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拓展,优化课堂教学
2020-02-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堂拓展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文本,在掌握该课的教学内容、达成该课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束缚,对文本进行适当地补充、延伸、迁移等,在一定的广度、深度上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整合教学资源,架起一座通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的桥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使教学内容厚实起来,提升语文课堂的品质。
一、品味语言处拓展
语文核心素养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活动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特有的表现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妙的语言,品味和感悟作者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在感受文本精彩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和生活情趣。
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气势恢宏的散文,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兼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语言,赋予安塞腰鼓以火热奔放的情感,歌颂了西北汉子磅礴的力量和激荡的生命。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赏析课文中“铿锵短句”和“多样修辞”两个环节,让学生在品味本文酣畅淋漓的语言的基础上,借鉴课文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选取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场面,完成一段100字左右的场面描写,借语言方面的拓展延伸来激发学生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肆意昂扬。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语言方面展开有效的、深层次的拓展延伸训练,如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等等,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注入心田,帮助学生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感悟人生。
二、体验情感处拓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作品的内在意蕴,注重挖掘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将阅读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演变成思维意识、思想感情的“舞蹈”。
如在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为了调动学生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染学生的心灵,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紧扣语句“好好儿活”,同时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以及品析“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等富有情感的词语,引导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深度挖掘,并结合现实进行点拨,尽量让文章中的人物活起来,这样一个博大无私、坚强勇敢、乐观坦荡的伟大母亲形象便跃然纸上。
在教师的引导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心中的激情一下子喷涌出来,纷纷讲述有关亲情的感人事迹,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样“润物无声'”的拓展延伸,学生在感受、体验、揣摩文本的过程中,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积累文化知识,就把课文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和熏陶。
三、生成问题处拓展
课堂是动态的、充满未知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应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敏锐捕捉学生阅读文本时即兴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灵活改变预设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问题作为拓展的“课眼”积极进行有效拓展,引领学生建构起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在教学《故乡》一课时,一位学生针对小说结尾提出了:“作者离开时,真的对故乡并不怎样的留恋吗?”这是一个从学生学习出发的独特角度,是教师无法预设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可以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教师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利用这一生成的问题展开深入地探究拓展。学生在分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层层剖析、步步推进:现实的故乡如此萧条衰败,鲁迅陷入了“愿望茫远”的状态,所以才会对故乡不再留恋,既流露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鲁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敏锐察觉、精准判断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积极引导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继续追寻,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即对主题的提升。
四、挖掘主题处拓展
在语文教学中,立足文本,“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提供背景性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挖掘作品的主题内涵,对文本作出深入、独到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在讲述《植树的牧羊人》时进行了循序渐进的拓展延伸、迁移训练:首先引领同学品味“牧羊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在这个众生喧哗、唯利是图的现代社会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在此基础上,及时补充与之主题相关联的美文《铺路石》,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我们的生命渺小普通如“牧羊人”“铺路石”一样,我们也要像牧羊人、铺路石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点缀美好的社会,让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横向比较、纵向挖掘,提倡学生展开多角度、有创意、探究性的阅读和对比阅读,从而感悟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拓展思路,既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提升了阅读欣赏的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增加了文化底蕴。
五、文本空白处拓展
在教材中有很多留白的文章,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留白处创设话题,指导学生在文本留白处进行个性化的、多角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
在学习《木兰诗》后,引导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断:假如巾帼英雄花木兰在战争中遭遇不幸,试想一下,临死前,她将何所思和所感呢?通过这个片段练习,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体会花木兰的爱国情操和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再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略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有何好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描绘出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通过写作练笔加以强化,就能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领略了语文之美,求得了文章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处,善于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体验结合起来,积极构建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包容的教学流程。在拓展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再创造和重塑构建。
总而言之,拓展迁移环节的设置,既联系课文又延伸至课外,不拘泥于教材,又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世界的平台,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