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语寿阳方言里的几种规约化构式*

2020-02-21温锁林

语言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寿阳规约构式

温锁林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387

提要 文章讨论了寿阳方言中三种特殊的规约化构式:一种用来表示否定,一种用来表示劝止,还有一种是表示悔怨。这些构式均出现在交际互动的应答句中,其共同特点是均未直接使用表示否定、劝止和悔怨的词语,其语义是利用规约化的语义解读间接表达的。文章详细地描述了几种构式的使用环境与条件,对其规约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并解释了其表义的机制与特点。文章描写的虽然仅是寿阳方言,但这三种规约化构式在晋语中具有较强的地域共性。

1 引言

说话就是言谈者之间的互动,而对话是最常见的语言互动方式。在晋语寿阳方言的交际互动中,有不少规约化构式(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s)。一种是规约化的否定构式,如“说的、你说得、谝昂吧/嘞呢”;一种是规约化的劝止构式,如“可说、起开昂吧”等,专表劝止;一种是规约化的悔怨构式,如“不是来(来)”专表埋怨与后悔。这些构式均出现在交际互动的应答句中,其共同特点是均未直接使用表示否定、劝止和悔怨的词语,其语义是利用规约化的构式义间接表达的。

所谓规约化构式,就是在会话语境中通过构式化了的规约义(构式义)来表意的极简句式。规约化构式不同于普通构式:

1)形式的规约化,即都是极简的非完整句(零句)而不是如“把”字句、“被”字句、双宾句和致使句等句法成分都相对齐全的整句。

2)语义的规约化,即不是通过显见的句法语义成分来表达语义,而是借助规约化的构式义来表达。

3)极高的语境依赖度,一般构式都既能用于书面语,也能用于口语,且构式所表达的语意离开具体语境也基本不受影响,但规约化构式必须在口语交际的具体语境中使用与表意。

4)规约化构式形式上像词,但所起的作用却相当于一个句子。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规约化构式,虽然都具有表意的间接性,但是比直接的表达能起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也更能体现话语表意的弹性。这三种规约化构式在晋语中具有很强的区域共性,很值得关注。

2 三种规约化构式及其特点

2.1 规约化否定构式

寿阳方言中有一些惯用的格式,虽然并未用否定词,但却是专门表达否定的,这些格式已经高度习语化、规约化,而且总是用于对话情境的应答句中,表达对发话者观点的否定,本文称之为规约化否定构式。“说的、你说得、谝昂/嘞”就是此类否定构式。下面分别以举例的方式来进行描写解释。

2.1.1 “说的”

“说的”总是在与对话者互动的语境下使用的,而且都以独立的形式出现,“说的”也可以后附其他话语,以对做出否定的原因、条件、目的等进行说明与解释。例如:

(1)甲:你三十岁哩了昂吧?

乙:说的。明年就四十哩,还三十岁嘞呢!下辈的吧昂。

(2)甲:快回昂,老娘娘老太太们跳舞有甚好看的嘞!回的迟咾了教你老婆啳骂唵呀。

乙:说的。我老婆捏人家才不啳我嘞,顶多哩咧咧上三两句。

(3)甲:这来这么重的石头你可荷拿不动,看努着出力太多太猛而受内伤你。

乙:说的。起开!我搬起来给你看看。

(4)甲:你荷咾这搭些些这么多馍馍嘞?一个人能吃咾?

乙:哎,说的。才四个就多嘞?再有两个也能吃咾。

例(1)-(4)乙的话语都以“说的”作为说话的打头语,都是对甲所表达的意思的否定。那么,“说的”何以表达否定?它要否定的到底是什么?众所周知,对话就是言谈者之间的互动,说话人如果感觉到对方所说的并不符合真实情况或不如自己所料,一般采用直接否定的方式进行应对(不/不是这个这样唵/你说的不对/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也可以采用“说的”来间接表示否定,直接否定与使用“说的”的间接否定在同一语境下都可替换。表面上看,“说的”并不含有任何句法语义上的否定要素,但它暗含了否定,因为这种间接否定的方式类似于普通话中“看你说的”,所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并没有说出来的“我并不认同你说的| 我不同意你说的意思”或“看你真怎么说的嘞”。可见,“说的”表达的对对方观点的不同意、不认同的意思是从“看你说的!| 看你说的些甚嘞!”这样的表达式经省略而来的。(1)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提醒。由于表否定的“说的”这种格式在寿阳方言中有着高度的规约性,所以,我们将其称为规约化的否定构式。特别指出的是,“说的”作为规约化的独立构式表达否定时,“说”需要重读,音长也要比表达言说义时稍微拉长一点,“的”总是轻读的。

与“说的”表示否定的意思相配合,在“说的”前还常常伴随着叹词(如例5、6),也可直接在“说的”后加语气词(嘞)(如例5、6),甚至还可前加反问句(如例7)或祈使句(如例8)。例如:

(5)甲:我觉得他今儿来不咾。

乙:哎!说的嘞。老王捏说来就一定能来,他可不是个随便答应人的人。

(6)甲:你不要看这天阴得,说不定一阵阵就又晴出来哩。

乙:哼!说的嘞。不看西梁上那畔的那边,倒下开雨咾唵,圪且等待不咾半刻钟哩。

甲:昂,真个是兰了啊的合音,咱们赶快回昂,要不咾咾还要教雨给截住嘞。

(7)甲:可不能借给他钱唵,借给他你可不用结记的能要回来。

乙:甚兰?说的。我早就不和他来往哩,谁还能借给他钱嘞?

(8)二哥,你今儿可得给我把车的自行车留下兰,我要去县儿县城找同学嘞。

乙:去去去!说的。不看天气吃凉粉,你不知道我还得接你二嫂和小娃的嘞?要不咾你骑大哥的车的昂。

例(5)中的叹词“哎”[ai215]是提示性的,并非应答性的“哎”[ai53],这个“哎”是表达异议的前奏,声调先降再升且拉得很长。(6)中的“哼”也是表达不屑、不同意态度或语气的叹词。(7)中的“甚兰”是一个反问句,大体与普通话中的“什么呀”对应,是交际互动中表不同意、否定态度时常用的反问形式。(8)中的“说的”前还附加了一个表示禁止与不屑的祈使性小句“去去去”。我们看到,这些叹词、语气词,或是前加的反问句与祈使句,在表达情感态度上与否定性的“说的”前呼后应,相互配合,使得“说的”的否定比一般的直接否定形式显得委婉而留有回旋的余地。另外一个情况也须指出,那就是构式“说的”中间还可以加进一个不太文明的“”字,这个脏字的插入,用粗鲁口气与态度(所以一般很少在庄重与正式的场合使用,更不能对尊长者使用)来传递出对“说的”否定的强化,“”在晋语中已经普遍用为镶嵌于句中表达强烈的不屑、粗鲁口气的情态成分。例如:

(9)甲:甲:老五的二小的今年要高考嘞,你说今年能考上大学昂。

(10)甲:你不是说今儿不能来跳舞哩?我还准备找个人替你嘞。

2.1.2 “你说得”

寿阳方言中“你说得”可用在应答句中,专门表示对对方已经做出的或正在进行的言语行为的否定。由于“得”与“的”发音近似,人们常误记为“你说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产生与“说的”同出一源的错觉。事实上,二者的来源不同。“说的”是从提示性的“看你说的!| 看你说的些甚嘞!”一类格式中经词语的省略而来,故而在表意上仍然保留了原来句子里提示的性质。而“你说得”是从评价性的“你说得如何如何”(你说得多来难听嘞!| 你说得一点点道理也没拉!)这类格式中省略后面的评价成分而来。另外,二者读音上的差异也很明显,“说的”中的“说”重读且语调加长,“的”发轻声。而“你说得”中重音落在“说”上,“得”不读轻声,且时长上比做补语标记时稍稍拉长一点。再者,“说的”与“你说得”后面可带语气词不同:“说的”后只能加语气词“嘞”,而“你说得”后只能带语气词“唵呀”,不能带“嘞”。最后,“说的”常常可以不带主语使用,而“你说得”必须带主语“你”,离开主语“你”则不能独立使用。可见二者有不同的来源。“你说得”在寿阳方言中也已经高度规约化,习语化,也是表达否定意义的常见构式。例如:

(11)甲:二大大大娘可不待见她女婿汉女婿嘞,她家儿每天吃白面大米,她女婿汉一来,尽给吃的些粗粮。

乙:哎!你说得!人捏不待见她女婿汉莫非待见谁唵?她女婿汉黑毛儿人名得咾糖尿病哩,就能吃个粗粮。尽是操的些甚的闲心嘞!

(12)甲:捏那老汉汉可笑人嘞,七十多哩倒,听说又结咾婚哩。

乙:你说得!人家他小的儿子在美国嘞,那女的是他小的给雇的保姆,一个人过时光也挺可怜的,后来就凑成一对对哩。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13)甲:今儿我可不和你栽种哩唵,浑身疼得不行,都快直不起腰来哩。

乙:你说得!一动弹就要工钱!谁不累嘞?

以上三例中,说话人乙很明显不同意甲的意见,开口就用“你说得”,意思与“你说得可难听嘞、你说得可有问题嘞”等基本一样,因而可以进行同义性替换。可见,“你说得”是对发话人所表达的意思做出的对立性反映,而不管发话人表达的是肯定意见还是否定意见。这种出现在对话情境答句中的否定性构式,由于要与发话者的观点进行有效互动,应答者既要察言观色,又要表明己见,从“你说得”后小句就能看出来。应答者用“你说得”对发话者的观点表达了否定后,随即用后附小句来表明事情的真实情况,凸显事实与发话者所述观点不一致,对前面刚刚做出的否定意见进行辩护、提供事实的支撑。因此,“你说得”除了否定之外,还具有较强的申辩性。

应答句中“你说得”这种缺省性结构,利用了句子的语音来对话语的意思做了暗示:既通过把焦点重音落在“说”上,以突出“你”说的话的不合理性或“说”话方式的不妥当性,又利用“得”发音时的延时效果暗示说话者心中的不满,让“你”自己来体会说话者对“你”表达的话语的否定意见。“你说得”还有一个变体,那就是在“你”前再加一个“看”字,这个“看”完全是一个提示性的动词,表达“提请关注”的意思,与普通话中的“看你说得”意思基本对应。但是,加“看”后句子的重音还在其后的“你”上。例如:

(14)甲:刘二那人面情软,以前做咾对不住你的事,这回可不好意思求你嘞。

乙:看你说得!那都是哪一辈子的事哩?再怎我也是他姐夫。

(15)甲:我对他还是不放心,撩风踢足不稳重的样子,一点点也不稳重。

乙:看你说得!捏谁没拉个变化嘞?况且他给我打过保票做过保证的,说非要干出个样儿来。

(16)甲:可怎也不用再招惹他哩,吃亏就认咾昂,行唵不行嘞?

乙:看你说得!老二毛他能把我怎咾咾怎样呢?这社会又不是没人能管他,他也不能平白无故无任何理由就欺负我老婆。

“看你说得”在规约化程度上没有“你说得”高,更没有“说的”高。因为“说的”除了可在中间加个脏字(如上例9、10)、后边加上一个语气词“嘞”外,并无别的可在结构上扩展的可能,所以,规约化程度最高。而“你说得”的规约化程度就稍差点,不仅中间还可插入一个“这话”(“你这话说得”),还可以前加提示性的动词“看”(“看你这话说得”)。二者的不同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你说得”与“说的”的来源并非同一。“你说得”的虚化路径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由评价句“你这话说得X”(你这话说得多难听嘞! | 你这话说得多教人讨厌嘞!)演化为焦点缺省式的“你这话说得”;第二步,省略“这话”,形成规约化程度较高的否定构式“你说得”。规约化程度增高的过程,也是构式中词语不断减少的过程。

2.1.3 谝昂/嘞

“谝”在晋语中用得比较普遍,有三种常用的意义,一是表示闲聊胡侃(他们两个今天谝了有两个钟头);二是表示哄骗(快和我说说你是怎把你老婆谝回来的嘞);三是表示说瞎话骗人(这小的可不实诚嘞,半句话也听下上,尽是谝嘞)。在对话中,如果不同意对方话语的意思,也常用“谝昂/嘞”表达否定。“谝昂”是祈使性的,表示“你就继续胡诌吧”,意思与表意方式有如时下东北话的“忽悠,接着忽悠”;“谝嘞”是断言性的,意思与表意方式有如普通话中的“胡说”。可见,“谝昂”“谝嘞”中的“谝”来源于“谝”的第三种意思“说瞎话骗人”,两种规约化构式在对话中表达的都是否定的意思。例如:

(17)甲:我夜儿在地儿动弹劳动碰上一大群野猪,可把我吓咾个半死。

乙:谝昂!哪儿来的野猪嘞?捏就甚也能叫你碰上。

(18)甲:你今儿前晌去哪儿刮乱跑的来?我寻咾你半天也寻不见。

乙:谝昂!我打早清早砍了一担榆枝的,八点半就在后背院儿后院儿喂牛儿起牛圈嘞,一前晌也没拉出的。我怎没拉见你来?

甲:昂,我没拉到后院儿找你,敢情你就在家儿嘞?

(19)甲:我先不能喝酒唵,给我倒上这搭些些这么多酒做甚唵?

乙:谝嘞!前两天你在福寿园和海英的喝咾还算少嘞?醉汹汹地连你妈也认不得哩。今儿就不喝哩?还说不喝酒嘞!哄鬼嘞。快喝昂!

(20)甲:这两天肚儿可不慰贴舒服嘞!今儿我就不去丽鑫庄园吃饭的哩,你们去昂。

乙:谝嘞!我看你是怕出钱嘞。可说不用你掏钱,人家张林义请客嘞。

“谝昂”和“谝嘞”是在互动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的对答语,表达对对方观点的否定,已经成为寿阳方言中表达否定的规约构式。不过,由于它们属于不同的句类,祈使性的“谝昂”可以前加“你就”形成主谓齐全的祈使句式“你就谝昂!”而断言性的“谝嘞”可以前加“你尽是”形成主谓齐全的判断句式“你尽是谝嘞。”另外,两种规约化构式都能在“谝”后加个粗字“”形成“谝昂”“谝嘞”,由于这个粗字的加入在表达否定的同时给构式增加了一层粗鲁口气。与“说的”一样,这种带有粗鲁口气的否定方式一般只有男性说话时才用,女性很少使用。

2.2 规约化劝止构式

“可说”和“起开昂”是两个规约化程度很高的专门表示规劝、阻止义的构式。简称规约化劝止构式。

2.2.1 “可说”

寿阳方言中“可说”原来是一个由语气副词“可”修饰言说动词“说”的状中结构(我可说哩了,不能再喝哩 | 咱们可说定哩唵,明儿上山采蘑菇),由于常用于祈使句之前,成了表达祈使语气的前奏。随着这种用法的常态化,“可说”在句法上与后边的祈使句逐渐融合,其融合的步骤为:

我可说哩,你不要再来找我哩!→(我)可说,你不要再来找我哩!→可说你不要再来找我哩!

可见,随着“可说”与其后祈使句的结构融合,“说”的言说义被逐渐洗白,“可说”也虚化成了一个类似语气副词的成分,与所依附的祈使语气配合,给句子增加了一层提醒的语气。虚化后的“可说”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于祈使句的句首,形成“可说X”构式,句首的“可说”用以强化规劝的语气,同时还附带了不满、厌烦的感情色彩。“可说X”也成为以“可说”为标记、专门表示规劝义的祈使构式,故可称为规约化劝止构式。另一种是形式独立的“可说嘞”构式,用以表达说话者的不满与厌烦情绪。下面分别以详。

1)“可说X”

例如:

(21)甲正狼吞虎咽地吃饭

乙:可说你慢些些昂,没人和你抢,要不噎着唵。

(22)甲正喋喋不休地高声说话

乙:可说你少说几句昂,捏谁也没拉把你当哑的!啦啦啦啦地说咾半天哩。

(23)甲正在兴致勃勃地打麻将

乙:快回的昂,可说你不用再打牌哩,你妈早就叫你吃饭嘞,呜叫咾好几回哩。

(24)甲(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

乙:可说娃的你不敢尽看电视哩,作业还没拉写嘞,明儿不上学哩?

上面几例清楚地说明,“可说X”是有标记的祈使构式,专门表示劝止。其中的“X”都是祈使小句,所以去掉“可说”后句子仍然能说,而且其祈使功能仍然不变,但是劝止中少了几分说话者对祈使对象的不满情绪。

我们认定“可说X”构式中的“可说”是表达提醒义的一个情态成分,去年开头的四个字“我们认定”是针对现实场景中某种言行不满情绪的流露,故而才特意用“可说”来做提醒以示劝止,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语气副词,表达的逻辑基础是“我可是说(提醒)过什么什么,而你现在的行为并非我说(提醒)的那样”。“可说”不仅可以附于小句之前,还可以放在表祈使的“X”小句之中或之后,形成了“可说X”构式的两个变体。先看“可说”居于祈使小句中间的情况。下面是(21)-(24)经过调整“可说”位置后的说法(省略了语境)。例如:

(21′)你可说慢些些昂,没人和你抢,要不噎着唵。

(22′)你可说少说几句昂,捏谁也没拉把你当哑的!啦啦啦啦地说咾半天哩。

(23′)快回的昂,你可说不用再打牌哩,你妈早就叫你回的吃饭嘞,呜叫咾好几回哩。

(24′)娃的你可说不敢尽看电视哩,作业还没拉写嘞,明儿不上学哩?

上例可以清晰地显示,“可说”在构式中已经完全虚化成一个表达提醒义的语气副词,其位置与一般的语气副词一样,可以居于句首,如例(21)-(24),也可以居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如例(21′)-(24′),甚至还可以居于祈使小句“X”之后,形成“可说X”构式的另一种变体“X可说”(省略了语境)。例如:

(21′′)你慢些些昂可说,没人和你抢,要不噎着唵。

(22′′)你少说几句昂可说,捏谁也没拉把你当哑的!啦啦啦啦地说咾半天哩。

(23′′)快回的昂,你不用再打牌哩可说,你妈早就叫你回的吃饭嘞,呜叫咾好几回哩。

(24′′)娃的你不敢尽看电视哩可说,作业还没拉写嘞,明儿不上学哩?

“可说”居于句尾时,如果句尾有语气词,其位置一定得放在语气词(“昂、哩”)之后。“可说”置后的“X可说”,只是在说话较慢时多见,所以语气上与前两种相比不是那么急促,表意上并未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2)“可说(嘞)”

值得注意的是,寿阳方言中“可说”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独用的“可说(嘞)”感叹句。随着语境的不同,这种感叹句体现出两种意义上的差异。一种是用于对话的场合,以感叹的语气来表达劝止,所以句中充斥着说话者浓浓的厌烦情绪。例如:

(25)甲:我不想在外头打工哩,一年到头也挣不咾几个钱,把种的地也都荒哩。

乙:可说嘞,这种话你每年都说,到头来还不是得出的嘞。

(26)甲:二圆的可是个屈死鬼嘞,诌风谝白胡说八道,一句话也听不上。

乙:可说嘞,嘴上留下些阴德昂,我就觉得捏二圆的不赖。

(27)甲:润生的捏是做甚的事也靠不住,这不,又出的刮的哩。

乙:可说嘞,谁没拉个年轻的时候嘞?日每每天给你窝在家儿你就能省心咾?

(28)甲:他家儿可有钱嘞,听人说,今年又换汽车唵,是奥迪车,四十万嘞。

乙:可说,我看你是得咾红眼病哩,你开的车还不比他的好嘞?

例(25-28)中,说话人乙使用的“可说(嘞)”表面上表示对甲的话语的不认可。但是,这种不认可是通过“可说(嘞)”自身带有的劝止义来表达的,劝止了对方的表达,也就传递了对对方观点或行为的不认可。以例(25)为例,当听到甲说自己不再想出去打工并为自己的想法辩解时,乙立马就用“可说(嘞)”来制止他,并用后续的话语来表明不认可对方说法的依据。可见,“可说(嘞)”与前文中谈到的“你说得”在表意方式上是不同的。“你说得”针对的是对方的话语,即通过规约化程度极高的构式义来表达对对方话语的内容或说话方式的否定,虽然构式具体的评价词语没有出现,但因为这些被省略成分的信息在话语中有极高的默认值,所以“你说得”就成为专门表示否定的规约化构式;而“可说(嘞)”针对的是对方的话语行为,通过规约化的构式义来劝止对方言语行为,从而给自我认识的表达创造条件。尽管“可说(嘞)”也表露出对于对方话语不认同的意思,但这种不认同是以那种要阻止对方言说行为的强烈的主观性与感叹性来传达的。在交际互动作用下,“可说(嘞)”在应答句中已经规约化为感叹性劝止构式。(2)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提醒。

独用的“可说(嘞)”感叹句的另一种用法是:在非劝止的语境下,特别是在非对话的语境中,表达一种感叹的语气和厌恶不满的情绪,语义上类似于普通话的“真是的”。这是“可说(嘞)”在表劝止用法基础上在独用时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可说(嘞)”是一种表达情绪的劝止构式,在表达劝止时自带着一种不满与厌恶的情绪,在独白性的用法里,由于劝止对象的消失,劝止语义被极大地遮蔽,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情绪感叹。例如:

(29)哎呀,可说嘞,总算是把她打发走哩,要不咾麻烦煞哩。

(30)罢罢罢,可说,我再也不想朝理那个屈死鬼哩,想怎就怎昂。

(31)啊呀呀呀,这小的害煞唵,可说嘞,这不是来,又把二大娘门口的杏儿都摇下来哩。

上面三句中,“可说(嘞)”要么前有叹词,要么还在其前后附了陈述句或感叹句,或是表达情绪发作的理由与实情,或是直接表达强烈的抱怨情绪,与表达情绪的感叹句“可说(嘞)”搭配使用,把说话者的抱怨不满或是焦急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说嘞”感叹句中,还可加入“是”形成“可说是(嘞)”,在表达的意义上与不加“是”完全一致,是“可说(嘞)”虚化为纯粹的表达说话者厌烦不满情绪后的又一种变体样式。例如:

(32)可说是嘞,老实人还能偷捏公家的东西嘞。

(33)岁数大哩捏我,可说是,咱得省心些嘞,要不咾尽给捏娃的们惹事嘞。

“可说(嘞)”无论是用于对话的场合还是用于非对话的场合,尽管言语中充斥着说话者浓浓的厌烦情绪,但它的语义基础是表达劝止,而不是表达否定的。在非对话中的独白语境中,“可说(嘞)”的劝止性有所减弱,感叹发泄情绪成为其最主要的意义,但细细品味,这种情绪的发泄仍然是基于劝止的,是一种“自己劝止自己”的自慰性言语行为。说话人把自己虚拟成了一个情绪的倾泻对象,对那个虚设的言谈对象发泄情绪,以达到劝止的目的。可见,“可说(嘞)”这种规约化劝止构式是以提醒兼感叹的语气(宣泄情绪)来表达劝止的。(3)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提醒。专家认为“可说(嘞)”归入“劝止构式”不太合适,应该将其归入“否定构式”也许更合适。本人认为,“可说嘞”是从提示性的“我可是说过什么什么”等表达中省略而来,其表意明显地具体提示性。再者,无论是其用于“可说X(嘞)”句式,还是作为独立的小句使用,都没有消减其祈使性的劝止语义,虽然在非对话的场合,“可说(嘞)”变成了一种情绪性的表达,但是仍然留下了自我劝止的语义特点。

2.2.2 起开昂

寿阳方言中的另一种规约化的劝止构式是“起开昂”。“起开”是动补结构,语义上指走开、让开。“起开昂”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祈使(如:汽车来哩,快起开昂,那东西又不长眼),另一种用法是用于劝止。用于劝止的“起开昂”已经高度定型化,是规约化劝止构式,可用“不用说哩!”进行等义替换,与普通话中的“别说了”所表达的劝止行为一样。之所以称其为劝止构式,是因为它是以阻止对方言语行为为目的的。以阻止对方继续施行言语的方式来间接地指出对方言语行为的不适当性,当然也暗含了对于对方说法的否定。从暗含否定这一点上看,“起开昂”与“说的”“你说得”有类似处,但是二者在言语行为的侧重点上是有区别的。“说的”“你说得”重在表达对于对方话语观点的否定。而“起开昂”重在表劝止。所以,“起开”与具体的行为动作“起”与趋向“开”无关,而是表达对别人正在施行的言说行为的一种劝止与否定。例如:

(34)甲:我就知道他死活都不会来的。

乙:起开昂,尽说的些甚嘞!你看看门口站的那是谁嘞?

(35)甲:大白天的碰上鬼哩,我的五爪的手套刚才还在来,忽眨咾下眼就不见哩。

乙:起开昂,你腰儿别的是甚嘞?骑的毛驴寻毛驴嘞,就学下个吓唬人。

(36)甲:一人不摊二意,放羊的不能种地。我看你咾咾是做甚甚不成。

乙:起开昂,就是能跌凉话说风凉话挖苦个我。还不是咱没本事,我要是有你的能耐来来,还用又种地又放羊儿嘞?

(37)甲:你就不能省事些,倒铜换铁,就你老的那些产事东西,快叫你折腾干呀!

很明显,各例句中的“起开昂”都表示对对方观点或意见的否定,是以否定的方式来表达的劝止,与字面义的动作行为并无直接的关系。这种意思是在“起开”表达的实际的动作行为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虚化中产生的。其虚化路径是:

“起开”表示驱使对方离开,即离开当前的位置,这是其最基本最实在的意义。如:“快起开!汽车来哩。”→“起开”表示阻止对方的动作行为,即驱使其中断当前的动作行为。如:“起开昂!你连字也不认得荷上本的书做甚嘞。”→“起开”劝止对方的言语行为明示异议。如“起开昂,还只管说甚嘞?人家都知道谁对谁错嘞,你又不是包文拯。”

2.3 规约化悔怨构式

“不是来(来)”在晋语中是个表达虚拟语气的情态成分,用在话语的开头,表达虚拟语气时常常与后悔、埋怨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例如:

(38)甲:那不是你的同学?你怎也不和捏说话嘞?

乙:我可认不得他唵,不是来还能不和捏打个招呼嘞?你说嘞?

(39)甲:王老师是你村儿的昂?看人家多自在嘞,我看捏比你活得自在。

乙:是嘞。咱就念咾个初中,基本上就是个文盲。不是来来也不至于活成这种汤水下场。

(40)甲:你不是说要去太原的嘞?这倒几点哩还能去成嘞?

乙:谁叫我夜儿黑将儿睡得太迟来,不是来还能误了火车嘞!

(41)甲:姐姐,我又把铅笔盒丢哩,这可怎呀,又要叫妈妈说我嘞。

乙:你看,大人说的话你是从来不听,不是来来捏谁也不待见你嘞。

(42)甲:明儿晋祠赶会嘞,我们去唵。你不去?

乙:我答应咾海兵明儿和他打药剂农药,不是来我明儿就能和你去太原。

(43)甲:这个礼拜六咱们村儿组织老年人去大同旅游嘞。

乙:你们要去大同旅游也不早些告我一下,不是来来我提前换一下班儿,过两天也能和你们相跟上去。

(44)甲:后天平舒村儿可要红火嘞,省晋剧院一团来唱三天的戏嘞。

乙:后天平舒村儿要唱戏嘞?可真是倒运倒霉嘞,还得跑郑州送焦炭的去嘞,得三天才能回来嘞。不是来来咱也能看几场戏。

例(38)-(41)表达的是对现有状态相反结果的虚拟,例(42)-(44)表达的是对未出现状态的一种假想。

寿阳方言中的“不是来(来)”还可以独立成句使用,这种用法的“不是来(来)”除了承继了一点虚拟语气外,主要用来表达后悔、埋怨等情绪。例如:

(45)甲:那妮的姑娘得有三十岁哩昂?也不知道结咾婚哩没拉嘞?

乙:她,可眼高嘞,甚的人也看不上,唉,不是来,你可说嘞?

(46)甲:老大爷怎哩?走道儿还得靠墙墙走嘞?还要跌倒嘞。

乙:唉,老人都八十岁哩,病咾也没人管。不是来。

(47)甲:我还是想倒贩粮食嘞。

乙:快拉倒昂,你做事先不想后果唵,不是来来。

(48)甲:你最近怎这来瘦嘞?看你连一点点精神也没拉。

乙:唉,不是来。谁叫咱当时瞎咾眼哩,找咾个屈死鬼,受了一辈的洋罪。

(49)甲:哎,二姑,咱们县儿开网店的人可多嘞,你还不如开个网店卖咱们本地的特产嘞。

乙:我可后悔嘞,小时时小时候没拉好好儿地念书,不是来。你可说嘞。

(50)甲:咱们同学五娃的前几天暧家前往亲友新居贺喜来,你也没拉去。做甚的来?

乙:你们也不早些告我一下,不是来。你看把正经事也误哩。

(51)甲:二哥,明儿捏有个收购粮食的人要来嘞,你的玉茭的也不赶快卖咾?

乙:这事情也正赶得巧嘞,可可儿地正好咱没时间,唉,不是来来。

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尽管这种“不是来(来)”在语境中都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在成串的会话中,但是,由于有语境因素的帮助,“不是来(来)”之后所省略的表示后悔、埋怨的评价成分还是比较明确的。

3 共性和差异

本文描写的寿阳方言中的三种规约化构式,都产生于言语交际的互动条件下,都以用语用词的最简化为其形式特点,在表意上与形成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3.1 共性

1)语境的依赖性。如前所述,三种规约化构式虽然都是在句法上独立使用于话语中的,但是它们在语义表达上却高度依赖话语语境,只有在互动交流的对话语境中才能存在,而且,其确切的语义表达只有在特定的对话语境下才能确定。如规约化的否定构式“说的”“你说得”,在没有对话的语境时,它们不仅不能使用于话语,而且其具体的意思我们都无从知晓。可以说,这些规约化构式在互动中形成,靠互动的对话语境获得其语义的解释。互动语言学特别强调从社会互动这一语言原本的自然栖息地(natural habitat)之中来了解语言的结构和使用。寿阳方言中的这些规约化构式正是互动语境促发下的言语行为,尽管都在用词用语上采取的是极简化的策略,但由于语境的补足,并未影响到其表达语义的全息化理解,很好地体现了言语交际的经济原则。

2)形义的规约化。文中所示的三种规约化构式在寿阳方言中都有相应的非规约化的表达式,规约化构式的使用频率要远高于非规约化的表达式。这也就造成了规约化构式的两大特点:一是形式的简短化和凝固化。从前文的描述可知,规约化构式都是经历省略而来,而且几乎都省到了不能再简的程度,也由此而凝固化为独特的构式。二是表义的构式化和专门化。这些构式经过在互动交际的语境中高频率的使用,把非省略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在形式凝固的同时演变为某种构式义。如“说的”是专表否定的规约化构式,否定即其构式义;“可说X”“可说”是专表劝止的规约化构式,劝止即其构式义;“不是来(来)”是专表悔怨的规约化构式,悔怨即其构式义。语法形式的凝固化与语义的构式化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3)表达间接性。(4)本文原来的表述是“表达的含蓄性”,修改时遵从匿名审稿专家的高见进行了修改。规约化构式都是高度浓缩的结构,这造成了这些构式在表情达意上具有“间接”的特点,即在说话中尽量避免主观性的融入,且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与立场,而使用间接表意的说话方式。请比较与规约化构式对应的直接表达的语用效果:

(52)甲:那妮的可不待见嘞,肿眉捂眼的因病痛而眼部肿胀或因肥胖而显得类似眼部肿胀的样子。

乙:说的,捏他妈看见也可待见嘞。(你说的不对!| 你说的没道理!)

(53)甲:我看你还是打二万昂,估计也没人要。

乙:起开昂!都把我的牌给露哩。(不用乱说哩!|不许说!)

(54)甲:啊呀,我又忘咾荷钥匙哩,这可怎唵这可?

乙:可说嘞,每天就和丢咾魂儿啊地似的,想甚嘞?(我可怎说你呀!你怎能这来大意嘞!)

(55)甲:你看,说的说的就想起儿哩,你二妮的还给你捎来一句话嘞,她这几天来看你唵。

乙:啊呀,不是来。也不说早些些告给我,亏时时差点儿叫我出的看戏的。不咾咾可怎唵?(要不是来可坏了大事哩。)

上面四例中下着重号的分别是规约化的否定构式“说的”,劝止构式“起开昂”“可说嘞”和怨悔构式“不是来”等,每个例子中括号里都是这些构式的替代性说法。明显看出,与这些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相比,规约化构式只是一个省略了核心意思的表意框架,真正表达的意思恰好是没有说出来的那个部分,所以是一种言内意外的间接表达方式。必须指出,可替代指的是句子所表达的基本意思上的对应,但不是说两种说法完全等值。形式的差异表明意义是有区别的。我们认为,采用规约化的极简构式而不是采用非规约化的直接表达,是言语交际的经济原则与合作原则(5)格莱斯(Grice 1975)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其中“量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的第一条就是:“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Make your contribution as informative as is required for the current purpose of the exchange)。”由于规约化构式对语境极大的依赖性,其实际表达的信息通过语境得到了足量的补充,足以满足听话人理解所需要的信息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上述对比可知,规约化构式有三个特点:一是表达格式的选择性,即在表达相同或相近意思的几种可选格式中,选择不直接表露自己具体的评价意见的格式,从而达到表意上的间接效果。二是以规约化的构式义来传情达意。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其本身是有意义的。三是追求意内言外的表达效果,通过高度规约化的构式义来表达,就是要躲过使用具体词语表意的直接显露,追求的正是言语交际的意内言外的表达效果。

3.2 差异性

1)施行的言语行为有别。几种规约化构式虽然都属于言域,但是在言语行为的具体类别上又体现出一些差异。规约化否定构式,施行的是一种“否定”的言语行为;而规约化劝止构式“可说X”所在的句子属于祈使句,通过祈使附加了一层“告知”的言语行为;规约化悔怨构式“不是来(来)”不论是用于虚拟句式“不是来X”,还是独立使用,采用的都是在虚拟语气的基础上表达的内省性判断,是一种“评价”的言语行为。

2)规约化的程度有异。三种规约化构式虽然都是从完整句子经历减缩而来的,但是明显地存在着规约化程度高低的差别。比如“说的”“谝昂”“你说得”“起开昂”等,其规约化的程度就较高,都能以独立的形式使用,而无需附加于其他主句之上。而“可说”“不是来(来)”,虽然也能自成构式,独立于主句使用,但还保留了虚化过程中的一些痕迹,比如还可以经常附着于主句之上,或包孕于主句之中。

3)构式表意的口气差异。口气与语气不同,前者指的是说话人对所述话语的主观情态,也就是构成话语的客观命题中所携带的言语使用者的主观的情感和态度,如“急促与舒缓、强调与委婉、惊异与惬意、张扬与收抑、偏执与宽容、亲昵与蔑视、提醒与解释”,见温锁林(2001:179-198)。语气是说话人使用话语时所欲实施的功用和意图,如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就分别表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三种规约化构式尽管从表意到形成都有共同点,比如都是采用极简化的构式,把要表达的评价语义交由规约化了的构式义来隐曲表达,在表意上追求间接与示意于言外。但仔细品味,它们在表意上虽然都有间接的特性,但在语气上却也有细微的差异。“说的”是从提示性的“看你说的!| 看你说的些甚嘞!”简省而成,言外之意是“我不认同你说的”,是一种委婉口气的隐曲表达。“你说得”也经过简省评价性成分而来,并将对比重音落在“说”上,让“你”来反思自己“说得”到底怎么样,从而顺便把否定的语意暗含于其中,是一种提醒口气的隐曲表达。“谝昂”也是零句形式,突出了“你”言语中言过其实的“编造”性质(“谝”)来表达出否定与不认同,是一种带有反讽辩驳口气的隐曲表达。而规约化的劝止构式“可说X”是用一种告知的方式来表达祈使,是一种逆转口气的隐曲表达。“起开昂”则是以祈使的方式暗指对方言行的不妥,比起带否定词的“直接否定”手段来,是一种急促口气的隐曲表达。规约化的悔怨构式“不是来(来)”是用虚拟的语气隐曲表达自己的看法,口气隐曲而含蓄。

本文描写寿阳方言中的三种规约化构式时,密切关注其形成过程中的演化(规约化)路径与互动语境的联系,并始终将这些规约化的减缩表达与其对应的整句进行对照分析,从而找到了其规约化的路径与条件。可见,规约化也是一种语法化现象。交际会话语境为这些构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这些构式也对会话序列具有依赖性,不能脱离交谈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语言交际中的变化,是我们研究语言的人应该特别关注的。

猜你喜欢

寿阳规约构式
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及其现实意义
基于无线自组网和GD60规约的路灯监控系统的设计
寿阳曲·江天暮雪
论寿阳福寿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一种在复杂环境中支持容错的高性能规约框架
一种改进的LLL模糊度规约算法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健康监测技术在寿阳淮河大桥的应用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探索政策体系对小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