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观的唯物史观意蕴
2020-02-22石德金
石德金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1页。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深厚的理论智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时代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新的阐释与解读,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学说。时代观问题成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探讨新时代观的唯物史观意蕴,深凿其形成的逻辑出发点,探寻其发展的根本着力点,以及追踪其实践的最终归宿点,无疑是理解和研究新时代观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代观的逻辑出发点:现实的人
唯物史观认为,一切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研究都应该不假思索地“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页。这是一种符合现实的考察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现实的人”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原则,相继提出关于人的发展思想,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现实的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质上是对唯物史观“现实的人”思想在新时代具体社会历史阶段的实践逻辑展开和新时代理论形态建构,是对历史主体和实践主体等主体性品格的新时代阐释与发展。根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种具有实践主体性、历史主体性、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贯穿于新时代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线索。只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现实的人”作为探究新时代观的逻辑出发点,才能全面地、深入地探讨新时代观。历史是延续的、有规律的、有章可循的,朝着人的合目的性发展轨迹,并不是杂乱无章、不合规律的随意连接拼凑。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提到的,“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新时代是人的活动发展历史的特定阶段的表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遵循历史发展的本质是“现实的人”的求索过程的客观规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将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8页。
“现实的人”既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也是新时代观的逻辑起点。唯物史观认为,所谓现实的人,不但指人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具体的个人,而且强调人是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因此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首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要从“生命的个体”存在为前提去理解“现实的人”,因为具有生命体征的个体的存在才是理解、研究全部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人,首要是自然世界和生命世界中的一部分,依赖于自然,又付之于自然,“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2页。其次,马克思认为,要从物质生产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维度去理解“现实的人”。现实中的人,有别于先验中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通过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表达自己生活的内容,现实的人就具有了实践的品格。最后,作为直接的、具体的个体存在者,个人也是处于诸种社会关系中的人。只有置身于社会关系之中,人才具有真正的实在意义,人据此才成为人。进一步说,人的本质不是个人的自身孤立,即不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而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部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造成和决定的。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在于人在社会中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现实的个人就生活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现实的人”本身就包含着感性的人、具体的人和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三重意蕴。通过对“现实的人”这三重意蕴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是研究时代理论的重要理论资源。进一步说,新时代观正是坚持以唯物史观“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从人的需求的统一性、实践主体性和历史主体性原则出发,创造性地对时代问题进行的新阐释。
第一,从人的“感性需要”和“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69页。的统一性原则出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马克思认为,“感性需要”是指“肉体存在的需要”,是满足人的身体机能的需要,以及延续下一代的生产资料需要。现实的人为了维持生存、进行生活,首要的需求就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实际上就是人的“感性需要”。马克思还指出,人之所以为人,除了满足纯粹身体机能的“感性需要”外,“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同样不可或缺。马克思所指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实则是“社会存在的需要”,强调人的精神交往、精神享受和精神发展,是人的内在需要高层次的本质体现。可见,唯物史观中“现实的人”的需要理论是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享受资料的统一。新时代,习近平深刻认识到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享受资料的统一性原则,结合当今时代物质生产资料发展现状和精神文化发展要求,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是以往一味强调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而是兼顾满足物质生产资料需求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文化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解决温饱型走向美好生活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不仅以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这一传统论断为判断依据,而且拓展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关系的再认识。新时代观立足于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核心要素,体现了对人的需求和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再深化。此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对社会基本矛盾辩证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现实的深刻反映。一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纵深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物质财富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人的“感性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2015年9月,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的演讲中就强调,经过30多年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使全国人民摆脱了物质贫瘠,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尊严和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享有。另一方面,在人的“感性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除了需要在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之外,还强调需要“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1页。
中国共产党在任何历史时期提出的目标任务,并不是凭空想象、凭空捏造,或者根据某个领导人的个人的意愿来制定和完善的,而是立足时代发展需求,从人民的切实利益出发,以人民在具体历史时期的根本意愿和事业发展为根据的。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奋斗目标,实质上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反过来,社会主要矛盾又推动奋斗目标的制定和完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斗争作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化解革命斗争时期的主要矛盾后,认识到落后农业国的现实跟不上先进的工业国的步伐。于是,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与满足人民发展需要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提出物质文化需要与当前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要矛盾。40多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从以前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向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应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从吃穿住行等基本生产资料的物质文化生活,转向了精神文明、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生活品质提升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实践体现了从以往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向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的转变,从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向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转变。因此,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入分析,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现实的人”的生存本质意蕴,关照了“现实的人”的“感性需要”和“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的双重旨趣。
其次,从唯物史观“现实的人”的实践主体性原则出发,我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既是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继续深化。从历史观的视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大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所判断的大的‘历史时代’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是一致的,同时又是有区别的”。(12)王伟光:《唯物史观大的“历史时代”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因此,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就需要注重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的统一,深刻认识到“大时代”与“小时代”的逻辑关系。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把握社会现实,才能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当前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才能理解新时代的深刻内涵。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历史性出发,强调了人的实践主体性,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4~545页。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力量。理解和判断特定历史阶段正是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简言之,生产力发展具体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前进的具体程度。“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14)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03页。人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历史的延续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的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种“正确历史观主张从历史的实践性本质把握历史的人民性,强调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15)安丽梅:《习近平关于正确历史观的重要论断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9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现实的人”既是奋斗者,也是享有者,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宿主。
最后,从唯物史观“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原则出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现实的人”的实践性和历史性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强调人的实践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掉人的历史主体性。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不能抛开人的实践活动讲社会历史,也不能偏离社会历史讲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发展中的个体,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具有创造性和目的性。也就是说,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不是盲目的、无序的,而是依照人的总体意愿和行动向前发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历史是个人构成的历史,人的活动又是历史的过程和内容,历史处处呈现着作为主体的目的性。正如列宁所强调的历史性的本质那样,“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17)《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0页。同时,历史也是前进的,既是历史规律性的体现,也是主体目的性的持续呈现。那些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和软弱者只能“停滞”于历史,“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页。习近平从唯物史观“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性出发,指明了人在历史发展中是积极主动的,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强调了坚持人民主体性,贯彻人民理念,树立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13页。
二、新时代观的根本着力点: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是新时代观的根本着力点。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都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把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改革建设必须依靠社会生产力,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着力点。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20)《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在面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习近平深刻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在实现阶段目标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坚持强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旧是我党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深刻论述了物质生产与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通过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所形成的交往形式,即社会活动,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人发展的前提,决定了人的生存状态。人,本质上来说,“任何时代的人都不能不受到那个时代,甚至是前一代人所留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21)戴 菁:《个人发展: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人,只有在给定的生产力状态之中生存与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更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高级社会形态的决定力量。在唯物史观看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现实的人”摆脱“物的依赖”、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历史经验表明,手推磨的生产方式催生了以封建主为主的社会,蒸汽机的生产方式催生了以工业资本家为主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就会有新变化,呈现新特点,提出新要求。对此,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新时代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8~39页。同时,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人才、科学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范畴。新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智慧结晶,“是社会实践的要求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又“深刻地体现了唯物史观中贯穿的实践意识、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23)胡振平:《新发展理念和唯物史观》,《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有效化解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从生产力的根本性质来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进步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标志,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质上,人类社会历史,就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程度。新时代的到来终究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我国对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的判断,离不开对当前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分析,只有正确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程度,才能正确研判历史方位,也只有紧紧抓着这个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志,才能科学解释社会进步的本质。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正是我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深入发展,我国一贯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的粗放型,转向了依靠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的集约型,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吃穿住行等物质资料的需求与供给得到了保障。这些经济基础的变更,自然也会引起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相继发生变革。尽管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我国仍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没有发生改变,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问题依旧存在;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不适配的情况,新旧问题自然交替发生。因此,习近平总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时代发展的着力点。
从生产力的基本范畴来看,习近平在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释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人才与生产力的内在统一关系,相继提出了创新生产力、生态生产力、人才生产力等生产力范畴。首先,创新生产力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促进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2~203页。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虽然超过了英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大而不强、臃肿虚胖体弱”等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仍然存在,“阿喀琉斯之踵”的经济现状不可忽视,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复兴目标的“桎梏”。因此,“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3页。其次,在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阐释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内在统一关系,科学论证了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式。许多现代理论家也强调,新时代是“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26)[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81页。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不容忽视的破坏与影响。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问题又反过来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了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基于此,习近平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点,不但深化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也是生产力”的思想,而且成为新时代生态生产力论述的最直接表达。最后,人才生产力是对习近平人才思想的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98页。就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同样需要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中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要改革就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28)《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人民日报》2014年5月24日。此外,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九个坚持”的战略举措,强调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以及应用型人才放在发展的首位。总的来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优化与完善创新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等生产要素,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根本遵循,也是照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旨趣,更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观点的发展与深化。
三、新时代观的实践归宿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学说的最高理论旨归,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实践归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将时代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从社会价值转移到人文价值,明确提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9)《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穷其一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都论述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实现条件以及历史必然性等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详尽阐明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政治前提、阶级属性以及实现条件,并强调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之上,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正如弗洛姆在评价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时所指出的,“马克思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主义社会,一个以全面发展的个性为宗旨的社会”。(31)[美]弗洛姆:《在幻想连锁的彼岸》,张 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9页。人不仅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实践的目的。新时代观正是从“人的发展”这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体向度出发,通过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逐渐地从以谋生为目的的必然王国走向以自我发展为目的的自由王国,人的发展也随之由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状态。因此,新时代观的实践价值旨归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共产主义最高价值诉求为指导的,它旨在不断地在物质和精神层次推进人的发展朝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迈进。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人的发展进一步朝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唯物史观认为,“感性的需要”的满足只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是解决人的身体机能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要获得人的本质的解放,或者说是精神上的解脱,就必须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满足美好生活需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创造的理想形态。随着生产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导致“人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解决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32)刘吕红:《人民美好生活创造的逻辑理路——基于需要满足和价值实现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年第1期。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更在政治权利、生态环境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提出更高要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3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可见,新时代观最直接的表现特征就是人的需要内容和层次的改变,由传统单一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转向了多元化、高层次的精神文明需要。从我国现阶段来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总体实现小康水平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这就要求我党要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增强民生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3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也是民生建设的关键一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彼岸世界的理想”,又是“此岸世界的实然”。(35)赵 伟:《〈共产党宣言〉民生思想的时代阐释——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4期。因此,满足人民更深层次的需要,是进一步朝向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也是进一步接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这就需要人民处于一种物质资料相当富裕的状态。唯物史观认为,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之上的,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要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不可少。诚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贫富差距之间的张力,但是,一种适度的张力也能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内生性动力,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最终为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乃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37)陆 扬:《从共同富裕走向自由全面发展——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理解》,《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4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一环。到那时,“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对此,新时代观通过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阶段目标,进而把人的发展朝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推上了新台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进一步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类层面的表达。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的相互交往,是人类社会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需建立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人类的普遍交往的基础之上。因此,无产阶级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是孤立、静止的存在,而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换句话说,无产阶级的革命与共产主义的事业一样,“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无产阶级的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共产主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作为社会中的“现实的人”,只有置于共同体中才会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才会彰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同样,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不能脱离共同体而得到展开,“现实的人”必定处在某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相互交织的共同体之中,人只有融入共同体之中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1页。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局面。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之间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现实更加凸显,互惠互利、结伴同行的已成为各国之间的共识。当前人类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横飞的全球化时代,同时,“人类也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4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38页。经济增长乏力,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遗留,周期性金融危机,战争硝烟不断,气候变暖、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旧严重。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倡“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单是应对世界体系格局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复杂性问题的现实表达,以及反映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践诉求,更是希望突破各国域地,构建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大同世界”,最终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