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2020-02-21
《考古学与史前文明》
【美】布赖恩·费根 著,袁媛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6月
本书第一部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考古学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考古理论到年代测定技术,从科学的发掘流程到全球各地的田野挖掘实践经验;第二部分详细梳理了250万年的人类史—史前人类如何从非洲扩散至全世界?为什么有些社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另一些则发展出了农业或是更高级的城市文明等等。
《苏秉琦、张光直、俞伟超论良渚》
良渚博物院 编著
科学出版社,2020年6月
本书收录了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张光直和俞伟超先生关于良渚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和重要讲话13篇。三位考古学家分别从区域考古、玉琮与宗教祭祀方面,以及文化衰变原因探讨的角度,对良渚文化及环太湖地区考古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书中还附有先生们珍贵的学术活动照片,是关于良渚文化及其相关研究的大家之作。
《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刘庆柱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
考古大家写给大众的中华文明史!三年策划筹备,饱含数十载学术思想结晶。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
《沙发考古随笔》
陈淳 著
商务印书馆,2020年7月
“沙发考古”源自美国的armchair archaeology,意指理论考古。但在中国考古学又叫锄头考古学,是动手动脚找材料的体力活。如果考古只限于挖土、辨认陶片和类型学研究,缺乏思辨精神和想象力,那么常常会变成“挖宝”。本书主旨正是倡议中国考古学加强科学思辨和理论素养的训练。
《伟大的考古学家与探险家:31个揭秘历史的考古传奇》
【意】马克·罗塞等 著,尚一墨 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
本书围绕重要的考古发现,介绍了发掘与探索的史实、秘辛、成果和伟大意义,并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照片、手绘插图和文物图片。包括埃及的沙漠、地中海的古老城市、中东的宫殿、古埃及文明、安第斯文明、迈锡尼文明等等。
《故宫六百年》
祝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5月
本书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为横坐标,以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穷物理
早期现代人扩散过程复杂 南北路线相差数万年
针对早期现代人的扩散问题,学界以往多关注沿阿拉伯半岛、印度、东南亚等地区扩散的“南方路线”并发表大量研究成果,“北方路线”扩散研究相对显得冷清。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古DNA分析技术的发展、新的测年技术应用、考古新材料的发现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现代人扩散的“北方路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团队在前期“北方路线”多项研究成果基础上,最近又与德国、美国同行合作,分别在专业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和《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了“北方路线”最新研究论文。研究指出,化石人类学、古基因组学、考古学等多方面证据显示,距今5万—3万年间,早期现代人曾沿中亚、西伯利亚、蒙古、中国西北地区等向东扩散,这一“北方路线”扩散晚于沿“南方路线”扩散(距今约12万—8万年)开始的时间。这表明早期现代人的扩散是一个复杂过程,在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扩散路线,并且扩散的机制和动因可能有所不同。高星研究员认为,早期现代人的扩散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且扩散过程中与不同人群的基因交流可能是常态,早期现代人在沿“北方路线”扩散过程中与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古老类型人类有过频繁的基因交流,揭示出古人类基因交流历史的复杂性,“提醒学者在讨论我们的直接祖先—现代人的起源和演化时应该更加重视区域复杂性和基因交流的频发性”。(孙自法,中国新闻社)
知文明
1.35万年前的迷你鸟雕像改写了中国鸟类艺术品创作历史
中国科学家与法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论文称,他们对2009年出土的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上一个微型鸟雕像及同层出土的烧骨与半成品进行14C测年发现,32个样品的年龄平均值为距今1.35万年,它们将中国鸟类艺术作品的最早创作时间提前了8000多年。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得益于特殊保存状态,研究团队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和微型CT扫描等先进分析技术,能够比以往更好地捕捉制作细节,重建旧石器时代雕塑家的艺术风格。分析结果显示,雕刻所用的这块骨干碎片来自中等大小的哺乳动物肢骨,从表面留下的清晰凿刻和研磨的痕迹推断,精心雕刻前这些骨头经过加热处理。当时的艺术家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切割4种不同的技艺,在物体表面留下了68个微小面。通过精心挑选制作工具,他们让创作的鸟类雕塑在较小的物体上达到了惊人的平衡和美感。(乔地,中国科技网)
愛尔兰岛新石器时代社会的王朝精英
新一期Nature中,Daniel Bradley和同事报道了对爱尔兰Newgrange通道式坟墓以及其他巨石遗址上的遗骸所做的基因组研究成果,带来了有关5000多年前爱尔兰社会结构的新认识。研究采集了44名个体的全基因组,发现Newgrange墓的一具社会上流成年男性的遗骸显示他是亲兄弟姐妹之间所生的后代。研究者还在另外两个主要遗址发现了这名男性的远亲。Newgrange墓中埋葬的人与其他基因组样本存在明显的饮食和遗传学差异,说明他们很有可能属于统治阶级,同时王室内部近亲通婚,以便让他们与其他民众区别开来。(Nature自然科研微博)
周代的文化认同与文学交流
在建构起以华夷五方为基本内容的天下观后,周人设计了一套职官系统来管理和沟通夷夏。在这一系统中,四夷乐官和象胥的具体职能与早期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四夷乐官负责对四夷之乐的传习和演奏,象胥负责对四夷之言的传译。通过对四夷之乐名称、演奏形态、制作过程及政治功能的考量,可以了解夷夏之间的音乐交流和文化互动;通过对象胥某些具体职能的考察,如礼仪场合的口语传译、四夷文本的转译书写等,可以反思夷夏之间的文化沟通和文本生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将四夷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华夏礼乐体系之中,突破了“夷夏之辨”所带来的文化封闭性,促进了华夏文化共同体的生成。(付林鹏,《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东周赵国青铜器
赵国青铜文化是东周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国青铜器可分为前后相连的四期,其中第一期约相当于春秋晚期,二至四期大致分别相当于战国早、中、晚期。赵国青铜器群在平面布局上分为晋阳组、邯郸组、上党组、代地组和北地组5个组群,反映着赵境之内青铜文化发展的地方个性和地域色彩。赵国青铜器群复杂的内涵结构与平面布局,决定了赵国青铜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区域文化共性与独特的自身文化个性。(张渭莲、段宏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6期)
汝窑的考古资料释读及生产体制探讨
宝丰清凉寺窑址于1987年被认定是汝窑遗址,2000年在清凉寺村发现了天青色汝官瓷烧造区。根据汝官瓷生产区与清凉寺窑址大窑区的关系,以及汝官瓷生产区的特点,表明汝窑是在高度发达的民窑基础上形成的贡御窑,是在北宋后期官府采购制度变革以后出现的由官方“置场”进行生产的,代表承包购买制度的手工业作坊。可能承担了“六尚局贡”的任务向宫廷贡瓷器。拣选后的瓷器仍可出售,不具有专供皇家使用的特性。(秦大树,《华夏考古》2020年第3期)
读天下
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7月14日,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北京召开。评审专家组从入围终评的49种图书中评选出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11种。此次评选出的图书,涉及领域宽广,在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研究、出土文献、科技保护、文物工作、普及读物等领域均有好书上榜。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按出版时间排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博物馆学概论》编写组编:《博物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谢辰生著:《文物何為》,中国文史出版社;吐鲁番市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新疆洋海墓地》,文物出版社;李伯谦、陈星灿主编:《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严文明著:《丹霞集:考古学拾零》,文物出版社;白云翔著:《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研究》,文物出版社;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译林出版社;袁靖主编:《中国科技考古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国家文物局编:《创新与启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文物出版社。(国家文物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