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分析三步骤
2020-02-20洪玉松
洪玉松
摘 要: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要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要发展出各种文化形式,从中可以总结出文化分析的模型,即经济发展方式和阶段,决定了作为内隐文化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决定了作为外显文化的各种外在行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促进经济交流、才能提升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才能更好保存民族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 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 民族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49-002
一、引言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区分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基于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表现在歌舞、习俗、衣食住行等方面,绚丽多彩,各不相同。如何阐释这些不同民族文化背后形成的根源,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发展、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从而达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共生和谐发展局面,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族学的文化概念的探索
文化,作为区分民族的重要因素,人类学家,在我国又被称为民族学家,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索其内涵。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 Tylor)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等,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可以习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1之后,经过数代人类学家们的研究,发展出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定义。
最近的文化定义认为:文化分为实际行为的一面,以及存在于行为背后的信仰、抽象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另一方面,即认为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导致行为并且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仰。2这里,把文化区分为实际行为的显文化,即各种表现于外的歌舞、习俗、衣食住行,和不可见的隐文化,即隐藏于人们大脑深处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
对于,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的关系,澳大利亚人类学家基辛(R. Keesing)引入了文化符码的概念,认为:文化符码是潜藏在人类行为背后、指引着人类日常生活中所思所行的一切东西。3从这些定义中可以得到关于文化的一些启示: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创造出的一切,包括不可见的价值观、思维观念,以及可见的人类的外在行为。在思维观念和外在行为的关系上,是思维观念决定了人们的外在行为,有着什么样的思维观,就有什么样的外在行为。
而现在的问题在于,人们的思维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进一步推演到各个民族的思维观念为什么不一样。推究这些问题,必须跳出文化的圈子,引入全新的视角来透视文化。
三、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
(一)经济学的视角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解读,有战争史、文学史、艺术史、服饰史、建筑史、文化史、经济史、帝王生活史、平民百姓生活史。
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社会伊始,存在着这样一组矛盾,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样一种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矛盾问题,人类不断地从大自然中获取各种资源,不断地学习、积累、开发自身的潜能,发展出各种获取资源的经济发展形式和阶段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走过了依赖资源的渔猎采集经济、依赖劳动力和土地的农耕经济、依赖资本的工业经济阶段,到了依赖智力成果的创新经济阶段。
因此,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段资源争夺与协调的经济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发挥出体能和智力去争夺资源,在与自然界、在人与人之间必然要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为了消除冲突、化解矛盾,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文化模式去维系这个社会。这些文化模式,就包括潜藏的思维观念,以及表现在外的风俗习惯等。
以中华文华为例,历经了几千年的农耕经济。农耕经济是一种依赖自然的经济,以脆弱和人口的不流动性为其特点。这种小农经济,没有多少积累,依赖青壮年,老人成了弱势群体。在有限的收获面前,如何维持老年人的生存,则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孝文化,用发自内心的道德观念去约束年轻人尊敬老人、赡养老人。于是乎,演化出一整套的尊重老人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产生出各种尊老爱老的风俗习惯。譬如厚葬、丁忧等风俗习惯。
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得出同样的道理。马克思在这繁芜丛杂的社会现象中,睿智地总结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诸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的观念上层建筑,和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的政治上层建筑。4
(二)经济学视角下对民族文化的解读--文化分析三步骤
经济发展方式和阶段决定了文化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决定了文化。而对于文化的剖析中,隐文化决定了显文化。综合这些理论,从经济学的视角可以得出文化分析的三个步骤:首先,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阶段,决定了文化的各种形式。其次,经济的发展方式和阶段,决定了文化的内隐方面,即人们的思想观念。再次,这种内隐的思维观念,再进一步决定人们的外在行为,即以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各种形式。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分布在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交通极为不便,属于长期依赖自然条件的农业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再加上云贵高原的恶劣条件,比之平原的农业,更加脆弱。为了获取有限的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突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更为紧张,单纯依赖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生存问题。于是,必然要衍生出一种依赖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思维观念來化解、缓和这种矛盾。这种思维观念下,必然有大家族居住在一起的文化形式,如基诺族的长房子,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几代人居住在一栋大房子里共同生活。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也是以祖母为中心,几代人生活在一起。
依赖自然环境的脆弱的农业经济,收获极少,储备也是极少。成年男性占据优势地位,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必然也会产生出一种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以及弱势的一方被看成是一种财产。在人类历史上,溺杀女婴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农业经济的背景下发展出的男尊女卑思想,在民族地区也衍生出很多的外显文化风俗。西南民族地区,有一种风俗习惯,叫做“不落夫家”。即婚后新娘不在夫家居住,而是回到娘家居住,偶尔回到娘家居住,直到怀孕或者生下第一个孩子,才回到夫家,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两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甚至丈夫也要常常到妻子家中,帮助劳作。
这一文化风俗,在经济学的解读下并不奇怪。农业的脆弱,收获和积累很少,成年女性作为重要的一种劳动力资源,如果被嫁出去,对娘家而言,是非常大的损失,为了弥补这一损失,就需要发展出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文化外在形式,结果,就需要留住成年女性这个劳动力资源放在娘家两三年,甚至还要搭上女婿几年,来弥补这一损失。一种风俗,和一些民族地区的“转房”风俗也极为类似,哥哥过世,嫂嫂要嫁给小叔子,用这种风俗习惯,来留住农业经济中被看成重要财产的嫂嫂。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的强大,脆弱的小农经济,被半机械化,规模化取代,传统农作物被经济作物取代,商业经济的繁荣,流动性加强,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强,人们的自由性、平等性、独立性进一步增强,男尊女卑思想淡化,人被视为独立平等的个体,“不落夫家”,“转房”风俗几乎绝迹。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
经济是个帝国主义,渗透到人涉及的一切地域。如何在全球化中保持、提升、创新民族文化。正视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决定作用,正确利用经济发展的力量。
(一)促进经济交流、提升民族文化
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地理条件交通不便,造成彼此隔绝,产生了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往往保守封闭,重视血缘亲缘关系,熟人社会的小圈子。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通有无的商业经济,带来商品、信息、和思想。历史上,西南民族地区借着茶马古道,在各民族间进行了商品贸易,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和文化的繁荣。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域旅游的开展、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建设,进一步推动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从经济的视角来看,是经济发展方式和阶段决定文化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决定了文化的繁荣。以丽江为例,丽江处于滇西北高原,其引以为傲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由于历代茶马古道上各民族人民经济交流,促成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形成,文化遗产重要的载体—丽江大研古城,随处可见白族的木雕、藏族的饮食、纳西族的庭院,以及彝族、傈僳族、回族、摩梭人文化交织融合。当然,最大的还是明代的边屯,和清代的改土归流带来的影响,古城中的木府和雪山书院就是最好的例证。
有人说,经济是是柄双刃剑,既带来好的一面,也带来不利的一面。甚至对于丽江目前发展带来的喧嚣、高物价和污染,有人甚至提出要回到那种没有旅游开发时代的古城的宁静。其实,旅游开发之前那时的丽江古城,是衰落残败的,走在古城,一路上只能见到几个老太太在烤着太阳,没有任何经济活动。倘若摈弃经济发展,回到那样一种物资匮乏的状态,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因此,经济的发展,虽然会带来一些不利的东西,但没有经济的发展,就绝没有文化的繁荣
现代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给丽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丽江有纳西古乐、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随着丽江外来人口的进入,丽江也出现了戏剧协会、围棋协会、乒乓球协会等外来文化。丽江本地原来有化賩的例子,是亲戚之间的一种经济互助、定期聚会,参加的人每人拿出份子钱,交给组织者,组织者拿出一小部分吃饭,其余作为资助经济困难的组织者。而现在,则慢慢地发展成打破血缘亲缘关系的,有着共同爱好的陌生人之间的爱好与情感交流的化賩。这一经济发展推动的文化嬗变,提升了丽江纳西族的文化内涵,从农耕文明的熟人社会的小圈子走向了商业文明的陌生人社会。
(二)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保存民族文化
在全球一體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从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经济发展方式和阶段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情况,经济是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借助经济的发展,文化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要保存和发展民族特色的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乃以生存的环境----民族特色的经济。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常被誉为“能说话的就能唱歌、能走路的就能跳舞、能喝水的就能喝酒”,歌舞和酒文化被深深地烙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当中,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涌入,这些民族歌舞文化慢慢有消亡的可能。保留这些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近年来,云南的特色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出版了大量的歌舞音像制品,为保留和发展民族歌舞文化做出了贡献。大理的白族,大力发展银器、木雕、石雕等经济、为保留白族的建筑和生活文化提供了条件。另外、云南作为植物王国,境内很多民族都有利用身边的草药治病的传统,如苗医药文化、傣族医药文化,而近年来,云南打造了100多个药材之乡,大力发展药材经济,为民族地区保存、发展和繁荣民族医药文化奠定了基础。
五、小结
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以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都可以得出,经济决定了文化,一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阶段,决定了文化的模式,首先决定了文化模式中内隐方面,即思维观念,进而决定了外显方面,即各种风俗习惯。文化的依赖环境是经济,经济是源,文化是果。因此,要发展和繁荣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力量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要保护、继承和发展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则必须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民族经济,以民族经济之水浇灌民族文化之花。
参考文献:
[1]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6-7
[2]刘宝宏.黔东南苗族婚俗的经济考察[J]经济学家茶座,2012(1)
[3]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4-255
[4]庄万禄.民族经济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219-242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EB/OL]https://baike.so.com/doc/6012451-6225438.html
1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6-7
2同上
3同上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EB/OL]https://baike.so.com/doc/6012451-6225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