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ZnO/Zn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制氢性能研究
2020-02-22王国宏
蒋 洁,王国宏
(湖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1 实验部分
1.1 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均是分析纯,实验所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2 样品制备
首先,通过溶剂热及煅烧的方法制备出ZnO花球。依次将1g硫酸锌,0.4g二水柠檬酸钠和0.5g尿素加入80mL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转移至100mL反应釜,溶剂热反应条件为180℃保温3h。冷却后分别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交替离心洗涤沉淀物,并于60℃条件下真空干燥12h。前驱体煅烧温度为300℃,保温2h,升温速率2℃/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ZnO花球。
其次,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ZnO/ZnS复合花球。先配制60mL不同浓度的Na2S水溶液,具体可根据ZnS/ZnO的物质的量比=0.5、1、1.5和2计算出Na2S的量[1]。然后再将0.1 g ZnO花球粉末分别加入配好的溶液,60℃、水浴24h。冷却后的沉淀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交替离心洗涤,再用60℃真空干燥12h,样品分别标记为:ZOS-0.5、ZOS-1、ZOS-1.5 和 ZOS-2。
1.3 样品表征
本文样品表征使用了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扫描电子显微镜 (JXA-840A)、透射电子显微镜(Tecnai G20)、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K-Alph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2600)、荧光光谱仪(FL-4500) 和电化学工作站(CHI660C) 等仪器[2]。
1.4 光催化活性与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分别将20mg的光催化剂、0.35 mol/L的Na2S和0.25 mol/L的Na2SO3牺牲剂分散到装有100mL去离子水的Pyrex三口烧瓶中,再通过搅拌、超声以保证样品在反应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为确保反应体系的厌氧条件,需先对悬浮液通氮气15min再对烧瓶进行密封[3]。反应时采用350W氙灯所发出的模拟太阳光作为光源,制氢过程以3h为一个循环,在单个循环过程中每经1h需用取样器收集1mL气体注入气相色谱(SP-7820,TCD)以进行产H2量分析。光电化学测试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C,Shanghai,China) 系统中进行,该系统分别包括以下三个电极:Pt对电极、饱和Ag/AgCl参比电极和FTO玻璃导电面涂有1 cm2样品膜的工作电极。另外,测试所用电解质为pH=7的1 mol/L Na2SO4水溶液,光源由规格为3 W、365 nm的LED单色点灯提供。
1.5 光催化活性与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DFT理论模拟计算利用了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CASTEP模块。Perdew-Burke-Ernzerhof(PBE) 泛函广义梯度近似(GGA) 被用来描述交换关联相互作用。分别设置450 eV和4×4×1为截断能和Monkhorst-Pack k点网格。期间,先选择2nm的真空层来消除周期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再进行表面模型的构建。然后,再由16个Zn、16个O原子和16个Zn、16个S原子组成了ZnO的(002) 晶面模型和ZnS的(111) 晶面模型。在几何优化过程中,模型的下半部原子是固定的,其他原子是松弛的。通过DFT理论模拟计算,已知真空能级(EV)和费米能级(EF)数值,则功函数(Φ)可定义为:Φ=EV-EF。
2 结果和讨论
用XPS比较和评价了复合材料与纯物质中表面化学态的差异,全谱及Zn 2p,O 1s,S 2p的XPS高分辨谱,表明全谱检测出的元素与样品化学成分吻合,皆存在Zn、O、S元素。根据图4 b,复合物ZOS-1.5的Zn 2p高分辨谱中结合能为1022.1 eV和1045.2 eV的两个峰分别归属于Zn 2p3/2和Zn 2p1/2[3]。与纯ZnO相比,复合物ZOS-1.5中Zn 2p的结合能偏移-0.5 eV,而与ZnS相比则偏移+0.2 eV。S 2p高分辨谱,ZnS在160 eV,161 eV和162.1 eV处分裂的三个子峰分别归属于缺陷态、S 2p3/2和S 2p1/2。上述XPS分析结果表明,ZnS与ZnO在复合时,电子将从ZnS迁移到ZnO从而使两者在界面处的结合更加紧密。
上述XPS结果表明在ZnO/ZnS复合材料内,ZnO与ZnS界面间存在较强的给体-受体耦合,即电子从ZnS转移到ZnO,基于自由电子的重新分布,ZnS表面带正电荷,ZnO表明带负电荷,从而形成从ZnS指向ZnO的内建电场[4]。
3 结论
本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锌分级花球,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法在ZnO表面原位生成ZnS,从而获得ZnO/ZnS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ZnS/ZnO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制氢性能(9.97 mmol g-1h-1)最好,说明ZnS的负载存在最佳值。ZnS的引入提高了ZnO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和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通过XPS分析、功函数计算和羟基自由基检测实验,验证了ZnO与ZnS在光照条件下的S型电荷转移机理。这种S型光生载流子迁移机理能有效提高光催化剂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