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江堰市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和发展状况

2020-02-21肖良杨麦琦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3期
关键词:都江堰市创业者农民工

文/肖良 杨麦琦

为研究成都都江堰市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生态和发展状况,调研组对全市14个农业乡镇15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对5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及20名待创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对政府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走访。

当前现状

创业者情况转变。女性创业者不断增加,创业者初次创业年龄逐渐年轻化,创业者中大专本科学历不断攀升。

创业目的变化。现在返乡创业由以往的“被动创业”转变为“主动创业”。

创业模式的变化。早期返乡创业以农业种植、养殖、农家乐为主,目前为文旅农旅结合发展。而合作模式也从单打独斗为主到现在的村镇服务、校企合作、社会资本参与,一二三产业结合。

原因分析

一是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返乡创业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创业资本,接受创业培训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结合驱动农村传统产业形态发生裂变,农业功能不断延伸拓展。

二是返乡创业金融支持。返乡人员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储蓄、民间借贷、金融机构和政府财政支持四个渠道。都江堰市就业局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融资服务平台,市农林局建设“农贷通”平台,有效解决返乡创业人员在金融机构贷款难问题。同时引入社会投资,帮助返乡创业企业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

三是返乡创业政策支撑。都江堰市政府统筹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做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在资金、税收、能源、建设、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着力构建多层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打造“15分钟”公共便民服务圈,在涉农社区建成8个标准化技能培训点位,培育培优乡村振兴实用型技能人才。

四是打造创业孵化平台。依托本地资源嫁接外地市场,打造创业孵化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产品销售、商贸流通等城乡各类服务业及线上乡村旅游等休闲观光农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镇为基础,建成3个省级、1个成都市级、2个都江堰市级创业孵化园。

五是优化创业环境。依托旅游产业优势,挖掘创业资源,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基地,利用本土资源的比较优势推动返乡创业。强化国内外深度合作,引进重大项目37个,总投资达1400余亿元,开创高质量发展全新格局。开展各类创业活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思考及建议

加强创业培训,倡导企业家精神。鼓励结合本地农业、旅游业发展项目,创办家庭农场、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树立典型,引导激励返乡农民工增强创业愿望。切实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培训和职称认定评审工作,不断壮大和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专业水平,将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贯穿整个创业活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落实创业贷款政策,破解融资瓶颈。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进一步完善“农贷通”平台,推动土地经营权和林权顺利进入金融市场实现抵押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破解创业者融资瓶颈。

发挥政府主导,农业发展纳入全域规划。不断优化返乡创业服务能力,提供高水平的返乡创业硬件基础和软件服务“双重”保障。抢抓“西控”机遇,坚持全域旅游战略思维,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以休闲创意农业为发展方向,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食品供给、生态、生活、休闲、教育以及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猜你喜欢

都江堰市创业者农民工
都江堰市:社保服务“贴心暖心”
都江堰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都江堰市:突出“四心” 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
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