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标准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的调研

2020-02-22周毅黄大立陈晓剑马小林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办公共服务全市

文/周毅 黄大立 陈晓剑 马小林

为全面准确掌握目前泸州市社会保障服务状况和水平,泸州市人社局成立课题调研组,采取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开展专项调研。

近年来,泸州市人社系统大力实施“五通”工程(“一号通”“一卡通”“一网通”“一窗通”“一次通”),构建“五位一体”服务模式(网厅、自助机、微信、银行、基层平台),强力推进各级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人社公共服务水平现状

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一是以全民参保为引领,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截至2019年10月,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3.1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9.16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2.4万人。二是坚持分类服务群体,发挥失业保险制度强大动力。截至2019年10月,全市共有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2398家,参保职工人员29.51万人;为34820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并代缴医保;为1639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金额3158.87万元,受益职工13.1643万人。累计发放技能提升培训补贴245.95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572人次。三是参保规模不断扩大,工伤保险制度日益完善。截至2019年10月,全市工伤保险参保达41.16万人,实现建设项目参保率和新开项目参保率保持100%。

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高标准铸造基层平台,编织高效便民服务圈。全市已建成四级基层服务平台1782个,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查。二是加强金保专网建设,构建人社信息高铁。目前全市通过实施“一网通”,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水平。三是借力社会保障卡发行,做实人社服务载体。全市已发卡415.68万张,覆盖全市97.01%的常住人口。29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全部通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截至2019年11月,已发各类补贴资金238.92万人次9.48亿元。

在统筹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四级覆盖。全市各级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含创新创业服务窗口)1680个,将规范、统一的就业创业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通过就业平台,帮助158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城乡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新特点。截至2019年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119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37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7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4%。三是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农民工创业担保基金,加强创业指导,开展农民工创业大赛,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电子商务孵化运营中心”“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截至2019年10月,全市返乡创业农民工总数达4.65万人,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园9个,为624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444万元。

在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方面。一是坚持严格依法治理,劳动维权领域总体稳定。截至2019年10月,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415户次,依法查处劳动用工违法案件423件,涉及666人821.377万元。二是推进人社12333建设,保证咨询投诉有效处理。2019年全年12333共呼入电话464563通,日均来电量713.82通。三是主动适应新形势,创新推动农民工党建。建立泸州市农民工综合党委,依托异地商会和驻外办事机构在全国各地设立农民工党支部27个,在全市3大园区设立农民工党支部(工作站),在市人社局增设农民工党建科,切实加强全市农民工党建工作。

在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实施综合柜员制,实现最多跑一次。在市、县(区)政务中心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建立综合受理和综合审核机构,推进社保服务真正“一窗办理”。二是社银业务一卡通,经办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社银一体化”建设,实现变“银行网点”为“人社大厅”,变“银行柜台”为人社服务“经办前台”。以工行自贸区社银一体化网点为例,服务周边自贸区上千户企业,平均效率提高50%,100%实现一次性办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泸州市还存在部分人社公共服务业务还未能实现网上办理,部门业务向基层延伸还不够;基层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基层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共享数据比较困难。由市级部门打造的全市数据共享平台虽然加密U盘已办好,但未完全投入使用。人社业务系统间、各部门业务系统间,均未能实现系统数据接口实时共享。二是缺少数据整合平台。人社系统各业务涉及的信息系统由各级机构打造,系统数量繁多,数据分散,缺乏整合的业务系统接件平台,要打造综合窗口比较困难。同时,“金保专网”是纵向由部级到村联通、横向有各银行或其他业务部门接入的一张大专网,一旦某个节点发生严重病毒,极易造成数据丢失和业务系统瘫痪。三是业务下沉延伸不够。该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人社公共业务未完全下沉到基层,导致基层劳动保障网络和设备未使用,配置给基层的设备常被挪为他用,接通的网络也长期闲置。

在队伍建设方面。基层经办机构人员配置少,变动大,人员变化后业务操作传承问题多。基层经办机构缺少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也没有第三方维护公司进行处理,业务系统和设备基本故障问题难以解决,一旦发生问题,容易造成基层业务停办,并把矛盾往上级推。

在服务需求方面。一是社税改革后社保征缴机制未畅通。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金征缴职能移交税务后,由于社保与税务双方经办规则不一致、税务端软件功能缺失和税务端软件问题处理迟滞等原因,导致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缴费基数不一致、人员漏保、养老保险关系不能正常转出等问题频发,征缴效果不理想。二是未建立容缺申报机制。部分群众首次来办事时,往往不清楚所需的全部资料,由于未建立容缺申报机制,部分群众办理部分业务时,需多次跑、来回跑。部门间的数据共享面窄,未建成统一的电子证照库,未形成数据协查互认和业务协同机制。目前,部门间的数据交换更多的是历史数据的交换,没有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比对,不能满足业务经办需要和基金监管要求。

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抓实社保扩面征缴,提高全民参保缴费率。充分利用全民参保登记数据成果,继续加大社保政策宣传,瞄准应参未参人员,以工业园区企业、中小企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中断缴费人员为扩面重点,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数据比对和核查力度,切实掌握企业缴费能力,确保应参尽参,延长缴费年限。

二是提升软件应用,完善社保征缴机制。税务机关尽快按照社保业务规则修改软件系统,适应业务经办的需要。停用“金税三”软件内征缴功能,改用较为成熟的“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系统”软件,即通过在系统内增加相关税务征缴模块,实现相关功能,适应业务需要。加快人社、税务两个业务系统数据网上推送交换进程,强化部门协作沟通。加强两个部门业务经办人员的交流,及时反馈问题信息。税务尽快和银行对接好批量代扣业务,参照以前的城居征收方式实行代扣,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不产生遗留问题。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人社基层平台建设水平。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本级资金投入,加大对基层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完善平台标准化水平。继续开展平台标准化建设自查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着力研究解决。加强网络建设,确保网络安全、运行正常。抓好人员培训、突出风险防控,确保泸州市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

四是优化资源整合,加速推动人社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对全省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快建设省级统一业务平台,尽快提供全省统一规范的公共服务配套信息化产品。在省级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上线时,加大推动各地接入和开展应用的力度。

五是创新服务模式,真正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建立集容缺申报、告知承诺、事后提交等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事项办理方式,真正实现群众“零跑路”“一次办”。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建立电子档案库,建立部门间数据实时联网协查认证机制,努力实现群众“零提交即办”,部门间业务互相认证、相互协同,推动泸州“0证明城市”创建工作,真正实现人社部门“0证明”办理业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经办公共服务全市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公共服务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