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浓度调节对NOx生成影响的试验研究
2020-02-20韩子玉段润泽
韩子玉,田 亮,段润泽
(1.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邢台054000;2.河北工业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天津300132)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 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主要成分甲烷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是主要大气污染污染源之一[1-2]。降低NOx排放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烟气后处理[3];二是改进燃烧组织形式[4]。前者技术成熟,但存在设备庞大、能耗大、二次污染等问题;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NOx生成,但对于超低排放仍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本文针对燃烧组织方式开展研究,探讨氧气浓度调节对NOx生成的影响。
一般工业和民用燃气炉中的NOx生成以热力型为主,因此在这些设备中主要通过控制主燃区温度和燃料驻留时间降低NOx生成[5-8]。
基于扩散燃烧过程中温度型NOx的生成机理,针对不同的燃烧设备,各国学者相继研究了空气分级燃烧(Air Staged Combustion,ASC)[9]、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10]以及温和燃烧(Moderate and Intensive Low-Oxygen Diluted,MILD)[11]等低NOx燃烧技术,通过降低火焰温度或主燃区内的氧浓度、缩短氧气在高温区的逗留时间、或将NOx还原等措施,来达到降低温度型NOx的目的。但是,上述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均存在因局部C/O 浓度比控制不当所诱发的CO 或SOOT 排放量提高的问题。
对于预混燃烧而言,燃气轮机多采用贫燃预混燃烧技术(Lean Premixed Combustion,LPC)[12-13]来控制预混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即通过降低整体当量比来控制火焰温度,抑制温度型NOx的生成。但是,LPC 的工作条件处于贫燃熄火极限附近,且旋流燃烧过程中不稳定的漩涡进动过程极有可能造成局部C/O 浓度比失调,从而诱发局部熄火,导致火焰热释放发生剧烈脉动,并最终诱导产生火焰热声振荡现象[14]。
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ODPP/OESC)工艺[15-16],其工作原理是:将碳氢燃料与稀氧空气(氧气摩尔分数低于普通空气的氮气和氧气混合物,以下称稀氧)在某一当量比(1.10~1.40)下进行部分预混,经旋流稳焰器喷入燃烧室,形成还原性气氛的动力火焰;在动力燃烧区外侧和下游,利用富氧空气(氧气摩尔分数高于普通空气的氮气和氧气混合物,以下称富氧)组织未燃尽燃料及还原性产物的扩散燃烧过程;整个燃烧过程,总体当量比控制在0.65~0.95 之间,为整体贫燃状态。该技术通过对氧浓度的调节实现均匀化学反应速率、 降低火焰温度、拉长反应区,从而平衡NOx与CO 的排放。ODPP/OESC 燃烧方式中无需高氧浓度富氧与低氧浓度稀氧,仅需空气分离装置对空气进行粗分离即可,分离后得到的富氧与稀氧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本文首先介绍试验装置和燃烧组织方式。在该燃烧装置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稀氧中氧气摩尔分数(以下称稀氧浓度)、富氧中氧气摩尔分数(以下称富氧浓度)和预混当量比三个控制参数对NOx和CO排放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ODPP/OESC 运行的最佳控制参数范围。
1 试验系统与调节方法介绍
1.1 试验系统
本文试验中采用空气、 氧气和氮气配制稀氧与富氧,试验装置如图1 所示。三种气体和甲烷分别由气源供应,经减压器、流量控制器进入混合室。混合室内布置有均流装置。其中,氧气和空气通入混合室I 形成富氧,氮气、空气和甲烷通入混合室II 形成稀氧与甲烷的预混气。由两混合室出来的气体经喷嘴喷入燃烧室进行燃烧,产生的烟气经烟道排出,烟道内布置有烟气采样管采集烟气。系统中流量控制器由电脑控制,烟气采样管连接烟气分析仪。
图1 试验系统示意图
燃烧室与喷嘴的尺寸如图2 所示。喷嘴为同轴式,内喷嘴为旋流,内径21 mm、外径25 mm,有8 个旋流通道围绕在内喷嘴内壁面上,喷射甲烷和稀氧空气的预混气;外喷嘴为直流喷嘴,内径27 mm、外径32 mm,喷射富氧。旋流片结构如图3 所示,旋流角度45°、厚度1 mm,旋流数为0.92。文中所有试验保证甲烷流量1.5 L/min、总当量0.85 不变,根据控制参数调节各个气体的流量。预混气速度为预混气流量除以内喷嘴8 个旋流通道截面积的和; 富氧流速为富氧流量除以外喷嘴截面积。为了稳焰和有效掺混,喷嘴壁面高度由内向外逐级增加。燃烧室尺寸为300 mm×100 mm×100 mm,出口处为直径60 mm的烟囱。
试验中所用的是ECOM-EN2-F 型烟气分析仪。可测组分为NO、NO2、CO 和O2,各个组分的测量范围分别为:(0~5 000)×10-6,(0~1 000)×10-6,(0~10 000)×10-6和0~21%。测量精度分别为:5%,5%,5%和1%。试验结果按照基准氧浓度3.5%进行折算。试验中利用Cannon ESO 60D 数码相机拍摄火焰图像。
图2 燃烧室及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3 旋流片结构尺寸图
1.2 调节方式
根据前文的描述,ODPP/OESC 中所需的富氧空气与稀氧空气是将空气进行粗分离得到的。因此,这两股气体混合后氧摩尔分数为0.21。利用这一条件,可以建立与燃烧有关的控制参数的关系式:
式中:Φt—总当量比,即全局当量比
Φp—部分预混当量比,即预混气体当量比
xe—富氧浓度(富氧中的氧气摩尔分数)
xd—稀氧浓度(稀氧中的氧气摩尔分数)
在试验过程中,以上四个控制参数的调节依照式(1)进行。通过图4 可以看出参数之间的变化趋势,还可以发现图中每个曲线都与xe=1 有一个交点,该交点对应的xd即为稀氧浓度在该当量比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最小值,xd,min。这个值与总当量比与部分预混当量比的比值有关,如式(2)所示。
图4 不同当量比条件下稀氧浓度(xd)与富氧浓度(xe)的关系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稀氧浓度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表1 中给出了总当量比0.85,部分预混当量比1.3条件下,不同氧气浓度工况下的各气体组分含量和喷嘴出口速度。稀氧浓度降低的过程中,富氧浓度升高,进入混合室II 中氮气的流量增大,进入混合室I 中空气的流量降低,进入混合室I 中氧气的流量升高。这相当于将富氧空气中的氮气“转移”至预混气中。
图5 给出了表1 工况的试验结果,由于受到调节方式的限制,稀氧浓度与富氧浓度存在关联,为方便描述,图中横坐标为稀氧浓度,原因在下文的火焰分析中介绍。从图中可以看出,烟气中NOx的浓度随着稀氧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但是CO 排放的浓度却随着稀氧浓度的降低而升高。稀氧浓度为0.21 的工况实际上是普通的空气部分预混燃烧方式(PPC),所以采用ODPP/OESC 的燃烧方式可以显著降低NOx排放,但CO 的排放却会相对增加。在试验条件范围内,NOx和CO 两条趋势线交于0.18<xd<0.19 范围内。这表明在这一范围内会得到较低的NOx与CO排放,此时对应的富氧浓度范围为0.262<xe<0.306。在xd=0.19 时,NOx排放已经低于北京市标准限值30 mg/m3。
图6 展示到了不同稀氧浓度条件下的火焰结构。火焰由动力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两部分组成:中间稀氧部分预混形成的动力火焰,CH 浓度较高,火焰呈现明亮的蓝绿色; 外围的扩散火焰中由于氧气浓度高,导致OH 浓度高,所以火焰呈现暗淡的蓝紫色。随着稀氧浓度的降低,预混气的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同时预混气流速增大,因此预混火焰被拉长,火焰根部逐渐从喷嘴中移出,火焰温度降低。这使得NOx的生成量降低,而不完全燃烧产物CO 的生成量升高。在预混当量比1.3 条件下,由于稀氧与甲烷的预混燃烧消耗掉了77%左右的燃料,所以动力燃烧区为主要燃烧区,也是污染物生成的主要区域。稀氧浓度降低的同时富氧浓度升高,这有利于扩散燃烧化学反应速率的提高。ODPP/OESC 正式利用这一点来进一步消耗掉动力燃烧区的未燃产物,尽可能使燃料完全燃烧。但是从试验结果看,富氧浓度的提高并没有使得CO 的排放降低。原因一是扩散燃烧不占主导;二是富氧喷嘴仅是一个简单的环形,缺少增强掺混的结构,这在后续的研究中会进一步改进。
表1 预混当量比1.3 条件下不同稀氧浓度试验工况
图5 烟气中NOx和CO 浓度随稀氧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2.2 预混当量比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图6 不同稀氧浓度条件下的火焰图像
预混当量比是ODPP/OESC 燃烧中的另一个控制参数。表2 给出了xd=0.19 条件下不同预混当量比的试验工况。由于总当量比固定为0.85 且甲烷流量不变,提高预混当量比,进入MixerII 的氮气和空气流量减少,进入MixerI 的空气流量增大,进入MixerI 的氧气流量减少。这相当于减少预混气中的稀氧比例,并将减少的这部分稀氧“转移”到富氧中,在这一过程中预混气流速降低,富氧浓度降低、流速提高。
图7 给出了烟气中NOx和CO 浓度随预混当量比Φp的变化趋势。同样,在稀氧浓度不变的条件下,富氧浓度与预混当量比也是存在关联的。为了便于描述,图中以预混当量比作为横坐标。随着预混当量比的增大,NOx的浓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Φp<1.5 的条件下,NOx浓度随预混当量比增大迅速降低;预混当量比在1.5<Φp<1.7 的范围内,NOx浓度随预混当量比的降低速率显著变缓; 在Φp>1.7后,NOx浓度随预混当量比增大迅速升高。CO 的浓度随预混当量比的变化趋势与NOx相反,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预混当量比1.7 位置为转折点。由此判断,预混当量比在1.7 到1.8 变化过程中,燃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预混当量比升高过程中,两条趋势线有两个交点,分别处于1.3<Φp<1.4 和1.7<Φp<1.8 范围内,分别对应富氧浓度范围0.251<xe<0.262 和0.232<xe<0.235。随着部分预混当量比越高,动力燃烧区内燃尽的燃料越少,扩散燃烧区逐渐成为主导。
表2 稀氧浓度0.19 条件下不同预混当量比试验工况
图7 烟气中NOx和CO 浓度随预混当量比的变化趋势图
图8 给出了不同预混当量比条件下的火焰图像。可以看出,随着预混当量比的增大,预混火焰逐渐脱离喷嘴,并且试验中发现火焰抖动变强。在预混当量比增大的过程中,整体火焰由预混燃烧主导转变为扩散燃烧主导,转变点为Φp=1.7。当Φp<1.7 时,动力燃烧占主导,富氧流速低,火焰依靠较高的火焰传播速度稳定在喷嘴处。燃料先进行燃烧,产生的未完全产物再与富氧空气燃烧,此时预混当量比越高,预混气燃烧温度越低,NOx生成量越低,CO 生成量越大,存在最优工作参数。当Φp>1.7 时,扩散燃烧占主导,富氧流速高,火焰脱离喷嘴。由于扩散燃烧区采用富氧助燃,火焰温度提高导致该区域温度型NO增量大于动力燃烧区内的减量。因此,也存在最优工作参数。
2.3 富氧浓度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在ODPP/OESC 燃烧方式中的参数之间存在公式(1)的关系。在稀氧浓度或预混当量比变化的过程中富氧浓度都会随之变化。但本节设计的三组试验中,每组试验中总当量比、预混当量比和稀氧浓度为固定值,富氧浓度独立变化。这三组试验分别在不同的稀氧浓度下进行。
图8 不同预混当量比条件下的火焰图像
图9 给出了烟气中NOx和CO 浓度随富氧浓度的变化趋势。在稀氧浓度0.21 条件下,富氧浓度从0.31 降低到0.21,烟气中NOx含量降低了32%,而在稀氧浓度0.19 和0.17 条件下,NOx的生成量几乎不随富氧浓度变化。稀氧浓度从0.21 分别降低到0.19和0.17 时,烟气中NOx含量的平均降幅分别达到了95%和97%。由此可见,富氧浓度对烟气中NOx含量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稀氧浓度对烟气中NOx含量的影响程度很大,这与前文的结论是一致的。在0.17、0.19 和0.21 三种稀氧浓度条件下,富氧浓度从0.21增加到0.31,烟气中CO 含量分别降低13%、70%和48%,而稀氧浓度从0.17 分别升高到0.19 和0.21 时,烟气中CO 含量的平均降幅分别为67%和99%。由此可见,富氧浓度对烟气中CO 含量的影响程度总体上低于稀氧浓度,但在特定的范围内的影响还是显著的。所以,富氧浓度对NOx生成的影响程度很小,而对CO 生成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ODPP/OESC 应用过程中,可以在公式(1)计算得到的富氧浓度基础上进行小幅度调整,进一步降低CO 的生成量。具体的调整量与稀氧浓度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图9 烟气中NOx和CO 浓度随富氧浓度的变化趋势图
3 结论
本文采用甲烷/空气开展了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燃烧方式的试验,研究了稀氧浓度、预混当量比和富氧浓度对烟气中NOx和CO 含量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如下结论:
(1)与一般部分预混燃烧相比,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方式能够显著降低NOx排放,但CO 排放较高。NOx与CO 排放呈现相反分变化趋势,在0.18<xd<0.19,1.3<Φp<1.4,0.251<xe<0.303 范围内,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能够有效平衡NOx与CO 的排放。
(2)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过程存在着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两种燃烧方式,部分预混当量比低于1.7 时预混燃烧占主导,NOx排放随部分预混当量比升高而升高; 部分预混当量比高于1.7 时扩散燃烧占主导,NOx排放随部分预混当量比升高而降低。
(3)在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方式中,稀氧浓度主要影响NOx的生成,烟气中NOx含量随稀氧浓度降低而降低;而富氧浓度主要影响CO 的生成,CO含量随富氧浓度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