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的变革路径

2020-02-20唐衍军韩士专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科跨界融合

唐衍军,韩士专,王 芸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 330013)

0 引言

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 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为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谋篇布局。新文科教育更强调文科专业基础的融通性,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扩展能力,培养专业素养高、综合实力强、有创新视野的新型人才[1]。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由外延拓展向内涵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2],其宗旨在于培育或创造一个全新的文科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学、工学的更大跨界融合与交叉[3]。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社会的兴起推动了会计国际趋同和职能多元化[4],数字技术改变着会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并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5],促使会计人才培养由单一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与专业融合教育转变[6]。当前跨界融合人才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和合作能力的新时代的大学生[7]。基于跨界融合理念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一个重要路径。

1 跨界思维下新文科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新文科教育必须突出能力培养,在提升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中立德树人[1]。跨界的目的是为了融合、为了创新,跨界是融合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8]。高校应以跨界理念为指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大数据能力、国际化视野与整体性思维的新文科会计人才。

1.1 跨文化界培养国际化视野

新文科既要立足当下,更要面向未来,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面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面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全球化将全世界的个体和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国际金融理财投资项目日益增多,跨国经营与跨国并购等业务需要更多通晓国际惯例及会计准则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人才互通是文化融合、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而人才的教育培养则是人才互通的基础。全球竞争深化带动下的会计国际化不可避免[10],“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促进会计管理、服务职能转化,推进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是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培养出大批具有多元文化理解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才能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共融互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会计人才,还要求深度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获取话语权,在国际教育、跨国交流与合作中更多地发出中国声音,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学科、学术体系。

1.2 跨学科界培养整体性思维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新学科、新领域层出不穷,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在加速。知识的交叉、融合、重构,不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人们的知识体系正在发生改变。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与人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在开展“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知识体系的优化重组,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大力发展新时代的新文科教育,需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适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会计教育应跳出“狭窄于专业”的藩篱,与信息科学、统计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大数据与云计算、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等学科紧密结合,走多学科融合的新文科发展道路。新文科会计教育旨在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多维度地拓展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跨技术界培养大数据能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已经初现,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技与生活的结合,必将带来更为深刻的变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改变。由数字化和移动支付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对未来人才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挑战。传统专业教育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全人素质的塑造,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知识进步的需求。新文科建设着力推进融合教育,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打破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藩篱,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描述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运用技术工具高效地查阅、提炼、组织有用的经济信息。大数据应用使得会计的价值创造和维护作用日益凸显,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数据的关联整合,从系统的角度对会计对象进行分析,为全方位提高会计人员分析能力提供了条件。传统的会计工作越来越多地被信息系统所取代,会计人员的工作从财务数据生产者转化为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的战略规划者。要求跨技术界培养新文科会计人才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能力,以达成提高会计工作的预测、决策与管理功能的目标。

1.4 跨组织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当前会计人才正由传统技能型向战略管理型过渡,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其素质要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数据挖掘能力、抗压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成为会计人才的必备素质。随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会计职能进一步拓展。在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经济事项不确定性日趋增加的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将不断遇到新问题、用到新知识,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会计教育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相融合的创新型人才。新文科教育要推行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构建新文科教育协同育人大格局[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体现教育跨界的本质。高校应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工作平台或实习基地,将创新理念、创业思维、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等融入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岗位及社会适应能力。

1.5 跨思维界培养政治素质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把讲政治贯穿会计工作全过程[11]。会计工作要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新政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客观揭示企业运行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使会计在促进企业科学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当前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现实及虚拟空间渗透等多元博弈,不断加剧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青年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将“守住底线”的意识外化为“守土有责”的行为。以家国情怀为基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正确轨道上继续推向前进。新文科人才必须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牢记并践行“四个意识”,担负起捍卫社会良知、维护社会公平的重任。“跨界”最难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思维、观念之界[12],将传统文化与现实教育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跨界融合育人体系,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家国情怀,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2 跨界融合,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变革路径

新文科教育背景下的会计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专业能力及创新精神。跨界融合理念下的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变革主要内容。

2.1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会计专业人才思想道德培育与“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导向具有内在一致性。①在会计职业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导论等课程教学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师要综合运用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发有为的坚定信念。②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主线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会计课程教学着重强化道德意识、准则意识和底线思维,使学生知敬畏、守底线,不断提高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平。审计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引导学生重事实、致良知,树立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精神和人生信念。③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大基本技能培训力度,教育和引导学生敬业爱岗、敢于担当,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④在实验实训教学和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其管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2 通识课程、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人的生命活动的完整性,其核心是尊重人的发展潜能[14]。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应将“全人”培养理念渗透到课程设置环节,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三个维度,打造适应会计专业教学变革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良好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素质。如开设商业道德、企业伦理类通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思考辨别能力,学会规避风险自我保护。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立体化教材建设,全方位配套建设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实践课教材的校本课程体系。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有两个应注意的方向:①注重边缘相关学科的协同创新发展,适当融入经济、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等学科知识;②注重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将模拟纳税申报、财税一体化、小键盘录入等方面的实训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人文修养类课程的设置可结合现实案例教学、现场互动教学等教学形式,既注重人文素养和价值观体系的培养又紧紧围绕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为学生搭建坚守职业道德的心理城墙,夯实诚信文化底蕴。

2.3 校内外实训导师“双师”队伍相融合

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与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实践教学的熏陶,更离不开“职业指导师”的指引。目前高校教师大多缺乏会计实务工作经验,无法保障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建设校内导师和实务界导师组成的“双导师”队伍,并完善其选拔、培养、激励等制度,是提高师资力量的一个可行途径。校内导师在任职条件上不仅要求熟知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应为教师技能提升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兼职,鼓励教师通过出国培训、国际交流等形式与会计前沿领域对接。校内专业课导师获聘后要经过不少于1 年的实践锻炼,其任职资格还需要进行考核或鉴定。来自实务界的专业课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学习、实践和实习指导,校外导师通常拥有丰富的会计实务操作经验,对会计案例、教学素材等内容的讲解会更加深入,也会更加有针对性。这种“实景耦合式”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

2.4 数字技术课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将数字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是会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数字技术通过两个渠道融入课程教学,①在专业课程中嵌入数字技术内容;②在课程体系中引入数字技术课程。后者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据分析、信息系统操作、数据挖掘等课程。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岗位的能力要求,这些课程又可分为平台数字技术基础课、方向数字技术基础课和方向数字技术延伸课3 种类型。其中,平台数字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会计智能处理操作等。这类课程主要在大二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同时进行,所对应的岗位为初级岗位,为后续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撑。方向数字技术基础课一般在大三开设,与专业拓展课的学习同步进行,目的是为中级财务岗位储备知识、锻炼能力。这个阶段可设置数据库、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分析等课程。方向数字技术延伸课程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主要针对有比较高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同学开设。该类课程有较强的综合性,一般需要结合本专业知识训练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如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产品需求分析、财务风险管控、投融资决策等。

2.5 实践教学环节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高校财会专业属于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15]。缺失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尤其是缺失了社会实践等培养模式的积极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几乎难以实现。高校要着力搭建多元化的专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系统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既要有手工实训室,也要有电算化实训室;既要有分岗位实训室,也要有综合实训室;既要有专业实训室,也要有通用的沙盘及ERP 实训室[16]。基于上述多元化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将实践教学过程分为理论传授、基础技能培训、专项技能训练和企业岗位技能训练四个环节。理论传授阶段主要基于案例推演、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情景学习代替课堂教学开展实景式教学活动。基础技能培训主要借助于校内实训平台进行,主要由专业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技能竞赛等模块组成。专业课程实验主要围绕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核心课程组织教学。专业综合实训用来训练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技能竞赛模块力求将枯燥的计算机操作、数学建模融入游戏环节,通过科学化的竞赛流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企业岗位技能训练目标是达成以实际操作岗位为参照的育人模式,为有效利用实习资源,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一段时间在学校,一段时间在企业的工学交替模式。企业岗位技能训练由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负责,按照培养方案与学生共同商量学习内容与考核标准,并进行实时把关与考核,激励学生增加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适应岗位和社会的能力。

2.6 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文科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园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递,而且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4]。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操的塑造和创新性思维的养成。高校校园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引领人文、陶冶情操内涵,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与精神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塑造。高校应加强教学实习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文化渲染和熏陶来提升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度引入会计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使学生接受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兼备的新文科人才。②开展行业精英讲座、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行业文化和职业规范的理解和认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行业精神的洗礼。③通过选拔优秀选手参加会计执业技能大赛,让技能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营造“崇尚实践、技能宝贵”的文化氛围,使得未来会计人才更加坚守职业信仰,培养其诚信、仁爱、自律与责任等人文素养,彰显出新文科教育唤醒生命、激活思想、丰富知识的真谛。

3 结语

高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大力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更强调文科专业基础的融通性,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扩展能力,培养专业素养高、综合实力强、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人才。新文科教育中的跨界理念主要表现为,跨文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跨学科界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跨技术界培养学生的大数据能力,跨组织界培养学生的创精神,跨思维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校内外导师“双师”队伍相融合,通识课程、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数字技术课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与工作过程相融合,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构成了跨界融合理念下新文科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文科教育遵循跨界融合理念、彰显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对新时代会计高等教育创新与变革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文科跨界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融合》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