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立医院纪检监督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20-02-22宋国明龚晓陈琦张贤尉

上海工运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疫部门防控

宋国明 龚晓 陈琦 张贤尉

2020年初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为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型公立医院在区域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力军。公立医院纪委作为基层纪检组织,必须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监督的政治责任,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这是摆在纪检人面前的一道思考题,也是一场大考。

一、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立医院纪检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1.明确重点,稳慎监督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上级部门指令多,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快,院内感染控制要求高。一方面,正常的医疗秩序被打乱,各家医院把所有的医疗力量都集中到发热门诊、呼吸科和危重病科,除了急诊,几乎暂停了所有的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全力以赴守住发热门诊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从大年夜起,各地医院都在紧急组建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派往武汉,还有支援本地区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等,一切工作都围着疫情防控。在这种“忙乱”状态下,疫情防控工作不可避免会出现管理漏洞、制度间隙、责任缺失等问题。此时,医院纪检部门不能“忙乱”,必须正确把握监督方向,找准监督时机,科学稳慎监督。重点督促推动院党政班子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督促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规范行为、合法合规。要明确职责定位,坚持“监督的再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职能监督的职责,纪检部门不能代替职能部门开展业务检查。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对上级部门重点提示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均在第一时间介入,稳妥审慎开展监督工作。要把握执纪分寸,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坚决把纪律挺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沿,坚决有力监督责任落实,以及时稳慎的监督保障疫情防控执行的坚强有力。

2.创新方式,精准监督

医院纪检部门要抓住关键、创新方式、精准发力,因地制宜,立足本单位实际,采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精准监督。可以是参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嵌入式”监督,随时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可以是针对采购、基建、后勤保障等权力运行关键部门提前进行“提醒式”监督,如:防疫物资的采购、临时病房的建设和改造都需要启动应急流程,存在廉政风险;防护用品的申领和使用容易出现分配不合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甚至出现将防护用品私自挪作他用等违纪行为,纪检部门要有预见性的及早提醒。可以是与医疗、护理等业务部门进行“联动式”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专业问题。可以是聚焦防疫物资管理、社会捐赠等关键岗位进行的“点穴式”监督,尤其是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进行专项监督。全面恢复正常医疗工作后,可以是针对各楼宇入口管控和门急诊各诊区开展的“巡查式”监督,每天分时段进行巡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可以选派纪检干部队伍中的医生护士参与到防疫一线开展“体验式”监督,全面了解监督对象的职能职责、工作性质和工作流程,监督才能有的放矢。

3.完善制度,有效监督

医院纪检部门要聚焦风险隐患的关键环节,从具体业务流程入手,对照制度流程寻找问题、发现漏洞、提出整改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开展有效监督。要紧盯专项资金使用、防疫物资采购发放、临时工程建设、社会捐赠等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督促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真正把问题和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了医院防疫体系、应急预案、应急制度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针对问题短板,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完善医院的应急体系和各项应急制度。要强化政治监督,结合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和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以推进整改落实为主要抓手,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突破,建立健全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推进完善一批医院治理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做到科学、精准、稳慎、有效监督。

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立医院纪检监督工作的实践

疫情期间,医院纪检部门立足纪委的职能职责开展工作,在不妨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持“早、紧、贴”的原则,围绕疫情防控重点任务、关键环节,坚持“监督的再监督,提前的再提前”,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实施监督,为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

1.突出“早”

即早提醒、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纪检部门提前给相关职能部门发出书面“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开展“提醒式”监督。比如,对建造临时隔离病房工程项目,提醒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一定要做到合规合法。重点提醒并督促法务部门加强社会捐赠管理,做好登记签收,留存资料备查。又如,疫情发生初期,防护用品紧缺,重点提醒采购部门,应急采购防疫物资、设备等必须严格审核,做好登记汇总,并向党政班子汇报。要求防疫物资的申请、发放、领用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必须有签字登记,并会同采购、医务和护理部门督促整改。

2.坚持“紧”

紧跟国家和本市卫生健康部门的工作部署,紧跟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紧盯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风险隐患的主要环节,紧盯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实发挥医院纪检的监督保障执行作用。比如,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实行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极其严格,平时除了传染病专科医院,绝大部分医院都不会启用,因此医院在落实防控措施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处理等不符合院内感染控制的要求等问题,存在医疗安全风险。纪检部门会同医务部门、院内感染管理部门开展“联动式”监督,监督各处室,尤其是临床一线科室是否严格执行上级的要求,是否严格执行医院的防控方案,包括医护人员、门急诊窗口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各诊区的防护措施、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医疗废弃物处置、楼宇入口管理工作等等。比如,在巡查中发现门诊收费窗口部分员工佩戴带气阀的口罩,不符合院内感染控制要求,立即要求整改,并进行复查。对部分职工反映的口罩质量问题,立即检查采购部门的采购流程和有关证书,确认是合格产品后及时反馈给职工,做好解释工作,消除职工心中的疑虑。

3.主动“贴”

及时掌握医院防疫工作进展情况,深入一线、主动上门了解相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工作情况,主动寻找问题线索,甚至对“道听途说”的信息及时展开核查,及时有效监督。比如“听说”某科室(非I类科室)大量领取消毒洗手液,纪检部门立即进行“点穴式”突击检查,结果发现所传信息有误,予以解释澄清。疫情发生后,社会捐赠数量巨大、种类繁杂、渠道多源、管理多头,其中可能会出现捐赠方以定向捐赠的名义指定其利益关系科室作为受益方的不合规问题,存在廉政风险。纪检部门面对大量社会捐赠物资开展专项监督,主动协助法务部门简化捐赠流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操作步骤,做到收、发两条线。由法务部门负责捐赠物资的洽谈、审核和接收,汇总造册后汇报党政班子,并进行公示。接收的捐赠物资分为医疗类物资、生活类物资和资金类,医疗类物资转交后勤保障部门入库登记、发放,生活类物资转交工会登记、发放,资金类由财务部门入账,经党政班子审核同意后进行发放。纪检部门召集法务、审计、财务、采购、工会、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专题讨论,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明确责任,达成共识,形成会议纪要,并督促各部门予以执行。社会捐赠款物的信息公示、分配使用等问题,把关不严可能会引起社会舆论,存在舆情风险。为此,纪检部门参与工会部分捐赠物资的发放,监督发放范围和登记签收情况。随着正常医疗工作的逐步恢复,纪检干部采取“体验式”和“巡查式”监督,主动参与楼宇入口管理工作,重点监督各楼宇入口是否严格按照院感要求管控进出人员,每天高峰时段巡查门诊各诊区人员聚集情况、医生开诊情况、保安客服疏导服务情况、体温监测巡视员的工作情况等等,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和解决。

公立医院纪委作为基层纪检组织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作为根本任务,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开展疫情防控监督工作,坚决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到哪里,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疫情防控与日常医疗恢复“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猜你喜欢

防疫部门防控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豪华防疫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