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类课程设置情况调查报告
2020-02-20李青梅徐精繁刘瑞
李青梅 徐精繁 刘瑞
摘 要:本调查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内蒙古自治区的8所应用型高校的社会调查类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两步抽样调查,通过学生了解其认知的该课程的设置情况、成绩评价体系和效果获知,从学生之“眼”看社会调查类课程的“貌”,对课题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支撑材料。
关键词:社会调查; 课程设置; 问卷;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19-0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更应该侧重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育。社会调查类课程虽是方法类课程,但实践性很强,有利于提高学生调查研究的实践能力。
一、调查背景、意义、目的
(一)调查背景
“应用型高校社会调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课题是针对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实践能力进行的研究。
社会调查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类课程,但据文献研究与观察等方法得知,国内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且理论讲授为主等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因该课程对于专业知识习得和学生个人思维的训练等的重要性,为及时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在该门课程的建设情况,特设计问卷对“应用型高校社会调查类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意义
在调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调查类课程开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基本认知和态度,并据此提出:社会调查类课程如何开展可使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深度融合,实践教学怎么做才能达到其预设的教学目的;在了解我区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从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感知出发,提出实际建议,改善社会实践教学达到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三)调查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有无开设社会调查课程,如有开设,了解其开设的基本情况,如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等;了解学生对于该课程设置的基本认知情况,如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体系的知悉及效果感知等;在此基础上得知相关维度的信、效度,为本课题之后的研究提供辅助性材料。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一)调查方法本调查采取抽样问卷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在进行问卷设计之初,先就研究对象进行了剖析,并明确调查总体。因课题设计之初即确定研究范围为应用型高校,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地方高校转型七问》及相关政策的规定,将我区8所院校(包括: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河套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的全日制本科学生113614人确定为调查总体。因各高校由于地理跨越较大,所以采取两步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样本,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调查方式收取数据,回收问卷548份,其中有效问卷514份,占比93.80%。
(二)调查内容构成
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本问卷的主体内容设计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样本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学历、年级和所属学科类别;第二部分为社会调查类课程的“课程设置情况”,通过设置是否知道、对于课程的属性等认知来观察样本对于此课程的基本了解;第三部分为“成绩评定及其效果”,通过了解学生是否知悉该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及学习后的效果反馈,感知该门课程在学生的感知中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
本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调查了解学生对于社会调查类课程设置情况的感知,我们进一步把此问题具体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为基本的认知感知,包括以下8个具体指标:是否知道此门课程、课程的定位、课程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本专业是否设置、开设学年、满意度、重视度、学时情况等;第二个维度为效果评价感知,包括以下4个具体指标:授课情况感知、成绩评定感知、总体评价、教学效果感知。在对两个维度的具体指标进行内在信度测量时,研究数据信度水平高,可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在数据分析阶段,采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将问卷信息形成专门的数据库,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等,主要对社会调查类课程设置情況、成绩评定和效果感知两大方面予以分析。
(三)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514份,女生人数占65%;低年级(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占89%以上;本科生占64%;调查样本的学科类别基本覆盖我国的全学科类别(哲学门类没有覆盖),此次调查重在“应用型”,符合本次调查的意图。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部分学生知道社会调查类课程,并在呈现明显的学科差异认知
本部分的调查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于该类课程的基本认识,如这门课程“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课程,以及我眼中的我校是如何开设此门课的,其重视程度如何。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知道该门课程并且一般了解,但是也有近1/3的学生不知道或不清楚该门课程,因本次调查中低年级的学生占了大约2/3,所以猜测是否因为年级较低而不知,因此对“年级”和“是否知道”该门课程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为-0.013,接近于0,并且P值为0.764>0.05,说明二者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
那么,学生所学专业的学科类别是否和“知道社会调查类课程”有关呢?Spearman系数显示,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81**,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可以说明:学生所在的学科类别与是否知道社会调查类课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对自变量“所属学科类别”和因变量“是否知悉社会调查类课程”进行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分析,得知模型R的平方值为0.025,意味着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的2.5%的变化原因。对该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12.916,P<0.05),又一次证明Spearman相关的结论,并且进一步确定此变量的回归系数值为0.056(t=3.594,P=0.000<0.01),“所属学科类别”全部均会对“是否知道社会调查类课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对此两个变量之间进行卡方分析显示,学科类别为“军事学”选择比较清楚的比例为100%,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5.29%;“管理学”选择一般了解的比例为100%,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9.49%;“艺术学”选择一般了解的比例为100%,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9.49%;“医学”选择不太清楚的比例为46.43%,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5.10%;“经济学”选择不太清楚的比例为42.86%,明显高于平均水平25.10%,具体如图1:
图1学科类别交叉统计
一般认为社会调查类课程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开设的课程,但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中,学生还是知悉此门课程的;相反,一些人文社科的学生,反而不太清楚和了解此门课程。
源于上述的疑问,对“所属学科类别”和“认为该课程与专业的相关程度”做了两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所属学科类别对“你认为社会调查类课程和你专业相关程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在不同的学科之间,呈现如图2表现:
图2学科类别与调查类课程相关分析统计
(二)学生对于是否设置课程尚不明确,但课程满意度较为乐观
有近35%的学生表示没有设置此课程,有39.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是否要设置,这也反映出学校在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知悉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而且该课程在多学校还是作为通识、基础课程来设置,开设课程基本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
对于该门课程,近90%的同学对此较为满意,并且通过与“所在院系对社会调查类课程的重视情况”做Spearman分析得知,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96,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这可以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系部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是学生可以直观感知到的,并且此变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满意度。并且,通过此两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所在院系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可以解释学生对该门课程满意度的97.2%的变化原因,所在院系的重视情况的回归系数值为0.983t(t=132.09,P=0.000<0.01)。
在满意度的指标中,除了设置系部重视之外,还从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配比、课时数方面进行了考察。近67%的样本还是认可学校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说明社会调查类课程的教学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关键”。有19.35%的学生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操作。
数据显示各校教学学时不尽相同,基本上在16学时到64学时不等。学生给出的理论学时的均值为15.92,实践学时的均值为13.68。“学生对于理论和实践看法”为自变量,以“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968,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进一步的授课情况评价的里克特量表中,样本对具体情况给予了详细的分数评价,如图3:
图3社会调查类课程授课情况统计
其中,数值“1”代表的是“极为不同意”,数值“5”代表的是“极为同意”。以此项作为自变量,以“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对于社会调查类课程的基本感知因专业学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认知,因系部的重视和课时的设置、教材内容的复杂度、实践流于形式、理论和实践较为脱离、实践缺少指导而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社会调查类课程成绩评定要理论实践并重,并加强实践操作考核
社会调查类课程考核形式较为多元,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以平时成绩+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为主要,但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在实践成绩考核中,对于提出的改善建议,学生也都给予了肯定,诸如提高出勤与纪律的占比、课堂表现的占比等。68.82%的同学认为,学习完社会调查类课程后对于自己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但是也有25%左右的同学认为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让效果更为凸显。在实际效果增强中,大多数同学认为对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是较为显著的,这也符合了社会调查类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对于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配比,约有63%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较欠缺,学生较为关注实践操作,希望能够加强实践,有实操性的训练以强化技能。
综上,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评价体系还是较为了解的,包括构成指标及各部分指标的占比,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理论占比和实践成绩评定时有一定的改进要求;而在效果评价中,学生也是给予了正向的反馈,认为对于自己的能力提升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还是希望能够加强实践操作,进一步提高实际业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参与积极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成果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学生的反馈和改变。通过此次问卷调查,获知了我区社会调查类课程的基本设置情况,并且了解了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基础认知,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如下:一是明晰社会调查类课程的学科性质;二是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定位;三是科学设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设计;科学确定考核形式和配比;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应用型高校社会调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研究”(NGJGH2018200)階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白岩.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的优化[J]华夏教师,2016(5):82
[2]钟育三.高校文科类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
[3]郭欣.中国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