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中的功能探究
2020-02-20张伟红
【引文格式】张伟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中的功能探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1):44-47.
摘要: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医药知识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对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及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在中医药知识传承和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功能,认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应为中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播贡献力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医药高校;图书馆;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8.6;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1-0044-04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1.010
Discussion on Functions of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nherit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under the Initia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ZHANG Wei-hong
(Library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nyang 712046,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initia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on TCM knowledge and culture, the influence on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functions of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knowledge inherit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believing that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y; TCM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618-907年)提出的“大医精诚”思想体现了中医药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医药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对其传承和发展是我们这代人应该竭力完成的事业[1]。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5所中医药学院的成立拉开了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传承的帷幕,中医药高校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场所,作为中医药文化资源宝库的图书馆在承担服务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同时,也应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对外传播贡献力量。
1 “一带一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影响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开创我国多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早在古丝绸之路贸易活动中就已传播到沿线许多国家,中医药作为健康医疗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是中国对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内容。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举办的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提出,中国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国愿意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医学资源为各成员国人民提供健康服务[2]。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的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行业风尚,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3]。
2 “一带一路”对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2.1 “一带一路”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推进,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药高校在提升科研、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傳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将不断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全面了解。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印发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国的中医药》[4]指出,中医药已经传播至全球186个国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获得合法使用,这增加了中医药在国际传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许多国家参与进来,中医药高校的海外留学生数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愿意接受中医的治疗,愿意了解和学习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西药在疾病诊疗中暴露出来的弊端,正在加快推进中医药在各类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这就给中医药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带来了契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全校师生的科研、教学及传承和传播中医药知识文化的重要机构,在国家大力提倡中医药文化传播,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的大形势下,更应在做好中医药传承的同时,开展好对外的中医药传播工作[5]。
2.2 “一带一路”给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例如,中医药从业者对于中医药传统知识和研究动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参差不齐。虽然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但内容专业性较强,适合大众阅读传播的科普类医学读物偏少。国家相关机构对中医药资源的整理和收藏工作正在逐步开展,但是开展速度相对较慢;在中医药文献检索和科技查新方面需要开展和提升的地方还很多。
3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中的功能
图书馆是在收集、整理并保存文献资料的同时向读者提供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旨在成为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知识信息中心、学科发展的情报咨询中心、文化传播的文献传递中心、大众的精神价值融合中心,其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中应提供特色文献资源并辅以相应专业人才等人力资源保障,提升文献检索和查新的技术工具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6]。
笔者通过访问国内24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网站,发现中医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人才储备充足、服务保障实力雄厚,足以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人才保障和服务保障。
3.1 资源保障
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http://lib.sntcm.edu.cn/ webs/show/notice/74/1264.html)现有纸质文献141万余册,电子图书290万余册,数据库41个。其中中医古籍藏书体系是图书馆藏书的一大特色,现有古籍4.1万余册,中医药古籍1.5万册。近年来,又先后购置了中华书局出版的《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403册,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古籍83种,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民国中医药期刊、栖芬室藏中医典籍精选14种,中医古籍珍本集成213种322册,及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等。同时,图书馆数据库系统门类齐全,有34个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人卫临床医学库、医学素材库、爱如生古籍数据库、中国医学实训视频平台、医药知识服务平台、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起点考研网等;3个外文数据库,包括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Ovid-LWW全文期刊数据库、Springer全文期刊库;4个自建特色数据库,包括中医经典古籍辞书库、古籍馆藏数据库、秦岭中草药标本馆图像数据库、硕士论文库。形成了纸质书刊、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成果、年鉴、视频等多种载体形式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http://library.njucm.edu.cn/do/list.php?fid=50)现有中、外文纸质图书、期刊114余万册(其中古籍图书3000余种,4万余册)、电子图书122万余册,中外期刊、专利、学位论文等综合性数据库57种(83个子库)。南京中医药大学还成立了中医药文献研究所(http://yswx.njucm.edu.cn/2019/0929/c4209 a55104/page.htm),现藏有中、外文书刊8000余册,古籍1000余册,其中以中医医史文献资料为主,辅以相关的交叉学科文献资料,还编写了《中药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本草》等珍贵历史资料。目前还订购报刊杂志30余种,收藏本院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100余种。
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http://lib.cdutcm. edu.cn/bggk/tsgjj/)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47.6万余册,馆藏古籍2.83万册,以子部医家类古籍为收藏重点和收藏特色,涵盖中医基础、临床、针灸、中药、方剂等各个中医药学科领域,同时兼收人文历史学科古籍。有2种古籍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分别是(金)李杲等《东垣十书》和(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外文现刊1500余种,电子图书340万余册,数据库71个。同时设立有期刊阅览室、温江书库、医学书库、社科书库、自助社科图书馆、综合书库、古籍书库及外文书库。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3.2 人才保障
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有正式人员22人(男8人,女1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6人,占72.7%,硕士学历7人,占31.8%;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5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50.0%;临聘人员13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有职工49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者8人,碩士学位者27人,博硕士占全体人员的71.4%;专业结构涵盖中医药、医学信息、图书情报、计算机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https://lib.ccucm. edu.cn/gk/bgjj.htm)现有工作人员44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占25.0%;中级职称18人,占40.9%;研究生学历23人,占52.3%。图书情报专业、中医药专业各12人,均占27.3%;计算机专业7人,占15.9%;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可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医疗等工作提供较高层次的服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具有中医药学专业、图书馆专业及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队伍,能够应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人才需求。
3.3 服务保障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开展中医药专业文献检索、科技查新工具、方法的培训和宣传,从中医药知识及文化的文献检索、科技查新、数据库及文献管理工具等使用方法、技巧及实例出发,生动且直观地为师生、科研人员等提供服务保障[7]。同时,通过及时发布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与中医药相关的全球资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发展与学术影响力的提升,通过“本草中国”展播、“发现中医药古籍之美”讲座、经典诵读空间、尚书讲坛、问津课堂、“知书林”讲堂、校领导荐书、读书月(节)、特藏文献展等活动,开展资源推荐与阅读推广服务[8-10]。校内外读者还可通过中医药高校数字图书馆、云图书馆等方式,随时随地访问古今中外文献资源及获得馆员的专业服务。
4 小结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高校图书馆要不忘初心,坚守职责与使命,给师生及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丰富的文献资源服务,开展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研究工作,建设模式与方法要采取多元化、差异化,进一步丰富纸质馆藏、电子馆藏、古籍特藏、各类数据库建设,充分体现本校和本地区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独特之处,着眼开展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扩大并丰富中医药知识传承和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渠道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彦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大局与大势——学习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医的讲话[J].中医药文化,2015(3):4-7.
[2] 新华网.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R/OL].(2013-09-14)[2019-08-07].http://cpc.people.com.cn/ n/2013/0914/c64094-22920495.html.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A/OL].(2016-02-26)[2019-08-07].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26/content_5046678.htm.
[4] 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EB/OL].(2016-12-06)[2019-08-07].http://www.scio.gov.cn/zf bps/Ndhf/34120/Document/1534711/1534711.htm.
[5] 王惠,刘霞.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带来的契机[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8):10-12.
[6] 朱红英,向陈.高校图书馆与中医药文化传播[C]//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中医药治未病养生康复学术交流大会暨期刊图书编辑与信息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论文选集.三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2016:193-196.
[7] 王亚凤.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学科馆员、科技查新业务互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20):31-35.
[8] 李馨.高校图书馆特色阅读推广活动探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27):89-90.
[9] 伊富红,李旺,石慧聪,等.中医药院校特色阅读推广活动探讨——以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4): 51-54.
[10] 范永升,陈青.高等中医药院校办学规模与特色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0,29(2):5-7.
(收稿日期:2019-09-09)
(修回日期:2019-10-10;编辑: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