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压宁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40例疗效观察※

2020-02-22李锐锋谌小丽裴金娜孙励娟

河北中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收缩压西医原发性

刘 静 李锐锋 谌小丽 裴金娜 孙励娟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河北 迁安 06440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患者居多,其发病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脏潴留过多钠盐、血管重构、胰岛素抵抗等多种机制有关,血压处于长期高压状态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受累,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则可明显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1]。目前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法,多采用对症降压治疗,并需长期服药,导致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2]。2019-08—2019-12,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压宁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40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我院心病科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5~65岁,平均(55.2±4.9)岁;病程3~16年,平均(10.1±2.2)年;高血压分级均为2级[3]。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2~65岁,平均(54.6±5.2)岁;病程2~16年,平均(9.8±2.6)年;高血压分级均为2级。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高血压分级为2级,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3 排除标准 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者;合并有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非洛地平缓释片(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73)5 mg,每日1次口服。嘱患者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避免激烈情绪波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降压宁方治疗。药物组成:桑寄生15 g,何首乌15 g,郁金15 g,葛根15 g,白芍9 g,槐花15 g,天门冬15 g,赭石12 g,黄柏15 g,赤芍12 g,三七3 g,钩藤15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 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2组血压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每日2次定时测量血压,包括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相关内容拟定,包括眩晕、头痛、腰膝痠软及五心烦热,根据病情无、轻、中、重的不同,分别评为0、2、4、6分。2组治疗期间均进行安全性监测,观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1.5 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下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4]。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比较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眩晕、头痛、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积分及总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眩晕、头痛、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积分及总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分,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眩晕、头痛、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积分及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积分及总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2.4 安全性观察 2组治疗期间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以中老年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以头晕目眩、头痛、项强、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为多发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0%以上[5]。年龄的增长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密切,而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中青年人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不良饮食习惯,增加了日后罹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其相关并发症如心、脑、肾损害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致死、致残率较高。原发性高血压西医治疗原则为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戒烟酒、增加运动量及降压药物治疗,其中降压药物治疗则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效果明显,临床一线降压药物主要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3]。非洛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但是部分患者存在药物不耐受,不能从体质角度调理导致血压持高不降等情况[6-7]。中医学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其独到之处,具有毒副作用较小,药物有效成分多元化,对病情更具有针对性,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8]。

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眩晕范畴,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情志不遂、年高肾亏、饮食不节、先天禀赋不足等诱发,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为标,阴虚阳亢是其基本病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同源,素体肾阴不足,肾水匮乏,水不涵木,肝阴耗伤,阳亢于上,或长期忧郁恼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阴虚阳亢,风升阳动,发为眩晕。《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清·林珮琴《类证治裁·眩晕》言:“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降压宁方是我们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方,方中桑寄生、何首乌为君药,二者均为补益水木、精血之品,补肝益肾,滋木涵水;钩藤、郁金、生槐米、白芍、天冬、赭石为臣药,助君药滋阴敛阳,重镇降逆,以助降压;久病入络,故佐以赤芍、三七凉血活血,使行血而不动血,凉血而不留瘀;葛根、黄柏为使药,葛根生津柔筋,黄柏引诸药入下焦肝肾,且助臣药清亢盛之阴火。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肝、活血清热、潜阳止眩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寄生有明显的降压舒张血管作用,还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9];何首乌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延缓衰老等作用[10];钩藤有降血压的功效,钩藤碱还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11];天麻素有降血压作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脉血流量[12];三七具有活血止血、镇静催眠、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耗氧等功效[13];葛根具有直接的血管扩张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血压下降,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4];黄柏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及扩张冠状动脉作用[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眩晕、头痛、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降压宁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收缩压西医原发性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两手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