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款诈骗方式分析
2020-02-21
案例
大学生小李想买一部最新款手机,于是通过QQ群转发的广告找到某公司的线上贷款平台。在提供了相关资料后,顺利办理了一笔5000元贷款。因小李无法按期归还贷款,导致利息越来越高,短短6个月贷款从5000元增加到十几万元。由于害怕,小李瞒着所有人,直到恐吓短信接连出现在家人、朋友的手机上,家门口也被泼上油漆,写上“欠债不还、天理不容”的字句。
最终,小李选择报案。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公司在一年内“套路”了700多名在校大学生。放贷人诱骗在校大学生签订金额不实的借款合同,以审核费、保证金为由扣除先期款项,伪造资金银行流水虚增放款金额,并进行暴力追債。最终,法院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对该公司11名被告人判处1年至8年不等有期徒刑。
分析
“校园贷”一般会通过微信、QQ、微博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或是在校园学生集中区域发布小广告,并宣称“无门槛、零利息、免担保”,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旦学生“上钩”,这些不法借贷公司会迅速为学生办理贷款,并通过设置合同陷阱、开具远高于贷款金额的借条、故意让学生逾期等方式“步步设套”。如果借款的学生无法偿还贷款,借贷公司或是主动为其介绍另一家借贷公司,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使学生们的债务越滚越大;或是采用电话恐吓、围堵拦截等方式暴力催债。
“校园贷”的危害
高额利息的还款压力
非正规互联网借贷一般可视为网络版高利贷。由于高利贷通常按月计息,如果利息按三分来算的话,那么一万元一个月的利息就是300元。借款期限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由于高利贷多数是复利计算,即为一月为限过期不还者,利转为本,本利翻转,越滚越大,所以本金加上利滚利,偿还金额非常可怕。
危害人身安全
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学生的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选择用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学生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引发犯罪行为
有部分大学生迫于还款压力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选择“上岸”拉别人“下水”,依靠放贷来填补缺口。更有女学生因为裸贷导致自己的不雅照和个人信息被泄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威胁受害人,并且敲诈钱财。
警方提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避免深陷“校园贷”陷阱的前提,同时还需保管好个人信息。学生们如不慎误入“校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不良“校园贷”诈骗的情形,应当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可通过“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举报通道”栏目举报、提供线索,或拨打110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