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加减乘除” 努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进

2020-02-22

山西财税 2020年9期
关键词:加减乘除青年干部疫情

“先乘除,后加减……”一个稚嫩悦耳的声音从我耳边传来,我好奇地上前一瞧:孩子正在认真做着数学四则混合运算题。

“加减乘除”,一词出自明·康海《新水令·自寿》套曲:“且试把山林问,草堂中色色皆春。加减乘除各有因,识不破傍人暗哂。”本指算术中四种基本运算法则,借喻万事万物的消长变化。我不禁回忆起,我们中国共产党从红船精神、小米加步枪、抗日解放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推翻“三座大山”,再到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一系列的“加减乘除”,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过近百年的光辉历程,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屹立于世界东方,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业绩。

由此,我思绪的闸门顿时开启……

山西简称“晋”,古意是“向着太阳前进”。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今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亲临山西视察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高质量转型发展、惠企利民的“组合”举措,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也是蹚出实现山西转型发展新路的关键手段,为大同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财政部门每天面对各种繁杂的数字和报表,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调节尤为关键。从“加减乘除”四方面深度发力,即:“加法”,在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赤字规模,缓解财政收支矛盾;通过抗疫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通过加大转移支付,落实“六保”任务,保障资金需求,对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减法”,大力压减一般性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严控党政机关维持运转和履行职能所需的费用。同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乘法”,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职能作用,重点把钱用好花好、用到刀刃上,对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大力实施预算绩效评价,让钱花得有效果,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除法”的核心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通过一些制度的执行及各个环节的把握,把风险管住。“加减乘除”体现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发挥着稳定经济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作为党和国家未来希望的青年干部,如何牢记领袖嘱托,扛起时代使命?我认为,必须在学习工作中学会巧用“加减乘除”法,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关怀转化为前进动力,乘势而上,久久为功,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首先,“加法”就是加强锻炼,增长才干。当前,青年干部多数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类似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的冲锋奉献精神。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了无数个你我他一样的平凡人,全力奋战救死扶伤一线,毅然扛起抗击疫情重任。这里有党员干部的冲锋在前、有医护人员的义无反顾,有人民解放军的闻令而动、有公安民警的日夜值守,等等。他们每个人都坚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心中那份信仰,默默坚守、自觉承担、自愿向前。抗击疫情,财政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同样为我身边的同事感到骄傲,他们在工作需要时责无旁贷,在政策保障上精准迅速,在资金拨付中雷厉风行。因此,第一要学会做“加法”,勤学苦练,多学多看,加强基层锻炼,加快促进自身成长。学习要加把力。一方面要系统深入地学习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另一方面要广泛学习经济管理、信息、法律法规、文学等多方面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工作上的“政策通”和“活字典”。能力要加点码。要树立“靠业绩进步、凭素质立身”、“有为才有位”的正确导向,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要向领导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向基层群众学习,不断增加自身“筹码”,成长为工作中的“多面手”,靠实绩赢得领导认可和群众支持。工作要加些压。人生有限,事业无涯,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有完不成、干不好就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精神,把组织、领导安排的任务当作锻炼,把加班加点当作提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争做实干型干部,努力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其次,“减法”就是减少阻碍,履职尽责。青年干部接触社会的时间一般都不长,各种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同生共存。抗击疫情期间,网络上有这么一个问题:“疫情中的居家生活,你有怎样的感触?”有人回答:“从来没有哪个时刻,像现在一样,呆在家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让我感觉此前过的太敷衍。”有的在微信朋友圈晒做面皮、炸油条,有的在抖音里演情景剧、幽默剧,把枯燥的日子变成了有趣的段子,重新找回了家的感觉。因此,我觉得面对人生百态,世事无常,要充分实现自我,必须学会用“减法”。要会减应酬。随着工作的开展,各种应酬也随之增加。然而一个人精力有限,如果应酬太多,不仅影响工作,而且劳身伤财,脱离群众,有损形象。作为青年干部,要懂得推辞,学会“拒绝”,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娱乐等活动,多把精力用到工作上,多干事,干实事。要会减阻力。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思想的敏锐性,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要经常总结自己,反省自己,及时发现阻碍事业发展的阻力所在,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排除障碍,化阻力为动力。要会减矛盾。“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青年干部大多年轻气盛,个性张扬,常因为细节问题的粗心触及矛盾,引起摩擦。要时刻提醒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经常互换角色看问题,多记他人好处、多看他人长处、多想他人难处,善于“求同存异”,做到拆“墙”建“桥”,为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乘法”就是乘时乘势,积极作为。当前这个信息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日常中,大多数人在看手机、聊天,或打牌、睡觉来打发时间,很少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聚精会神看看书。的确,相较平日里日复一日、重复枯燥的工作,我们更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有价值的思考,用心读书学习,全力投入工作。所以说,青年干部要超越自我,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善用“乘法”,最充分地调动各种有利因素。要积极乘“时”。面对空前发展机遇,要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精品意识、效率观念”,敢与强的比,敢和快的赛,敢向高的攀,加快步伐,迎难而上,高效率做好工作,高质量完成工作,在挑战中不断创新,实现发展。要果断乘“势”。越是基层,越是急难险重的岗位,越能历练自我,做出成绩。青年干部应该要具有“初生牛犊不惧虎”的精神,把组织培养和群众信任激发为干好工作的动力。敢于到艰苦的地方、复杂的环境、关键的岗位去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努力在干事创业中开阔眼界,培养能力,健全素质,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要善于乘“利”。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上挂、下派以及墩苗,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面对这份“偏爱”,青年干部要倍加珍惜好的环境,常怀感恩之心,对于单位的培养、领导的指导、同志的提醒和同事的支持,要虚心接受,热情采纳,做到勤学勤问,多听多思,加快自身成长。

最后,“除法”就是除污去垢,完善自我。干成事而又不出事,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作为青年干部,思想上要常用“除法”,除污去垢,加强自身修养,做形象上的“清白人”。要常除躁气。优越的生活环境、顺利的人生经历、家庭的中心地位,使部分青年干部产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对此,要认真思考“工作为什么,在职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做到心胸开阔,敢于吃亏,不计较名利得失,得之淡然,失之泰然,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要常除私心。无私才能无畏,大公才能立威。不带私心,才能挺直腰杆,心有底气。面对杂音,青年干部只有公道做人,公心处事,公平待人,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赢得支持,推动工作。要常除贪欲。鉴古今,常思贪欲之害。青年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常去非分之想,让洁身自好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常态。青年强,则中国更强!时刻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要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为榜样。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长为一名让领导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干部。

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千年追寻,圆梦就在今朝。思想在昨天和今天之间流连,不变的工作,巨变的时代,“加减乘除”始终励志伴我左右,我情不自禁感慨万端:今天的时代,真好!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首60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细细品味,近年来,我们山西真是大变样,我们的大同更是大不同!年少听歌不知意,听懂已是不惑年。尤其是亲身经历了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后,一幕幕英雄感人事迹更是诠释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等革命红歌。我深信,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山西作出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激励我们坚定信心,永跟党走,不忘初心担使命,不负韶华争朝夕,在高质量转型发展征程中,实干至上,聚力奋进,朝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光大道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加减乘除青年干部疫情
战疫情
青年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学好“三门课”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浅论青年干部成长的“三性”锤炼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加减乘除”
青年干部要有“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