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020-02-20夏玲芳

四川水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夏玲芳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23)

0 引言

现阶段,知识型密集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人力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成为各项经营活动开展的基础内容,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创新与优化,并且找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贯彻企业良好文化的基础上,给员工留出足够的晋升与发展空间,逐步增强员工的向心力,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常见问题

1.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陈旧

许多企业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然而实际的管理理念没有因为战略计划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滞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招聘工作人员,并且开展日常的培训工作。大多数企业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了解不充分,仅仅将人力资源管理归纳到人事管理工作中,对人力资源战略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1]。此外,企业的人员管理方式较为陈旧,许多领导者都是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容易出现风险问题。若企业的管理人员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没有将数据作为依托,可能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不利于后续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1.2 人才引进困难,激励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许多企业的投资规模都并不是太大,薪酬等各个方面的待遇都不佳。所以,企业在引进专业人才的时候会面临一定的挑战。许多企业都是通过开展内部培训的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以此壮大人才的队伍。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些企业的培训不够科学,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形成,还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发生。基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对于不同的员工,需要制定不同的激励制度,许多企业的管理基础也较为薄弱,缺乏健全的激励制度,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为企业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

1.3 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

基于新时期背景下,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企业的人才需求也越发复杂。要想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目标,就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源、资本的合理优化与配置。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许多企业的资源分配都不够合理,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企业的业务拓展能力也逐步下降。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仅仅根据员工的履历与基本情况进行面试,对其综合能力了解不足,容易出现优秀人才的流失。此外,企业内部如果存在员工岗位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就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2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完善用人机制

就企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员工普遍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注重个性化管理,也是留住优质人才的核心内容。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员工的价值观与情感需求,并且为员工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利用合理的设计,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只有采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融合的方式,才能够明确员工的实际需求,并且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与约束,以此不断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由于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需要的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完善人才引入机制,才能将员工的价值挖掘出来。企业要确定规范化的任用准则与聘用标准。在整个招聘的流程中,都需要保证公开、公正,并且将各个部门绩效考核的数据作为核心内容,秉承能者上任的机制,实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目标。采用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的方式,做好企业的后备人才储备工作。在搭建人才库的基础上,保证满足企业的未来发展需求。通过完善用人机制,打造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2 注重以人为本,优化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企业不同工作岗位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不仅工作内容与性质不同,工作环境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会形成不同的情绪与思想。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员工的思想进行个性化管理,注重将员工作为主体,结合不同员工的意识形态,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奠定稳固基础。基于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给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带来许多方便之处[3]。只有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管理方面,引入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先进的处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各个部门信息的传递速度,还能够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借助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做好员工晋升以及职位分配等方面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结合员工的基本特点,各方面价值诉求以及工作特点,编制合理的职业规划,使人力资源整合更加合理。要想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满足企业的需求,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用,就需要增强与系统软件开发商的沟通,并且不断的改进内部系统,挖掘更新的板块与功能,力求开发适合企业需求与员工操作的系统。

2.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打造良好企业文化

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就需要从制定绩效考核机制入手,并合理的利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实行发展目标的合理规划。在优化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员工薪资,并且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以此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利益[4]。与此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对于业绩较差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业绩表现突出的员工,参考员工的需求给予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结合考核的结构与员工的工作情况,并制定完善的薪资管理系统,才能够改进传统的薪资政策,逐步完善薪酬管理制度,进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与此同时,构建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灵魂。除了形成规章制度之外,更加注重自发形成,不断提升员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并打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宣传企业文化的时候,许多从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等不同的方面入手,逐步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

3 结束语

基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要求逐渐提高,逐渐从内部的发展转变为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无法满足企业战略性发展需求。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且开展全局性的规划工作。在优化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对岗位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将员工的工作价值凸显出来,使其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自身的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