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读品味,体悟语言中的丰富情感

2020-02-22

语文天地 2020年6期
关键词:竹节外形词语

《竹节人》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将“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课文以童年时代孩子们对竹节人的“入迷”为“神”,分别展现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玩的乐趣和老师也玩几个部分,对这三个部分的教学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感知。鉴于此,编者在这篇课文的导读提示就针对这三个部分设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旨让学生在实践性的阅读过程中意识到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策略。笔者就以这篇课文导读提示中的第二个任务“体会传统玩具带来的快乐”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相对于第一个任务“写制作指南”需要在阅读中快速提取信息这样鲜明的阅读任务而言,“体会传统乐趣带来的乐趣”这一学习任务本身就显得较为隐匿,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深入品读的基础上对原本零散的认知进行提炼、规整和提升,并搭建认知通道,为学生走进文本的内蕴实践奠定基础。

一、品外形文字,在点赞中体会乐趣

在介绍事物时,常规性的思路都会对事物的外形进行简单地描写。这篇课文的作者同样也是如此,以白描化的手法展现了竹节人的外形特征,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教学这一段文字时,学生可以紧扣关键性词语进行品读,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在思维意识中浮现出文本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如“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这两个词语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说看到过哪些人物是“威风凛凛”的,然后想象“叉腿张胳膊”究竟是一种什么的样子,随后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在细细阅读的过程中联系课文中的这两个词语,利用鲜活的外形对词语“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形成鲜活的认知;最后,关注课文中描写外形的比喻句:“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教师就可以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说说生活中健美小伙子留给你的印象,然后紧扣这个比喻句中“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两个鲜活的词语,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精妙的基础上,体悟所蕴藏的喜爱情感。

经历这样的教学,学生更多的是以一个局外客观人的身份阅读文字,并没有将文字、将文字中描写的场景与自己发生联系。为此,教师应该通过巧妙的教学,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文本的语言之中。针对作者对竹节人外形的描写,教师相机设置了“为竹节人点赞”的环节,引导学生紧扣竹节人的外形,用自己饱满的喜爱之情来盛赞竹节人,将满腔的喜爱与竹节人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表达出来,从而真正在品味与倾吐的过程中,感受传统玩具竹节人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的乐趣。

二、品打斗状态,在嘲弄中体会乐趣

竹节人的真正乐趣绝不在于其静止状态下的外形上,而在于两个竹节人之间搏斗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关注描写竹节人搏斗时表示动作的词语,将原本静止的文字读活,在脑海中浮现出竹节人的动态。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动词的基础上,展现竹节人搏斗的画面,从“手舞之、身摆之地动”想象竹节人手舞足蹈的样子,从“没头没脑地对打着”想象竹节人漫无目的地攻击对手的搞笑画面,尤其是“没头没脑”更为这样的打斗场景增添了无穷乐趣,教师可以相机想象孩子们在观战时的快乐场景。为了凸显竹节人打斗时的乐趣,作者还特意描写了竹节人被“卡住”的情景,教师则可以紧扣“呆头呆脑”和“挺着肚子净挨揍”的样子,组织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想象到的画面。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是其中的一员:如果对手的竹节人被“卡住”了,你会怎样嘲弄对方呢?借助这个问题,利用文本中已经呈现出来的信息,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尝试运用语言戏弄对手,从而逼迫着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快乐心境,更好地落实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品创意装饰,在评比中体会乐趣

事实上,对竹节人外形和打斗的描写,都应该是作者写作构思中的常规性思维,而学生们在玩竹节人时,由于完全入迷,常常并不甘心停留在原有的外形和打斗上,更体现在他们对竹节人创造性的装饰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语段,并着力进行概括,学生分别将竹节人装饰成为“齐天小圣”“虎头双钩”以及挖空心思想出一个更响亮、更威猛的名号,有的甚至还为竹节人装上了“纸盔甲”,言语之中所展现出来的乐趣是非常丰富的。为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先对作者所描述出来的装饰进行想象再现,比如“齐天小圣”在打斗时会是一幅怎样趾高气扬的状态,“虎头双钩”又是怎样威风凛凛地与敌人搏斗的,最有趣的“纸盔甲”又是怎样被自己手中的兵器所伤的……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中,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说说如果自己拥有一个竹节人,会怎样装饰它,又会给它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号,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竹节人、介绍竹节人。

四、品入境观摩,在沉浸中体会乐趣

很多时候,作者在表现事物特点,尤其是展现事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时,除了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聚焦在描写事物身上,同时也会借助其他的维度进行反衬式描写。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深入感知反衬性文字的基础上,紧扣文本表达的中心,感受作者如此表达的真正创意,为学生核心能力地生长奠定基础。

在这篇《竹节人》中,作者为了凸显竹节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除了大量描写竹节人之外,还对一群围观的孩子进行了细致性地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品味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集中性体验,紧扣课文中“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进行想象。由于这些词语是相对笼统的,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对孩子们观战时的具体细节进行再拓展、再补充。比如可以孩子们在“攒着观战”时的表情是怎样的,“跺脚拍手”又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咋咋呼呼”可能在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纷纷在感知与理解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想象成果。有的学生从“攒着观战”想象了他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的表现;从“还跺脚拍手”想象到随着搏斗战局的发展孩子们心潮澎湃的状态;从“咋咋呼呼”一词补充了孩子可能说出来的话:“打死他,干掉他,他就要挂了……”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紧扣关键性词语进行想象补充,让所有的学生都与课文中描写的孩子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巧妙地推动了课堂中学生内心思维的运转,真正落实了课文统领句中“全都迷上了竹节人”的中心定位,同时也将阅读这个板块时“细读品味”这一教学要求落到了实处,让学生以完全浸润的方式体会到孩子在玩竹节人时的内在乐趣,促进了学生语言核心能力地生长。

文本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让学生的生命与文字生命进行有机融通,感受蕴藏在文本中的语言意蕴,真正在品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内在魅力,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竹节外形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找词语
“竹节人”中说“趣味”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
一枚词语一门静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
世界各国直升机立体外形图选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