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来中国“富强”价值目标培育践行的基本经验

2020-02-21张美君

社科纵横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目标建设

张美君

(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天津 30019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历史使命,这也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和价值诉求。70年来,“富强”价值目标的内涵不断丰富,践行“富强”的理论与时俱进,践行“富强”道路更加清晰,践行“富强”的制度逐步完善,践行“富强”的文化逐步形成。回顾、梳理我国“富强”道路的探索与实现历程,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价值目标培育和践行的经验,对在新征程上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依据中国国情制定富强目标

富强作为价值目标是理论化的、抽象的,抽象的理论若要指导实践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这就是从价值目标到现实目标的转化。这样一个转化是非常重要的,转化正确,则能按照正确的方式推进,并最终实现目标,但若转化错误,就可能无法达成目标。因为追求“富强”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中国人民对更好生活的需要使得我国必须把实现富强作为首要目标,但是追求什么样的“富强”和如何实现“富强”却考验执政党的能力和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认为,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富强的中国必须是现代化的工业化国家。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P143)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实现扩大再生产,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当时,我国面临着恶劣的国际环境,不优先发展重工业,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生产低下的困难局面,势必难以顶住外部的压力,尽快工业化也是为了保障国家完全。所以,我们党把工业化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内涵,看做是富强国家建设的初始目标是合理的,也具有必然性。但是,建设工业化,我国一方面极度缺乏资金,另一方面极度缺乏技术,而且这两个方面,我国很难从国际上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为此,我国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着力,从生产方面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运用国家的力量,将有限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消费上厉行节约,尽可能减少消费资料的增长,由此,中国共产党提倡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确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艰苦奋斗。但是在实际践行过程中,我们党并不完全按照这个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一个时期曾经追随苏联用钢产量作为指标赶英超美,以此实现国家的富强,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并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并没有随着工业基础的增强有明显改善。尽管,这一时期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还是没有让中国富起来。富强目标与中国实际国情发生一定的脱离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清醒估计中国现实国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富强目标。他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2](P164)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美元左右,居世界后列,科学技术水平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这样大的历史差距,又面临着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等因素的制约,在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特别是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是不可能的。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邓小平对国家发展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调整的意见。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2](P194)立足中国国情制定富强的初级阶段目标,这样增加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利于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共同的富强目标团结一致。

为了推动富强目标的践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把富强目标继续分解成一定时期更可操作和实现的任务。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功实践,使邓小平确信翻两番的目标能够实现,中国可以在20世纪末建立一个小康社会。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21世纪。从1984年5月起,他多次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水平以后,“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我们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3](P57)十三大报告将邓小平的“三步走”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全党的共识确定下来。上世纪末,第二步富强目标实现,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随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别制定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接下来的30年的富强目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继续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对第三步发展战略,特别是从“第一个百年”到“第二个百年”之间的强国目标进行了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道路

有了具体的富强目标后,最重要的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之前有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希望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实现国家富强,不但没有让中国富起来,还把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认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3](P14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国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丰厚的物质基础以及不断增加物质财富的能力是富强的核心要件。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看,只有生产环节的劳动才会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那么,中国的富强之路必定要扩大生产,增加生产环节的劳动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使得整个国家的工作以增加生产为核心,尽可能激发所有能够利用的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乃至行政资源投入到生产中。1980年1月,邓小平郑重指出:“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2](P249)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的坚决态度和有力推动,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才始终放在经济建设上。江泽民把坚持建设以经济为中心当做我们国家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原则。1992年10月,他郑重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解决什么问题,都不能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都要为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一条要成为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4](P255)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推进,他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5](P536)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6]

(二)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活力

富强不是一个终点价值目标,而是一个过程价值目标,不是说我们在一个时期富强了,然后这个国家就会永久富强下去。这样的过程价值目标特别需要有推动其不断前进的动力,这个动力应该能够打破阻碍发展的一切观念、体制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中难以达到目的,必须经过改革,开放也是改革,目的是通过改革开放搞活中国经济。邓小平在谈我国现阶段国家发展目标时,历来强调两方面:一方面认为自力更生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立足国情,从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可能性来进行思考、选择、规划。改革开放后,制定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富强目标即独立自主地思考中国发展。另一方面认为对外开放对实现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他说:“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3](P117)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我国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他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3](P237)

此后,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无不毫不动摇地都坚持改革开放,并对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给予高度评价。习近平认为,“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抉择堪称第二次革命。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7]还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8]

(三)形成基本路线并坚持不动摇

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实践证明,我们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改革开放的道路是正确的。党的十三大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深刻强调和系统阐发党的基本路线,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四大之后的历次党代会都高度重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且把党的基本路线视为事关党和国家生命和人民幸福的根基。我们党在提出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第一,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加完善,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布局相一致;第二,对基本路线的整体性把握更加全面,基本路线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内容,包括领导力量、依靠力量、中心、基本点、精神状态、奋斗目标,自提出以来,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有认识的深化和内容的拓展;第三,对基本路线的科学性认识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自信;第四,将坚持基本路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全面阐发,仔细阅读报告内容,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有许多相似。这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我们党提出的基本路线,已经从理论上的提出和坚持变为成功的实践,即形成了一条道路。今后中国的发展将坚定不移地坚持这条道路,同时实践的成功也论证了理论的科学性。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改变命运。对于中国独立探索出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9]

三、理论创新为富强目标践行提供指引、拓展空间

富强是中国近代以来许多人士的奋斗目标,从清末的统治者到孙中山无不希望中国富裕强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但我们在富强的道路上却走得无比艰难,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才真正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理论上的创新为富强的实现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原本束缚人民主动性、积极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实现富强的方式路径等因为理论的创新而得以丰富,人民的活力得到激发,因而形成个人追求富裕与国家富强同频共振的局面。

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从理论上明确中国处于什么样的阶段,这是对中国国情最基本的判断,准确判断才能制定准确的富强目标和实现富强的政策。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3](P252)这样的一个理论判断,正确地定位了中国的发展方位,清晰标明中国发展的起点,让中国共产党彻底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能够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由此,中国的富强目标和实现富强的道路完全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由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来检验国家富强的程度。

理论越先进,表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深刻,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的活动空间越大。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这样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无限大空间的理论创新成果。改革开放前,我们更多地是从经典著作和苏联的建设模式中认识什么社会主义,比如全面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平均分配等,这些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条条框框。条条框框等于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先画了一个圈,然后人们只能在圈内活动,这就束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力,管得太多、管得太死,以至于经济停滞。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简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原则和目标原则,这种简化带给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效率的提升和活力的激发。中国共产党能够摆脱更多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无谓争论,抓住机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聚精会神搞好经济建设。这样的原则也为国家制定富强政策提供了广阔空间的同时,有利于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为了致富敢闯敢拼的中国人,才有了逐渐富强的国家。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有制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关系的变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福祉。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改变单一公有制形成,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认识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更自觉的遵守市场规律,大大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是对资源配置的方式进行了理论创新,打破了社会主义必须采用计划调节资源的思想禁锢,开辟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能够更加高效地配置资源。改革开放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计划,尽管这种配置方式比较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初期的情况,为我国集中资源发展基础工业奠定了基础。但是计划经济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能力较弱,不利于最快最有效地将资源配置到需要的地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将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化,能够快速地配置资源变得极为重要。

四、制定践行富强目标的正确策略

合适的目标,正确的道路,先进的理论,再加上准确的策略,共同促成富强目标的培育和践行。准确的策略主要体现为抓住了发展经济、富强国家的关键点,这样的策略最主要的是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还一个就是科教兴国战略。

(一)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

正确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我国实现富强非常重要,公平有利于人民在富强之路上团结协作,效率也非常重要,可以加速实现一定水平的富强,尽快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公平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更注重分配领域的公平,全国人民都处于一种较低的生活水平之中,贫富差距不大。但是,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倾向会传导到生产领域,导致劳动者追求劳动力的低投入。实际上,每个人的劳动能力是不一样的,劳动力资源最大程度发挥才能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这就是改革开放后,提出让一部分、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必要性。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就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他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2](P152)邓小平所说的“大政策”,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邓小平还强调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具有优势资源的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尽快发展起来,比如沿海地区,从而积累富强经验,带动其他地区学习和发展。根据邓小平的这一不平衡发展理念,我国分别制定农村和城市不同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按照一样的发展模式生产,也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如何让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民帮助后福地区和人民,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构想。1988年9月,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3](P277-278)这样,邓小平就为解决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战略构想和策略方针。

世纪之交,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党中央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缩小地区差距,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江泽民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对此,全党全国上下要提高和统一认识,同时要精心研究、统筹规划,科学地提出大开发的政策、办法、实施步骤和组织形式等。”[10](P341)本世纪以来,党中央继续完善地区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对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都提出了新的振兴发展战略,同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根据地区特点、贫困原因,精准施策,多种方式,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社保兜底等,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人口脱贫,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

(二)科教兴国战略

人力资源一直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要素,特别是中国的富强深受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近代以来世界上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科技发展与国家崛起密切相关。英国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德国、日本借助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迅速崛起,美国则因为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占据领导权而实现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强大话语权和领导权。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让中国快速追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科技的创兴带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创新,只有占据经济发展动力源的前沿,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P40)他认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978年3月,他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重申:“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2](P86)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靠培养与使用人才。邓小平强调:“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第一位的就是科技队伍的管理使用问题。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3](P17-18)正是基于对人才在实现国家富强目标中作用的深刻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3](P108)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此,邓小平强调:“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3](P120)自此,中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无不强调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政党等。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列为新发展理念中位居第一的理念。

五、中国共产党强大引领力和组织力保障富强目标践行

纵观中外历史,不乏将“富强”做为奋斗目标的国家和政党,但是真正能够实现富强目标的却不算多,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庞大而又贫穷落后,实现富强极为不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富裕的道路上出现过失误,但也纠正了错误,引领人民走上正确道路,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在培养和践行富强价值目标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主要发挥了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不管是制定什么样的富强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一旦发现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或者说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那就及时调整富强目标和实现富强的路径。立足于人民的富强目标,不论何时人们都会与共产党一起不懈奋斗。第二,顽强的自我革命精神。时代总是在变化,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国家富强目标实现的因素。而做到与时俱进并不容易,是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抛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甚至是自我割弃已经获得的利益。但也正是因为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才使得富强价值目标一直有正确理论做指导,使得全国人民能够与共产党团结一心,统一思想,共同努力实现富强。第三,规划完整,计划执行连续。中国富强价值目标的践行最大的特点是有完整的规划,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将这些规划变为现实,富强也从目标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11]

猜你喜欢

现代化目标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