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金融支持

2020-02-21文云南省临沧市政府金融办党组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

文云南省临沧市政府金融办党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云南省临沧市属于典型的农业市,农业人口占58.1%,国土面积山区、半山区占97.5%,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较弱。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支持要素,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类金融机构都应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实现金融与地方共生共荣的双赢选择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金融行业的政治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金融部门给予重点支持,金融业也对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大作出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之后,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三农”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加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增强农村居民金融服务获得感。可见,新时代支持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各金融机构重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金融行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乡村振兴包含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美丽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等多方面建设,实施的项目数量庞大。各金融机构有效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过程也将是金融行业加快发展的过程。临沧市乡村振兴市、县、乡、村四级规划项目多达1.1万多项,这些项目中,有很多是金融部门可进入的项目。服务乡村振兴可以加快推动金融科技成果推广运用。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金融机构可以针对乡村振兴项目投入领域广、项目小、地点分散的特点,积极探索开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新业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网络、移动设备和金融基础设施覆盖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的金融服务技术在农村开展业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政府必将不断强化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化增信措施,有效化解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运用好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实施“集中担保,分散使用”“限额担保,周转使用”等灵活有效的担保模式,探索创新开展涉农业务,稳步扩大涉农贷款的覆盖面,在有效管控信贷风险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农民、农村各类市场主体获得更多的涉农金融服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金融行业给予鼎力支持。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共临沧市委、市政府决定,到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进展,与全省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与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围绕目标,包括万名干部“四个清单”规划家乡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沿边小康村建设的各类规划已开始编制实施。由于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投入能力不足,致使建设资金不足成为实施乡村振兴各类规划突出的瓶颈制约。2018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仅达71.4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达10756元。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必须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加快形成金融重点倾斜农村的格局。此外,农业“双重风险”特征需要保险机构介入农业领域,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效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金融行业支持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夯实农民增收基础。金融机构以建档立卡农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涉农小微企业等为重点支持对象,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项目推出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探索基金和融资互为补充、国营和民营混合发展的企业培育机制,由临沧市工业投资公司出资5100万元,与凤庆县政府一起组建混合所有制核桃坚果精深加工企业,补齐精深加工短板,促进果农增收;沧源佤族自治县设立1.47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采取“村党组织(村实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惠农e贷”“云糖贷”“云茶贷”“云果贷”“小微快贷”等金融产品服务“三农”。截至2019年9月末,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美丽乡村、高原特色农业等各“三农”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68.63亿元、37.71亿元、56.48亿元。保险公司探索发展价格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险种,开发出符合市内高原特色农业的创新型保险产品。如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沧中心支公司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金融创新精准扶贫项目,累计承保干胶8000吨,承保保费764万元,惠及农户2501户。

精准助推脱贫攻坚,确保实现脱贫目标。金融扶贫是国家实施扶贫政策的一个有效手段。临沧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增加扶贫贷款,并使扶贫贷款向贫困户和产业集中,在加大金融对脱贫攻坚的支持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9月末,全市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87.46亿元,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3.88亿元,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6.01亿元,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58亿元。积极探索“扶贫再贷款+”模式支持产业发展,至2019年9月末,扶贫再贷款余额4.84亿元,扶贫小额贷款余额6.32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4508户。全市51万户农户安全住房有保障,35.4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5.32%下降至0.81%。临翔、云县、凤庆、镇康、沧源、耿马、双江7县(区)已实现脱贫摘帽。

支持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建成美丽家园。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金融机构以14个特色小镇和102个旅游示范村建设作为支持重点,大力支持特色城镇、特色村落建设。截至2019年9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特色小镇建设贷款余额26.35亿元,比年初增加0.99%。整治农村环境,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一直是农民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的大事。临沧市各金融机构围绕“四好农村路”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农村“厕所革命”“两污”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加大金融信贷投入,有力有序扎实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旧村改造1129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400个。

持续增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动能

加快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深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支持商业银行立足普惠金融事业建立健全专营机制,完善专业化的“三农”金融服务供给机制。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按照各自职责定位,加大对乡村振兴信贷支持。鼓励支持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发挥其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基础较好的优势,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上做出示范。鼓励支持中小型银行优化网点渠道建设,引导农民合作金融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证券、保险、担保、基金、期货、租赁、信托等金融机构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各金融机构增加入网商户,增设ATM机具,提升惠农支付“点到站”工作,加快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

加快运用金融科技成果。创新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科技与农村金融规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及应用,把积极推动互联网知识、金融知识下乡作为一个关键性、基础性措施来落实,尽快提高农民和农村各类市场主体运用互联网手段解决金融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结合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在确保“三农”投入的基础上,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继续提供服务“三农”的“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之外,以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为出发点,不断推出能满足农民和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多样化需求的金融产品。

加快创新信贷风险控制模式。抓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金融机构、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四位一体”的农村信用服务体系,逐年增加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数量,扩大授信农户覆盖面和授信规模,实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共同推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放大效应,加强政府增信机制建设,探索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担风险的可持续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农村担保体系,逐年扩大农业信贷担保风险补偿金规模,大幅提高农民和农村各类市场主体贷款的可获得性。做大做强农业担保机构,优化农业担保业务。目前应把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作为工作重点,重点解决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担保难、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

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作为对冲农业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应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引入农户、经济组织、财政、担保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联保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及补偿机制。加强政策性保险的宣传,丰富创新保险品种,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保障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稳定。继续探索发展价格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险种,扩大玉米、甘蔗、商品林、核桃、坚果、橡胶、能繁母猪等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农业产业参保面,争取实现辖内政策性保险尽可能覆盖。规范农业保险业务操作,完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档案真实性、完整性,解决理赔难题,使参保的农户和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不因重大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