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书不孝

2020-02-20介子平

小品文选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借书读书人藏书

介子平

一介书生,两袖清风,最大奢侈,莫过于清池伏其前,朱栏傍水,古木环其屋,翠幕垂窗,插架粼粼皆异帙,乱抽未定读何书。《小窗幽记》云:“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之人,是谓善读书者。”读书人有书可读,与常人有米可炊同理,心皆不慌。书房的意义,不止藏书,且为清灵的优雅天地,堆架堆案皆先哲的气息。人工智能、语义技术时代,书籍的式微,令书人难堪。昔日著述者寡,流布者尤稀,如今买书较之读书简单,古时恰相反,得之一卷,以为重宝,藏之高阁,秘不示人。

唐人杜暹藏书甚丰,曾于书后题跋:“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清人唐尧臣担心日后藏书外流,竟刻一方“借书不孝”印。韩石山《张颔传》说民国年间的介休:“曹淮也是行余学社的常客。他还是有点真学问的,家里藏书不少,我堂兄张帆,就借过他的《石达开日记》,我也看过。我还记得,在书的最后一页上,他批了几行字:鬻及借人为不孝,借书吝还犹天道。若教黄鹤去不回,斯非女娼即男盗。”习之既久,认为固然,开口借书,如常人之开口借钱,读书人之难也。

如何对待“借书不孝”,宁波天一阁有具体说法:“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以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典鬻者永摈不与祭。”借书不还,女娼男盗,出口重到了蛮不讲理。

心小,所有小事皆大;心大,所有大事皆小。本可通过书趣相投的阅读,架构想象的共同体,“借书不孝”一条,断了念想。读书人对书特别上心,无可厚非,若只此格局,便煞了风景。至于不外借理由,清人曹溶《古书流通约》云:“书即出门,舟车道路,摇摇莫定。或僮仆狼藉,或水火告灾,时出意料之外,不借未可尽非。特我不借人,人亦决不借我也。”门无债主,包括催书人,也一种福分。如今手头虽不宽裕,却不缺买书的几两碎银,能买即买,不向私家张口,也不向图书馆讨借,不也自在?

然心小者,或不比心大者豁达,却较之正确,至少读书人的判断如此。宋人李之彥《东谷所见》感慨:“每见富贵者,宁丰财多粟,纳好宠姬,何尝肯隆礼厚币延好师席?宠姬办首饰则甚易,子弟买书册则甚难。兰房用度必是周致,书院缺用置之不问。”多少年后,不成问题的问题,依旧是问题。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黄庭坚开出的外借条件为:“愿公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锁鱼。”盛名之下,注目太多,苏东坡便因此针对:“不特两鸱酒,肯借一车书。”寒门学子,储无儋石,更无钱买酒,借书之难,可想而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述其借书经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不平衡规律,便是一方自觉不合身份,需格外地付出。

不愿单借,则可互通。其必先带上自家的藏书目录,登门交书主过目。书主若发现中意之本,遂约定时日,备果馔,通殷勤,各到对方家中抄录,且所抄数量对等。抄本带回,原书则不准出门,以防遗失。纵使寡书时代,选择也具个性色彩。

一方借书不孝,一方借书不易,古人真是将读书当回事。

选自《编辑之友》

猜你喜欢

借书读书人藏书
借书去
小毛驴藏书
我是快乐读书人
读书人
钟繇学书
错别字先生
上海:从书店里借书看
为巾帼藏书发先声
藏书与读书
我国人均藏书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