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体特征的散文诗教学策略

2020-02-22

语文天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散文诗自然段词语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统编版教材六上第八单元编著了关于鲁迅先生的一个专题,其中,单元第二篇课文《好的故事》选自其散文诗集《野草》。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散文诗既具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又具有诗歌语言和意境优美的特质,如何利用散文诗的特点,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和言语生命地生长呢?笔者就结合这篇《好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贴近原始经验,消除认知障碍

散文诗由于有诗歌语言的特质,在一些表达上相对难以理解,再加上鲁迅这篇文章创作于1925年,当时正是白话文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的语言习惯和语法规则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消除认知和理解障碍的基础上进行感知与思考,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地生长而服务。

鉴于此,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为罗列了这篇课文中现在已经不太常用或者学生已经不太熟悉的事物,在强化字音、了解字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内在所包含的信息。这些词语中分成三个类别:第一,生僻性词语,比如,澄碧、膝髁、皱蹙、泼剌奔迸;第二,陌生的事物,比如,萍藻乌桕、伽蓝、虹霓色;第三,难以理解的词语,比如,错综、参差、瘦削、凝视、瞬间、骤然、陡然、蓑笠等。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词语,基于学生不同程度的关注。比如,生僻性词语,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词语大意的差异性,紧扣课文中的语境进行感知与理解;又比如,陌生化的事物,由于生活中并没有见过,教师可以通过知识补充和图片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事物中进行感知,消除课文理解的拦路虎;再比如,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展现。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生字词的教学理应作为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方面,但对于这一篇独特的课文而言,教师就需要对文中众多的词语进行分类,以词串的方式串联起整篇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为学生更好地感知散文诗的独特魅力奠定基础。

二、强化辨析联系,感知描写方法

散文诗以细致的观察、优美的语言营造出可感而鲜活的情境,并融入了自身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形成浓郁而独特的认知体验。在很多学生的意识中,他们都认为梦境是模糊的、是多变的、是凌乱的、是错综的,也是离奇的,但为什么这篇散文诗中却能将美景描写得如此美丽、幽雅、有趣呢?

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关注课文中第五、第七自然段,并在深入初读中提炼出这两个自然段都描写了各种事物倒映在水中的美丽景色,并在深入细读中读懂两个自然段都描写了水面从平静到荡漾,并逐步进行感知与体验。随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统整对比性阅读,探寻两段文字在诸多共性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基本特征,很多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第五自然段从整体视角描写了事物倒映在水中的样子,而第七自然段主要从某一具体事物的视角进行了深入描写。在这样的认知下,教师将学生的关注从文本构思的角度转移到散文诗的语句中,比如“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教师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触发他们感知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散文诗独特的言语形式上,感受运用短句来罗列事物的方式以及短句子所形成的独特节奏,感受作者内在的认知体验,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地生长服务。

三、整体串联文本,把握表达用意

散文诗由于兼备了散文和诗歌的特质,在结构上也积极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在感知文本核心语段之后,看似已经完成了对散文诗核心语段的教学,学生就失去了从整体文本的视角来关注课文的契机。因此,教师需要在聚焦之后,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更好地落实文本内在意蕴,为学生的实践表达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效果。

比如,这篇《好的故事》以作者一次梦境的经历为重点,但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处描写则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第一自然段的描写,从“昏沉的夜”中感受作者内心世界的惆怅和失落,而从结尾处想要赶紧拿出笔记录梦境的内容来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感知不仅让学生读懂了作者在梦境前后的内在心境,同时将课文中原本看似零散的三个部分串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如同组装大师,在学生从零散的角度来感知和统整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解读,将教学的关注点从一个方面扩展到整篇文本中,从而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性感知。

四、链接多维资源,深化表达主题

散文诗表达的内容并不是直接而鲜明的,而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蕴藏在所运用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散文诗的内容,看到作者意欲呈现的价值呢?这就不能将阅读的视野局限在教材中,教师要提供更加多维、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阅读资源,让学生揣摩散文诗背后的言外之音、弦外之意。

比如,这篇散文诗《好的故事》,如果仅仅是从课文的角度进行感知,那这就是一篇纯粹的想象类文本,这样就没有真正读懂这篇散文诗。为此,教师鼓励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感知课文内容:第一,鲁迅当时创作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第二,《野草》中其他的散文诗作品;第三,其他作家和学者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丰富学生内在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广泛收集与整理资料之后进行了交流和分享:首先,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了解到当时的中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全国人民都处于混乱和黑暗之中;有的学生交流了《野草》中的其他作品,教师就可以相机了解这一版散文诗的创作用意,从而更好地关注和理解这篇《好的故事》;有的学生交流了其他学者对这篇文章的点评,丰富了解读感受,比如,冯雪峰先生在《论〈野草〉》一文中指出:“作者所希望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李何林先生在《鲁迅〈野草〉注解》就指出:“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和寄托……”这样的解读不是简单地呈现出学者自身的解读信息,其价值还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成为学生解读和理解课文的催化剂,与学生自身的解读形成一个冲击和合力;其次,为学生多角度地感知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更好地深入感知与理解的维度,提升学生内在言语表达能力。

散文诗有着自身独特的创作规律,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遵从散文诗这一规律,顺应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让学生从理解内容、关注语言、洞察结构、内化主题等思路进行感知与体验,积极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散文诗自然段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秋天
散文诗八骏
散文诗(选二)
美丽的秋天
《散文诗》刊征订征稿
一枚词语一门静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