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各省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2020-02-20方怡晖
方怡晖
1月,全国进入地方“两会时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发展均有亮点,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党建引领,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执政理念,也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小康》记者发现,各地均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研究员黄先禄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党建工作的重点是如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并高质量地开展党建工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动。比如广东省政府坚持向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去年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896件,办理省政协提案694件;湖北省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44件、政协提案689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各地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整治“四风”,均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民群众拍手叫好。在此基础之上,各地政府都过上了“紧日子”: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内均出现了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以及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如浙江省提出一般性支出压减不低于10%;辽宁省一般性支出压减15%等。全国各省、自治区压缩比率略有不同,总体在10~20%之间。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黄先禄告诉《小康》记者,中国之治在治乱,党建之治在治虚,形式主义是虚假、虚伪的代名词。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就是讲究实事求是,打击、去除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为代表的蒙骗党和人民群众的虚假作风。
在2020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可以看到政府的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并融入到社会基层治理以及法治政府之中。各省、市、自治区用实践证明,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党建教研室研究员黄先禄
在各地工作报告之中,均出台了对应的考评机制、责任追责制度,让基层党务干部干实事,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积极性。
过度检查、考核、开会等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减负”成为了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如浙江省提出狠抓“基层减负年”各项任务落实,严格执行减轻基层负担20条,大力整治“文山会海”。数据显示,浙江省去年压减会议41.8%、文件35.6%。
共建共治共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方式,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了重大意义。
建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枫桥经验”在今年被不少政府工作报告所引用。如新时代新疆的“枫桥经验”,连续三年无暴恐案件发生,各类案件持续下降。浙江省深入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推广“龙游通”,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省信访量下降10.4%。
黄先禄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政府在治理方面也要找到一个可行的,效率高的方式,‘网络政府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关键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政府的治理、服务手段更加向网络纵深发展,治理方式走向了多面化。如广东省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数据上云、服务下沉,“粤省事”实名用户突破2500万、809项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居全国第一;福建省实施“链上政务”工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
实事求是打造法治社会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模式和趋势,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和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
在全国各地省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浙江、新疆等地均提出打造法治政府的必要性,但各地侧重点略有不同。
广东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背景下全面修订《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营商环境、监督检查的发展条例,突出强化融资促进和权益保护;湖北省则针对自身农业大省的特点,推动了《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通过,成为全国首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综合性地方法规。
除此之外,扫黑除恶行动也是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如浙江省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套路贷”,打掉黑恶团伙1040个;辽宁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99个、涉恶犯罪集团105个、恶势力团伙186个,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新疆自治区则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社会环境之外更是强调了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依法开展反恐、去极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