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的影响
2020-02-22曾永青陈晓霞苏晓玉
曾永青,陈晓霞,苏晓玉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惠州 51600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疾病的60%~80%[1]。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部组织血流中断、血液灌注减少,局部脑组组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患者出现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缺损症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年卒中死亡人数高达170万[2]。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较高,存活的患者也往往遗留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受限及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给患者本人及患者家庭均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另一方面,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属于一组锌依赖性蛋白酶,主要发挥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在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脑梗死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中风”的范畴,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优势明显,在临床上有悠久的历史[4]。本研究旨在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MMP-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期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②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西医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5],中医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证属气虚血瘀;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分。排除标准:①CT提示脑出血,以及合并脑肿瘤、颅内感染者;②院前已接受溶栓、介入等治疗的患者;③既往曾有卒中病史的患者;④合并急性、慢性感染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images/BZ_49_206_795_2273_862.png14(36.84)16(42.11)0.220>0.05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值38 38 20/18 22/16 0.213>0.05 63.46±11.73 62.28±12.56 0.354>0.05 61.63±20.15 59.51±19.96 0.662>0.05 147.23±20.16 145.65±18.65 0.435>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20 mg/d)调节血脂等治疗,同时予控制血压、降颅压、应用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药物组成:黄芪60 g,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采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量表评分范围为0~45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同时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静置30 min后使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留取血清将其放置于-20℃条件下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LISA法测定MMP-2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
images/BZ_49_206_3012_1206_3070.png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38 38 14.19±3.41 13.98±2.98 0.286>0.05 7.09±1.74 9.29±2.02 5.089<0.05 11.432 10.029<0.05<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MP-2、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MP-2、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在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a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MP-2、hs-CRP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MMP-2、hs-CRP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images/BZ_49_1273_1583_2269_1695.png9.20±2.59a 11.43±2.18 4.061<0.05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38 38 83.19±18.27 84.28±20.16 0.738>0.05 51.02±14.24a 63.47±16.35a 3.769<0.05 15.28±4.32 14.69±3.29 0.442>0.05
3 讨论
脑血管病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在我国均较高,是引起居民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疾病,且是第一位的致残原因[6]。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复杂,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关[7]。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反应被认为全程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8],且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再灌注损伤,导致继发性的脑损伤。CRP是临床最常用的炎症指标之一,主要由IL-6诱导肝脏合成,在反映机体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CRP还可以增加表达细胞黏附分子,加重内皮细胞和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导致梗死病灶周围血管的痉挛,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9-10]。目前临床上常用的hs-CRP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MMPs是一组蛋白水解酶家族,其在体内发挥的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外基质,而后者是构成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基本骨架,其被降解造成了血脑屏障和脑血管完整性的破坏[11]。其中MMP-2可以对Ⅰ、Ⅱ型胶原进行特异性降解,对血脑屏障的破坏作用较强。正常生理状态下,循环中MMP-2浓度较低,但是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血液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等均可以刺激胶质细胞、内皮细胞、星形细胞造成了MMP系统的激活,导致梗死灶局部及MMP-2表达与活性出现显著的增高;血脑屏障的破坏则可使MMP-2进入循环系统,引起血液中MMP-2浓度的升高[12]。ROSENBERG等[13]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3 h后MMP-2开始出现明显的增加,在5 d时可以达最大浓度。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治疗时,监测血清MMP-2、hs-CRP的变化对反映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于“中风病”的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是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因此其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14-15]。补阳还五汤是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经典方剂,方中黄芪重要以发挥大补元气的作用,进而帅血运行;且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具有促进肝脏蛋白生产的作用,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并增强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力;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活血而不伤血;其含有的黄酮、多糖、有机酸、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可以发挥广泛的药理作用,如可刺激造血相关细胞,又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还具有抗炎、保护神经的作用。红花、桃仁、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地龙则可以通络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红花可以发挥抗炎的作用,且能够改善脑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16-18]。蚓激酶是地龙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的作用[19]。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2、hs-CRP水平在两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也说明了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发挥其降低MMP-2、hs-CRP水平的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