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幼儿园的音乐活动

2020-02-21黄桂月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心情树叶

□ 黄桂月

新课程理念中, 幼儿是教学中的主体, 老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是沟通幼儿与音乐的桥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老师就像工程师一样用自身的艺术魅力感染幼儿, 把幼儿带入音乐的艺术殿堂。 激发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 应让多媒体和网络成为老师教学的好帮手。

一、 童化自己, 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默契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那么孩子和老师之间就必须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 让幼儿能积极地、 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 教师首先要“童化” 自己, 和孩子拉近距离, “以童心唤童趣”。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 对那些抽象、呆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 所以, 在教学中就用生动、 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沟通。 通过灵活的眼神、 活泼的语气、 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亲切得像自己的好朋友, 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 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 创设唱歌的情境, 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讲述故事, 引发兴趣。

儿歌虽然词语不多、 篇幅短小, 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 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 情节、 语言、 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幼儿园的幼儿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 因此, 在教学中应把歌词变化为幼儿喜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 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 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 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 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语言创设情境, 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 不经意地使用语言,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性,但当老师巧妙使用语言, 便会发挥神奇的妙用。 如学习歌曲《雪花和雨滴》 时, 老师吹白色碎纸屑, 问: “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 “沙沙沙, 轻轻飘下来。” 音乐充盈着整个教室, 幼儿竖起耳朵, 捕捉着每一个音符, 寻觅音乐中的信息, 此时, 调低音量, 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雪花和雨滴的美景, 给幼儿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 那迷离的音乐和撩人的语丝交织在一起, 牵着幼儿的情思与遐想, 将幼儿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仿佛听到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仿佛看到雪花和雨滴在嬉戏的情景。 这样便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创造情境互融、 互补, 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教《小树叶》 这首歌时, 出示PPT, 引导幼儿观察树和树叶的颜色, 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对PPT内容的了解。 有的叶子飘落到地上, 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 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 幼儿一下被里面的情境吸引住了。 幼儿七嘴八舌地说, “老师, 你看那空中的叶子好漂亮, 像黄蝴蝶在飞舞。” “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得好远哟, 他们要飞到哪里去?” 幼儿议论开了。 我看幼儿对风吹树叶飘落这一情景很感兴趣, 于是提出建议, 请个别小朋友出来扮演小树叶飞舞的样子。 在活动中, 让幼儿学会产生联想, 体会小树叶飘落下来离开妈妈时的心情: 伤心、 难过与无奈, 春天要回到妈妈怀抱时欢快与喜悦的心情, 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情感共鸣, 体验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

4.完整欣赏歌曲, 感受歌曲情景, 了解歌曲内容。

(1) 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欣赏完后提问: 你们听到这首歌唱的是谁呀? 小树叶! 小树叶在秋天要到哪里去, 什么时候回来? 猜想小树叶离开妈妈和回到妈妈的怀抱心情一样吗? 为什么? 引导幼儿进行拟人情景的联想: 如果你们离开了妈妈, 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 你愿意吗? 心里有什么感受? 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妈妈的身边, 你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 幼儿自由回答。

(2) 完整播放第二遍音乐,尝试用不同动作表达不同心情。

欣赏完后提问: 秋天到了,小树叶要离开妈妈, 它们离开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慢慢飘落, 落下的时候很缓慢, 轻轻地飘下来。引导幼儿说出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那我们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请自由表现一下吧。 请表现好的示范一下。 提问: 小树叶发出“沙沙沙沙” 的声音, 好像是在说什么? 它们说话时心情怎样? 引导幼儿说出心情状态: 勇敢、 欢快、 愉悦、 高兴, 然后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他们的心情。 小结:小树叶有不同心情的动作表现。

5.分段欣赏歌曲, 感受歌曲里两段歌词不同吐字的方法: 连贯、缓慢与断顿、 跳跃。

(1) 听歌曲第一段, 然后提问: 你听到歌里唱小树叶怎样了?你怎么听出来的? 秋风起来了,小树叶怎么了? 你听到歌里是用怎样的声音唱出伤心、 害怕的心情? 可以怎样唱才能让别人听起来感到伤心害怕? 引导幼儿用连贯、 缓慢、 低沉的声音, 轻轻地表达害怕、 难过的情绪。

(2) 听歌曲第二段, 启发性提问: 第二段和第一段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听到歌里唱小树叶怎样了? 你怎么听出来的? 你听出歌里是用怎样的声音表现快乐、勇敢的心情的? 怎样唱出沙沙声表现快乐勇敢的心情? 引导幼儿用断顿、 清脆的声音, 跳跃地表达勇敢、 快乐的情绪。 示范用断顿、 跳跃的吐字方法演唱。

6.学唱歌曲, 用连贯、 缓慢与断顿、 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达歌曲不同情绪, 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 亲密之情。

(1) 播放音乐, 师幼一起跟唱, 熟悉歌词与旋律。

(2) 集体分段练习, 用连贯、缓慢与断顿、 跳跃的吐字方法学唱歌曲。

(3) 集体分段演唱, 用有变化的情绪、 表情唱歌, 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 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的情绪。

(4) 小组扮演角色演唱, 练习不同的吐字方法和表情。

(5) 集体演唱, 用连贯、 缓慢与断顿、 跳跃的吐字方法, 用有变化的情绪、 表情唱歌, 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 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的情绪。

7.节奏铺路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骨架。

每首歌都有各自不同节奏和节拍, 它们或舒缓、 或欢快、 或活泼、 或抒情, 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 这时就需要幼儿进行节奏型的学习, 拍节奏并借助于律动, 让幼儿感知节奏的美妙。

三、 激发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 要激起幼儿的兴趣就必须要关注幼儿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认真备课, 了解重点难点进而解决重点难点, 了解并设计好幼儿的兴趣点, 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幼儿学习兴趣, 把枯燥的音乐课上得生动有趣。 激发幼儿兴趣需要想尽办法去做,可以用图谱或丰富的画面内容, 把难懂的节奏练习变成好听的儿歌;可以把枯燥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 把难唱的歌曲在律动舞蹈中学会。 学生喜爱音乐, 是因为他们对音乐感兴趣, 音乐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所谓“乐即是快乐”。 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式只有一个, 就是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采用生动有趣、 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教材, 运用灵活多样、 适合幼儿参与的教学方法, 创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教学环境, 以及使用鼓励性、 发展性的评价方式等, 幼儿的兴趣定会高起来。

四、 给幼儿找回上好音乐课的自信。

要走进幼儿的世界, 就要给幼儿多一点微笑, 跟幼儿交朋友,给幼儿多点鼓励和自信。 许多的幼儿不是不喜欢音乐课, 而是对音乐课没有信心而失去兴趣的, 这就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关注。 不管是谁都不喜欢面对一个严肃的、整天板着脸孔的人。 幼儿更是如此, 微笑不仅给幼儿留下良好的印象, 还能给幼儿信心和勇气, 这是老师应该做到的。 而要走进幼儿的世界, 就要弯下腰来, 与幼儿站在同一世界里, 体验他们的快乐, 感受他们的需要, 这样才可能知道幼儿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课。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老师的“教” 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建、 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幼儿的学。 这一理念是建立在“老师中心” 上, 强调老师作为教育的主体, 幼儿通过老师的传授去获取知识, 因此幼儿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 久而久之有的幼儿便对音乐课失去了自信。 现代教育的理念, 强调幼儿的学, 以幼儿为本, 从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 所以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

五、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 “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 支持、 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在组织音乐活动中, 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参与, 积极表现。

如在《爱护小树苗》 音乐活动中, 对于能力强的幼儿, 要鼓励他们独立创编游戏情节、 动作,要求游戏情节、 动作尽量丰富;对于能力中等的幼儿, 要求他们编出的游戏情节、 动作简单完整;对于能力弱的幼儿, 要引导他们编出简单的情节。 在鼓励、 指导下, 幼儿的创编热情很高, 他们每个人都体验到了成功, 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从而有力促进了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游戏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音乐课心情树叶
树叶的不同称呼
天天有个好心情
一片树叶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心情
稚趣心情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