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推动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为目标不断开创依法治审工作新局面

2020-02-22

审计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审理依法审计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湖北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以强化依法治审、深化依法审计为重点,不断推进审计高质量建设,为审计工作助推“六稳”“六保”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2019年湖北依法治审工作在推进审计高质量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是湖北审计工作全面丰收的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审计法治工作成效非常明显,在推进审计高质量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依法审计意识大幅提升。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把宣传队建在审计组,大范围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在全省系统内形成了人人学法用法、人人执法普法的良好局面,审计干部法治意识更强、法治思维能力更高。

二是依法治审制度架构基本形成。制定出台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的“1+8”制度办法,构建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审理、审计业务会议、审计事项移送、审计普法的全业务流程制度架构。联合省纪委监委、省委巡视办出台了加强贯通协作的暂行办法,有力增强了监督合力。这些制度既科学完备、又务实管用,为更好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审计审理工作不断深化。探索推行三级复核、两级审理、一次反馈“3+2+1”的复核审理模式,打造复核审理工作闭环,审理工作深度大幅提升;编纂的全国第一本审计审理方面的书籍《审计审理典型案例解析》,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在以案释法、以案促审上做了很好的探索,得到全国审计同行的高度评价。

四是审计项目质量实现重大突破。选送的省厅及襄阳市、武汉市、荆州市、江汉区的4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各地加强质量管理,压实质量责任,没有因质量问题发生一起复议诉讼等纠纷。

五是内审指导监督有了新作为。组织对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调查,全面摸清了内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开展等情况,为开展内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办法,探索了推进审计全覆盖、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的新路子。

二、准确把握当前依法治审新形势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谋划法治、厉行法治,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审计机关必须深刻认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当前依法治审的新形势新任务,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在审计机关全面落实。

(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迫切需要强化依法治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政治机关,既是执法机关又是监督机关,在依法行政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强化依法治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审计领域的具体要求和客观需要。也只有强化依法治审,才能确保审计事业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审计的职责使命。

(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强化依法治审。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做保障,高质量的审计工作需要良好的审计法治做保障。审计法治是规范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只有依法行政、依法审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把法治要求体现到每一项工作、落实每一个审计项目、贯穿到每一个审计环节,才能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职能作用,才能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三)实现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强化依法治审。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审计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审计理念、完善的法治保障、创新的方式方法、过硬的人才队伍。法治保障又是处于最根本的地位,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作用。法治是最好的工作环境,也是最好的发展环境。这些年来,湖北审计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审计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进一步强化依法治审,确保审计权力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审计事业才能行稳致远。

(四)防范化解审计风险迫切需要强化依法治审。从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审计审理等情况来看,湖北审计工作质量总体是好的,但审计执法不规范、审计质量建设不平衡、审计成果层次不够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特别是随着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审计机关地位更高、责任更大,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更高,二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期待更高,三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更高。这都要求审计机关经受考验,最为重要的是审计机关所作出的结论是否客观公正、能否令人心悦诚服。而化解这些风险的“金钥匙”就是坚持依法审计,只要咬定“法治”不放松,就可以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就能够确保审计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三、努力推动审计法治工作实现新突破

2020年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之年,是“七五”普法收官验收之年,也是湖北深入推进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创新方式,努力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推动湖北依法治审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进一步树牢法治思维,在着力推动落实审计法治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法治思维是现代治理的首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审计机关肩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职责使命,必须要在树牢法治思维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要在主动学法中树牢法治思维。把学法作为行为自觉和长期习惯,通过学法条、悟法理、看庭审、研案例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在学法中不断强化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

要在严格执法中树牢法治思维。强化审计执法公开,按规定公示审计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决定、执法纪律,充分保障审计对象和社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规范审计执法记录,统一规范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重要管理事项记录等文书模板,做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深化审计执法审核,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规范性文件、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的合法性审查,严格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确保审计执法依法合规、科学有效。

要在带头守法中树牢法治思维。法律规定是底线,也是红线和高压线。要带头尊法守法,习惯在权限内履职、在红线内用权、在阳光下做事;领导干部要带头牢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坚决破除“不依法也能干好工作”“不靠法也能拿出办法”“不用法也可解决问题”“不畏法也无大碍”的错误思想,当遵纪守法的表率。

(二)进一步加强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在着力推动高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是审计高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加强审计项目高质量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以高质量审计工作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好“1+8”制度,依法规范审计执法行为,科学执法,夯实质量根基;另一方面,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既要走出审计执法死抠条文、机械执法的误区,又要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出现执法不严和执法不公的倾向。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依法审计,对触碰底线、红线、高压线的问题,坚决依法查处、绝不放过;另一方面,要历史全面客观地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是否符合改革发展方向作为分析判断的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更加需要审计机关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落实好《审计署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审计环境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指导意见》,科学地作出审计评判。

二是依法规范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审计工作是通过监督来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经济秩序的规范。同时,维护规范要与促进发展相统一,把握好两者的统一性,既要通过审计发现不规范,从而维护规范、促进发展,又要在发展与规范二者不同步、不一致的时候,注重认真分析和衡量评估这种规范会不会对发展产生阻碍,不能一味地为了规范而阻碍发展。

三是打基础与提层次的关系。楼层要建的越高,地基就要挖的越深。审计工作同样如此。要想提高审计成果层次、打造高质量审计项目,就必须打牢法治这个地基。可以说,没有法治根基的深度,就没有项目质量的高度;法治基础越牢,审计项目质量就越高。审计人员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为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三)进一步探索工作新路子,在着力提高审计法治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随着这些年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审计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一些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啃下这些硬骨头,就必须要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子,大胆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工作力度,以“三个深化”推动“三个转变”。

深化审计项目审理,努力推动从制度化向精细化转变。不断完善各类审计报告等文书模板,既搭好制度“骨架”,又填充好文书“血肉”,把高质量要求落实到每一份报告;总结推广“五比五看”审理方法,完善各类审计项目的审理要点和审理模板,以审理工作标准化促进提升审计工作质效;精心培育打造优秀审计项目,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组织方式,深化数据审计方式方法的运用,着力提升审计深度和成果层次。

要深化审计普法宣传,努力推动从学法知法向用法守法转变。大规模开展“送法上门”活动,重点向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普法,做到既是审计员又是法治宣传员,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理财、依法用权;高标准打造一批审计法治宣传成果,积极参加微视频、法治动漫微电影,充分展示审计机关围绕中心、依法履责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严要求做好“七五”普法收官,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汇总工作成果,宣传推广典型经验,确保总结验收圆满收官。

深化内审指导监督,努力推动从单一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的指示要求,着力推动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三个”融合发展。在审计业务上融合发展,强化对内审机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审计报告、整改情况等备案管理,在制定年度项目计划时充分予以参考;在成果共享上融合发展,落实好运用内审成果相关规定,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结果,进一步提高审计机关工作效率;在锻炼队伍上融合,通过跟班培训、专题授课、审计实战、交流研讨等加强对内审人员的业务指导,促进内审人员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法治工作的领导,在着力营造审计法治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各级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干部是推进审计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强化对依法治审工作的领导,当好依法治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审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大力支持法规审理部门依法履责。法规审理部门肩负着促进提升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职责,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是一项容易得罪人的工作。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法规审理工作,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审理意见,为法规审理干部撑腰壮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法规审理部门也要站在为审计事业负责、为审计机关负责的高度,敢于较真、善于碰硬,把好关口、守好出口。

选优配强法规审理干部队伍。结合审计机关实际,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法制审核人员不少于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5%的规定,选取一批审计业务精、法律素质高、工作作风硬的人员调整充实到法规审理部门,不断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同时,借助“外脑”作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特约审计员在审计法治建设中的参谋咨询、建言献策、监督促进作用,有效提升法治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全面加强审计审理人员培训。研究制定审计审理人员能力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计划,实行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滚动式培训,通过以审代训、审理实战、以案释法等方式,不断增强审计人员和审理人员把握大局、依法审计、辩证思维、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审计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今年的依法治审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审计机关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强化依法治审,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落实好“六稳”“六保”任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审理依法审计工作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思考
知名案件法院审理与ICC意见对比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