东筝乐艺术的辉煌历程,见证了诸位筝家在这条路上的闪光足迹,这也促使我们在今天要更真切地理解和传承传统筝乐艺术,以传统精髓为基础,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使山东筝乐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而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