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真情关心关爱 扎实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2020-02-21本刊通讯员
今年以来,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民工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时出台了《达州市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2020 年工作要点》,确定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强力督导落实,为扎实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保证。
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全市人社系统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树立“一切为了农民工”的工作理念,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成效显著。今年6 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了达州市农民工转移就业、专车专列、渠县维权救助、达川区走访慰问、宣汉县疫情防控工作。
围绕疫情防控,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真情关心关爱,全方位提供政策支持。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人社系统闻令而动,主动作为,迅速制定出台农民工疫情防控、服务保障、援企稳岗保就业、缓缴社保减负担、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等20 余个政策性文件,第一时间发布《致全市广大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和《致全市用工企业的公开信》,真情关心关爱农民工朋友,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持帮助。认真落实务工人员外出前健康检查服务、农民工返岗服务保障、社保政策执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等措施,为全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服务保障。
建立健全机制,工作专班高效运转。疫情发生后,全市人社系统及时成立农民工安全返岗就业工作专班,抽调骨干力量组建返岗就业、统计督查、宣传报道三个工作组,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全面启动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工作。建立以县为主体的责任片区,市级分片“挂包”联络,明确四名同志每人“挂包”两个区县,定向开展业务指导、工作调度和信息交流,动态掌握农民工出行需求,为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形势、果断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强化四轮驱动,全面推进返岗复工。全市指导各地设立健康服务站点390 个,为返岗就业者出具健康证明133万人(次)。主动对接深圳、厦门、福州等38 个集中劳务输入地区,了解当地企业复工复产、疫情管控、通关手续等内容,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便捷。先后与浙江温州、丽水、台州等10 个地区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在达州设立联络点,便于两地开展劳务合作。开展“从家门到厂门”一站式服务,储备应急客运车辆260 辆,开行专列12 趟、专车421 班次,运送农民工1.44 万人,有序转移农民工就业121.84 万人,居全省第一位。通过网络发布岗位、视频面试、在线签约及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方式促进农民工返岗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9608 个,托底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9060 人。组织各类用工企业提供岗位15 万余个,向845 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2028.62 万元,稳定就业岗位6.04 万个,帮助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创业2 万余人。
加强统计督查,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建立农民工等外出务工人员“日统计、日调度”制度,每天统计汇总转移就业、出具健康证明人数等情况,累计向指挥部报送《达州市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情况统计日报表》32 份;先后4 次深入县(市、区)开展实地督导,主动与交通、卫健和火车站等部门(单位)沟通协调,有效解决联动机制不畅、信息共享不足以及健康证明服务进度缓慢、返岗出行交通困难等问题。
坚持多方发力,全力保障稳定就业
创新开展线上培训。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受阻,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市人社、就业系统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大胆创新,着力开展中小企业线上技能培训,纵深推进全市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截至目前,全市上半年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11876 人,其中线上培训4599 人,占总人数的38.7%,实现了线上技能培训重大突破。2019 年至今,全市已使用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资金1951 万元,其中2020 年拨付资金443 万元。
深入推进就业扶贫。认真落实就业扶贫15条政策措施,以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扶贫载体建设、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就业扶贫三项重点,紧抓“四个一批”,确保就业扶贫取得实效。依托“一库五名单”数据库,持续抓好数据动态更新,全市贫困劳动力数据库入库39.3 万人,动态更新率74%。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平台,组织小型现场招聘会,将岗位送到乡镇、村社,先后举行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47 场(次),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活动124场(次)。加强扶贫载体建设,累计建成县级就业扶贫示范村120 个、市级就业扶贫示范村14 个、省级就业扶贫示范村7 个,打造就业扶贫车间56 个。
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通过职业指导巡回公开课、企业现场宣讲等方式促进应届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举办校园双选会、公共招聘进校园、“战疫送岗校园行”等活动,先后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招聘岗位9000 余个。举办“中国创翼”“邮储杯”创业创新大赛,全面营造创业创新浓厚氛围,打造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全市建成创业园区(孵化基地)28 个(其中省级园区6 个),鼓励支持创业促进就业。开展“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采取就业见习基地排查、扩大见习基地、灵活安排三个月到一年见习期等方式,不断扩大见习人数规模。
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出台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实施细则,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向失业人员阶段性发放失业补助金。深入推进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制定困难企业认定办法,加大稳岗返还力度。疫情期间,全市向845 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28.62 万元,惠及职工6.04 万人。
强力保障工资支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强化协调联动。市、县及时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人社、发改、财政、住建、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多次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和推进会议,分析当前工作形势,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安排全市治欠保支工作,并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纳入对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达州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纲领性政策文件,为抓好治欠保支提供了政策支持。
加大政策宣传。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主动深入到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宣讲政策,与企业就合法合理用工深入交流谈心,与农民工就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以及如何通过正常途径维权等情况进行交流,促进劳资双方和劳动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稳定。
开展欠薪排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排查行动,着重检查监督总承包企业直接或受委托发放农民工工资、总承包企业和业主建立做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承包企业按月足额实名实人发放工资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无欠薪四项指标完成情况。对检查发现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违规问题依法及时处理。2019 年以来,共检查用人单位1446 家,补签劳动合同955 份,督促建筑工地设立维权告示栏26 个,强力推行在施工现场实行实名制度、工资支付制度、工资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张贴上墙36 幅。目前,在建项目均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通道,实现了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分别建账核算及用工信息的及时录入。
各方协调配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鼓励已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入户城镇,并为农民工子女入学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统筹安排农民工子女到城区相应小学或初中入学。对于城区部分学校确实无法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由教育部门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统筹安排到相邻学校入学。实行“四个统一”管理,即与城镇学生一样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同时,将已经落户的农民工纳入地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同等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