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昌县:强化农民工创业就业扶持着力打造脱贫攻坚“新引擎”

2020-02-21李明聪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昌花椒劳务

2019年,巴中市平昌县人社局坚持把扶持创新创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主抓手和主路径,深入实施“回引工程”,累计回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2.8万人次,发展各类产业项目1100多个,带动1.8万农户及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县人社局先后荣获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先进县、全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因地制宜”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一是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向园区聚集,在园区开辟众创空间、创业创新孵化器、创业示范园区等专门区域,建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新创业平台1个,累计孵化培育企业180余家。二是围绕全县两个“3+1”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返乡创业者因地制宜发展茶叶150余家、花椒200多家、生态养殖130余家、乡村旅游360多家。三是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平昌特色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引进电商企业27家、物流寄递企业44家,为创业创客的产品营销、物资运输提供了便利平台和快速通道。

“量体裁衣”构建扶持政策体系。一是落实财政扶持、税收减免、土地保障等27条创业扶持措施,支持双创基地建设、优质项目扶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累计兑现回引创业补助资金1.5亿元。其中,兑现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扶贫基地等创业补助资金240万元。二是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发展担保基金、创业担保基金和分险基金“五大基金”,量身定做“双创贷”“创梦贷”等金融产品,为创业者提供各类贷款达2.4亿元。三是按照政治上有地位、事业上给荣耀、经济上得实惠的原则,从优秀农民工中选拔后备力量、选拔村居干部。先后培育1300余名种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业主,引进农村特需人才、职业经理人2000余名。

“真帮真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一是依托县、乡、村三级人社服务平台,开设“双创”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一站式从简从快办理相关手续。二是依托县职中、通用职校和定点培训机构,先后组织农民工等人员开展科技、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和返乡创业提升培训等900余期,共培训5.5万余人次。三是依托平昌青花椒采摘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活动,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浙江省青田县“华侨之乡”的外商外贸优势,多形式多渠道推介产品商品,助推“平昌产”“平昌造”出川出国,平昌1.6吨青花椒首次出口意大利,获得良好反响。

实施回引工程,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出台创新创业扶持办法,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奖励1.5亿元,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6300多万元。2019年,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485人,投资规模达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实体项目132个,投资25245万元,产值11162万元,带动吸纳就业人口3.2万余人。

搭建就业平台,劳务输出转移就业。一是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等专场招聘活动,搭建对接平台,累计推荐农民工就业3.8万余人。二是搭建劳务输转平台。依托10个劳务基地联络处和25个农民工服务工作站,常年提供就业推荐、培训登记、劳动维权等异地就业服务,与浙江温州、青田等劳务输出地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组织农民工转移就业达12.5万人次。三是搭建园区就业平台。鼓励园区企业吸纳就业,向东城物流园、施迈电器等园区企业推荐就业2000余人次,兑现吸纳就业奖励20余万元。

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就地灵活就业。围绕花椒、茶叶、生态养殖+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白酒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两个“3+1”产业和“五小经济”“川厨师、川焊工、川妹子(保姆)”等劳务品牌,累计组织各类培训600余期,培训8.7万人,培训后,依托“六大产业”载体吸纳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达6.8万人。

加强部门联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强化人社、工会、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动,设立农民工工资兑现保障维稳办公室,实现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案件受理、调查核实、协调处理“一站式”办理。2019年和2020年春节期间协调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300余件,协调兑现农民工工资1800多万元,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予以立案办结4件,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移交公安机关3件。

猜你喜欢

平昌花椒劳务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2018年第23届韩国平昌冬奥会比赛主要场馆
再见平昌,相约北京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安利助力平昌冬奥会
走进平昌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摘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