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语境下民俗旅游产业优化策略

2020-02-21赵晓庆魏范青吴价宝

社会科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者中国梦

赵晓庆,魏范青,吴价宝

(江苏海洋大学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旅游产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锐意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举措和一系列重大工作贡献出强大力量,成为肩负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党和国家事业的突出“践行者”。如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摆脱传统旅游业中唯“经济指标”是从、“大干快上”“大拆大建”等失衡化发展思路,而是紧密结合自身产业要素,关联融合相关产业要素的超出一般消费产业拉动价值的“多维产业”,在带动旅游目的地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同时,还带来了当地居民收入提升价值、环境生态价值、文化品牌价值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多项良性社会效应。可以说,旅游产业为我们的“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凝聚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力量”,“融合”成为其有效动能,而“文化”则成为其制胜法宝。

民俗旅游作为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中集“融合”动能与“文化”制胜于一体的代表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便步入大众视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大地上的一些民俗村落、民俗城市和民俗园区就吸引了多批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多年来,民俗旅游在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发展,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符号体系的“异文化”体验地。随着旅游产业现代化的迅速推进,民俗旅游中这种微缩化的蕴含某种族群或社区历史意蕴的地方民俗文化逐渐被纳入民族国家现代化话语之中,使得民俗旅游也兼具了构建人民文化自信、促进社会稳定、强化文化教育和树立国际形象等功能与意义,这些形成功能与意义正是能够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一、民俗旅游在“中国梦”语境下的价值输出

习总书记多次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对“中国梦”的构想与阐释,深刻诠释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美好追求。“中国梦”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宏伟蓝图,更是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做好“中国梦”与“百姓梦”“基层梦”相连接,民俗旅游便是其相连相助的重要节点,而“中国梦”恰是民俗旅游丰富文化内涵,提升精神价值的重要保证。

(一)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而产生的活动,民俗文化在我国各地的呈现形式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作为口头传承的语言艺术,诸如传说、史诗、歌谣、谚语等;包括作为动态传承的表演艺术,诸如傩戏、傩舞、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歌会、庙会等;还包括各类民间工艺,更是数不胜数,诸如泥塑、陶塑、木雕、石雕、砖雕、竹刻、刺绣、剪纸、印花、漆画、油纸伞、脸谱、布艺等。”[1]。它们通过各种艺术样态与形式留存了下来,又在传承与发展中深深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并且已经成为表达样式繁多、雅俗共赏的民俗旅游内容。可以说,当今文化旅游已经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正好满足文化旅游的这种综合性需求,成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中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

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以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以及景观、商品和品牌设计的吸引点,并能够通过一定的文化差异性、体验性和本真性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模式,在文化表征的意义上揭示当地的丰富民俗文化内涵,在赋予旅游产品和服务文化认同价值的同时,使旅游者能够通过旅游活动获得增长民族、民俗知识,增强民俗文化鉴赏和审美能力,提高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同与信心,进而推动当地优质民俗文化传统在民俗旅游产业中的传承发展。

民俗文化之所以成为民俗旅游产业开发的核心资源,缘于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间性、独特性与多样化的文化表征经验共同构成的旅游吸引特质。这些特质能给予旅游者陌生化和新鲜感。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各地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人员在开发模式上容易倾向于借鉴相似的行业成功典型。这种模仿式开发在本质上与民俗文化内涵相悖,因为“民俗”的约定俗成,只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才能实现,并不能将其视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规制因素,所以不同地域的民俗旅游在发展模式和具体实践上其实是很难相互借鉴的。我国各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独特性甚至是唯一性,而民俗旅游对其呈现形式自然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正是民俗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优势。除此之外,民俗文化资源本身就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表现形式上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因此,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核心与主体。

(二)“中国梦”语境下民俗旅游的价值提升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2]。但在全国各产业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开拓创新的语境下,民俗旅游应积极发挥其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在“中国梦”核心目标实现路径中的实践影响力和文化驱动价值。

“中国梦”语境下民俗旅游对地域精神的发扬与提高。地域精神来源于地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并深深地根植于其中,但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形态,地域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习俗。在文化输出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意义上,对旅游目的地地域精神的发扬与提高是民俗旅游产业建设和生产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些地方的旅游管理者意识到地域精神与“中国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中国梦”语境下,原本在民俗旅游的发展中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所呈现的地域精神,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野得以不断提升和发展,成为能够切实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地域精神。其主要表现为通过各种主流宣传活动的开展,有效动员人们自觉地践行地域精神,强化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比如,“广东、湖南等省的宣传部、社科联纷纷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梦与地域精神的学习宣传。黑龙江大庆市则将大庆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促使大庆精神在当地民众的头脑中化根,激励他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中国梦的实现做贡献。”[3]地域精神彰显了时代特色,民俗旅游则以民俗活动体验等形式将优秀地域精神的辐射面与影响力不断扩大。

除了对地域精神的发扬,民俗旅游与“中国梦”核心目标的对接也增强了民俗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话语权”。对民俗旅游而言,能够进一步提升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与跨地域旅游活动交流中的价值和影响力,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增强文化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者在民俗旅游活动中所体验的“异文化”不仅是个人化的体验,还被整合到地方精神与地方印象,对于国家而言,增强民俗文化话语权即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各地打下坚实的文化和教育基础,这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增强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推动民俗旅游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一步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二、民俗旅游的当下发展与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民俗旅游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领与扶持下蓬勃发展,以文化遗产及小镇、民俗风情、宗教祈福、博物馆等形式为代表。据调查显示,仅2019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出游人次1.12亿,“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受访者分别高达出游人次比例的54.33%、32.36%、38.24%、37.23%和42.91%。”①数据来源于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不仅充分体现出其经济效益,同时也是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应用与推广发展以实现“中国梦”核心目标的重要动力。不容忽视的是,民俗旅游在目前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转化,这势必会制约民俗旅游自身产业优化升级。

(一)民俗旅游产业化现状

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民俗旅游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推进,民俗旅游也在不断助力推进“中国梦”核心目标的实现。在经济产业间文化交流和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的指导下,我国各地民俗旅游努力从各个角度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文化影响力与行业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与形象。当前我国各地的民俗旅游发展中对民俗文化与承载其民俗艺术形式的展示基本上做到了“动静相宜”、形式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被各地典型化或微缩化为民俗旅游景点或景观,比如,杨家埠的年画、哈尔滨的冰雪节、无锡宜兴的紫砂制作、广东的赛龙舟、徽州三雕艺术、恩施土家族的转角楼民宿、陕北的剪纸、贵州苗族群众的传统服饰、甘肃庆阳的香包等。这些在旅游者眼里的“异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符号,有的甚至成为地方政府宣传的“地方名片”。在整体的形式规划上,我国各地民俗旅游主要集中体现于博物馆、主题公园和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景区等发展模式。这些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内容和内涵进行挖掘和利用,形成了民俗旅游的多样化发展。

第一,原生自然模式。主要针对具有丰富的典型性民俗文化的村落,以亲近自然生产生活和聚焦村落古朴建筑形态等为民俗旅游基本内容。自然和古朴是原生自然模式的民俗旅游所追求的建设和宣传效果,因此原则上除去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的增加建设以外,对民俗村落自然基调与人民生产生活状态不需要更多的加工改造。该民俗旅游模式的优点是以相对少量的资金投资,换来旅游者体验民俗旅游产品的真实感,能够自然地接触和体悟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而节省的开发费用可以支援当地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开展原生自然模式民俗旅游的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如土家族吊脚楼村寨、广东连南三排瑶寨、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等。这些村寨虽然民俗文化相对丰富,但许多地区交通并不便利,民俗旅游开发的介入大多开始于地方的交通建设,为当地的基础建设带来极大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民俗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与抵触。

第二,主题公园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一定区域范围的民俗因素整合集中,通过主题公园内的统一化民俗氛围、景观构建和产品设计,突出当地的民俗风貌与内涵,如中国民俗文化村、深圳锦绣中华等。相对于民俗旅游的原生自然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就如一个个或一系列原生自然模式的微缩化复制景观,通常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展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样貌。这一模式在景观塑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想要集中地表现出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与精神,并且不歪曲民俗文化方向和不减弱其教育意义,就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主题公园内静态的景观塑造和动态的表演类项目。

第三,复古再现模式。这种模式在内容上是通过旅游开发者和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合作,对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整合与再现当地依然传承或已经失落的民俗文化,如无锡的唐城、杭州的宋城、吴文化公园等。这种模式对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传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能够让旅游者产生一种“时光倒流”新鲜体验。在这里民俗旅游不仅满足了旅游者领略和认同当地民俗文化的需要,还能够培养旅游者的文化自信与地域认同。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问题

文化旅游市场在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和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双重转变下正得到进一步细化,民俗旅游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仅要在产业竞争中有所突破,还要在市场和需求转变后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那么,对当前产业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将是寻找未来产业突破路径的重要步骤。

第一,民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性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俗旅游的发展在尊重目的地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以及合理利用目的地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我国旅游产业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化手段整合和包装文化资源以吸引旅游者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具体的“现代化”包装过程中或呈现方式上,部分旅游开发者无视淳朴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以纯粹的商业化开发对民俗旅游产业进行规划与建设。以至于有时为迎合当前旅游者的大众消费观念,有意将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进行“大众化”重构。此外,由于对民俗文化特性的传承意识和保护意识薄弱,通过复制开发模式,编造和拼凑本地区并不存在的民俗文化,甚至还有将蕴含传统民俗民居文化的居民聚居区拆除改造为现代建筑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第二,部分地区民俗旅游在开发设计中缺乏创新意识,出现同质化现象。在“中国梦”语境下,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热门词汇,一些地方政府与旅游企业有意识地促成与推动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与生态农业等第一、二产业联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但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又有意识地加快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及各产业资源整合配置的速率。因此,部分地区的民俗旅游都倾向于采用直接、单一的移植模式进行共融发展,以此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以实现“快生产,快收益”的经济效益。这种共享经济模式并未因地制宜地对民俗旅游进行特色化运营,而民俗文化旅游的文化意蕴的呈现需要一定的生存土壤,导致出现了大量趋同性的民俗旅游产品与服务。这种缺乏对民俗文化的差异性、原创性和创造性的产业融合模式,在根本上难以给予旅游者更加新颖和别致的感官体验,也无法充分释放自身的旅游吸引力和文化驱动力,使大量民俗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资源出现闲置与废弃,造成投资与发展环境不断恶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

第三,在“中国梦”语境下,融合共进不仅是我国人民需要遵循的共同目标,也是旅游产业中各要素需借鉴的。当前仍有部分民俗旅游地在民俗文化的发展与旅游产业的进步之间各自为政,并且同行业间恶性竞争逐渐显现,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共享互利的发展实践受限。当面对利益最大化或者风险最小化时,经济效益驱使下的旅游产业、民俗文化产业以及生态农业产业之间,实际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之前相对孤立与漫散的产业样态,即使达成了一定的发展共识,也因为缺少实质性的规范和管理机制而缺乏相关的约束力与执行力。在这一背景之下,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如以次充好、低价削价、捆绑销售等不当竞争现象,由此也扰乱了民俗旅游市场的相关秩序。

三、“中国梦”核心目标导向的民俗旅游产业优化策略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目标,一方面是继续发挥我国各地民俗文化资源禀赋的优势,实现民俗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应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规划,对民俗旅游产业不断地进行优化升级,以此进一步平衡民俗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突出民俗旅游产业的文化交流意义

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旅游产业总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民俗文化同样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两面性。民俗文化伴随着我国地方历史的演进一路走来,其中多数饱含“原始性”的美和价值观,这些具有一定普遍性价值的精神内核是民俗文化最为真挚的所在;同时这种精神内核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能够随时代的发展通过地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地丰富自身,并创造新的附加值。如今在民俗旅游产业的时代性构建上,发挥其文化交流和价值观输出便是其时代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另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将是全国人民以及各行各业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共谋发展的结果。社区居民作为民俗旅游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其文化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俗旅游中的文化输出效应,如果民俗旅游地居民普遍没有一个好问文化心态,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俗旅游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民俗旅游的社区居民文化心态是其在与来访旅游者以及旅游者所持的外来文化在旅游目的地产生一定交集的情况下的态度和心理。社区居民文化心态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第一,民俗旅游产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会对旅游目的地附近的社区居民的文化心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起始阶段,能够给当地社区带来一些有利的经济效益和工作岗位,社区居民会对旅游投资者和旅游者怀有热情和感激,并在与他们接触和交往中保持热情友好的态度。当民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尤其是在游览高峰期,当地社区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有可能会受到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干扰和冲击,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顾虑或抵触情绪。比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古村落里,数量巨大的旅游者一方面会对当地的交通和生活带来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对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特殊文化信仰的不熟悉,在一些行为方式上违背或冒犯了当地较普遍的民间信条、规范与信仰,有可能严重影响到社区居民的文化心态,从而让他们对民俗旅游的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和不满的情绪。同时,由于不同文化间交流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社区居民的文化心态会有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地理环境、经济形势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居民的文化心态产生了多样性。要对民俗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文化心态进行协调,确保当地人民在心态和生活上与民俗旅游发展步调的和谐统一,才能保证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到不良文化影响而出现的居民心理落差及否定自身文化的现象,从而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奠定基础。

(二)坚持民俗旅游发展的全面创新

创新是民俗旅游产业优化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中国梦”这一核心目标的重要手段。旅游产业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人类的刚性需求,是人类出于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活动。因此,推进民俗旅游的产业结构优化,需要从“中国梦”这一核心目标出发,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工艺、设计、内涵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多维度的创新,提升旅游者的旅游品质,实现民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工艺创新

在当今旅游产品市场中,流水线、模式化的旅游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旅游者日益提升的购物需求及审美意趣,具有“工匠精神”的个性化手工作品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追求。“工匠精神”是传承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石,是“中国梦”内涵中最符合民族意义特征的代表,“工匠精神”即需要精湛的技艺做支撑,还需要民族精神做外延。设计者与创作者一方面需要锤炼自身的技艺,在产品制作方面精益求精,传承民俗文化中诸如剪纸、年画、刺绣、木雕、印染等民间技艺;另一方面需要推陈出新,将传统民间技艺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赋予其新的活力,吸引旅游者购买。加速旅游产品流通速度,加大旅游产品流通规模,扩大民俗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设计创新

民俗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包括产品的包装创新与产品的材料。目前民俗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已经有意识地在产品包装上融入民俗元素以吸引旅游者购买。然而很少能够与时下的流行元素相结合,增强对年轻旅游者的购买吸引力。这一方面可以参考故宫博物馆的相关举措,即在旅游产品目录中新增受众较多的美妆产品——口红。故宫系列口红是与知名美妆品牌合作推出的,口红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国清朝后宫妃嫔的服饰花纹,而且针对不同膏体颜色设计不同的包装外观。故宫系列口红为民俗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指导性的引领,即新时代的民俗旅游产品需要在继承传统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兼容并蓄,适当融入流行时尚元素,以此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3.内涵创新

中国的民俗旅游蕴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倾向于象征性与意境性,因此,如何将其提炼成具有创新性的符号元素成为民俗旅游产品设计者需要解决一道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民俗旅游文化内涵已经形成其固定的代表元素,基本已经被旅游者所了解,所以更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优化,以满足旅游者的心理期待。例如上海传统国货品牌百雀羚设计的二十四节气海报,将每种节气具化为一位“女神”,针对该节气的自然特征为“女神”构建形象,突出宣传产品的某一项功能。一方面满足了旅游者对于上海精致、时尚的旅游期待;另一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气的内涵与化妆品不同功能相结合,实现了民俗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创造性转化,为实现民俗旅游产业优化提供了基础支撑。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民俗旅游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民俗旅游行业已经逐步由传统旅游方式向现代方式递进,即“智能旅游”方式。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民俗旅游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优化民俗旅游产业的必然趋势与必然特质。根据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2018中国红色旅游报告》显示,驴妈妈旅游网平台“旅游游客的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00后占比5%,90后占比8%,80后占比24.9%,三个年龄层占据总人数的37.9%。”[4]可见国内旅游者的主要群体已经由60、70后开始转向80、90后,而这一群体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较多、较广的同一群体,所以,民俗旅游产业的优化不仅不能忽视新媒体技术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还要对其加以合理应用,促进民俗旅游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首先,引进大数据技术。与人工相比,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对于旅游者喜好、需求、意向等数据的收集、筛选、整理、推送等过程,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减少时间投入。民俗旅游从业者可以根据大数据结果精准筛选旅游意向者群体,有针对性的投送营销广告与建议。可以与新媒体平台的携程网、去哪儿网等旅游app合作,向搜索过民俗旅游相关信息的用户推送本地的民俗旅游产品或是返程旅游者所发布的游记;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旅游产品促销活动,以此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应当关注本地的机票、酒店等打折、促销信息,与其合作设计行程,并将其推送给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出行的多种选择。另外,还可以与视频网站进行合作,发现对民俗文化影视剧感兴趣的群体,将其发展为本地民俗旅游的潜在客户。

其次,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目前,智能手机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率最高的电子设备。“数据显示,26%的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7小时,21%的人每天使用手机在5-7小时之间,29%的人使用时间在3-5小时,20%时长在1-3小时,只有4%的人时长不超过1小时。”①统计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提供报告.可见利用智能手机app应用进行民俗旅游的营销是优化民族产业结构的必经之路。利用多种自媒体平台抖音、快手、B站、微博、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综合发力,制作当地民俗旅游产品的相关内容,例如游记、行程建议、美食分享、出行直播等,扩大旅游目的地民俗旅游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旅游目的地也应当及时更新智能旅游的服务设施,引导商户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智能收款方式;教会商户利用自媒体平台提供建议、服务等等,实现民俗旅游的智能化建设。

自媒体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更是进一步推进了全球化进程,利用自媒体平台宣传民俗旅游文化同样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举措。知名自媒体账号运营者李子柒,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分享四川绵阳当地的传统美食与服饰,该系列视频在全球性的自媒体平台youtube引起热议,每一个单独的视频都获得了千万以上的点击率。部分外国的观看者纷纷留言表示李子柒的视频使他们得以了解、接触到真实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并产生出强烈的到中国旅行的意愿。李子柒的成功并不是个案,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应当放眼全球,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民间力量的支撑。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旅游者中国梦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